2024版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游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材分析与解读
•学情分析与策略选择
•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游园》一文的
基本内容,了解作者
汤显祖及其创作背景。

鉴赏《游园》中的曲
词,感受其借景抒情
的艺术特色。

学习并掌握文中涉及的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语感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
入理解文本内涵。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表达。

培养学生珍视传统文化、传承经
典的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游园》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兴趣
和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游园》的主旨和情感内涵,鉴赏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曲词中的意象和韵味,感受其独特的审美魅力。

同时,由于古文语言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生在理解文意和表达思想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教材分析与解读
《游园》背景及作者简介
《游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折,写的是杜丽娘与柳梦
梅在梦中于花园相会的故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剧作家、
文学家。

他的戏曲作品以《牡丹亭》最为著名,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合称为“临川四梦”。

文本内容梳理与赏析
文本内容
《游园》一折通过描绘杜丽娘在春
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她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爱情的向
往。

赏析重点
该折戏曲文辞优美,意境深远,通
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成
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经典形象。

主题思想阐释
爱情主题
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梦中相会,表达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人生哲理
作品通过杜丽娘的形象,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的尊重。

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艺术特色
《游园》一折以抒情为主,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烘托,
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表现手法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辞更
加优美生动。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戏曲的唱词和念白,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学情分析与策略选择
01
02 03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的了解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中国古典戏
曲的基本认知,包括戏曲种类、表演形式、经典剧目等。

学生对《牡丹亭》及《游园》选段的熟悉度
通过课前阅读任务、课堂提问等方式,掌握学生对《牡丹亭》及其选段《游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了解。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课前文言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包括词汇积累、语法掌握、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等。

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评估
学生学习需求调查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点
01
通过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哪些方面感兴趣,
如表演技巧、服饰道具、音乐唱腔等。

学生对《游园》选段的学习难点
02
通过课前预习反馈、课堂提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游园》选段过
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如词义理解、句子翻译、艺术手法鉴赏等。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需求
03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需求,
如希望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哪些辅助资料等。

针对性教学策略设计
戏曲知识普及
针对学生对中国古典戏曲了解不足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
视频欣赏、戏曲表演进校园等方式,普及戏曲知识,提高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游园》选段精讲
针对学生学习《游园》选段的难点和问题,采用精讲多练
的方式,重点讲解词义、句子结构、艺术手法等,并引导
学生进行翻译、鉴赏等练习。

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
针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
难度、加强文言文语法和词汇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
言文阅读水平。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
标和辅导方案。

分层教学
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翻译、共同鉴赏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
差异化辅导方案制定
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01
02 03播放相关昆曲视频片段,营造氛围,引入课文《游园》。

展示昆曲精美剧照和行当介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对昆曲和《游园》的初步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
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对人
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理
解。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学生分组合作,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杜丽娘游园的心情变化是怎
样的?”“《游园》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等。

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点拨引导,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欣赏昆曲《游园》选段,感受其唱腔和表
演魅力。

教师推荐相关昆曲剧目和书籍,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
他文学作品中的戏曲元素,提升
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
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归纳
《游园》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明确本课学习要点
和难点。

总结归纳,明确要点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课堂表现评价
0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程度
0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03
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背诵表现
04
学生的课堂纪律和专注度
课后作业是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完成质量课后作业中的错误是否及时订
正学生对教师批改意见的反馈
0102030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阶段性测试测试内容涵盖课文内容、文
学常识、阅读理解等方面
根据测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
习效果
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
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阶段性测试成绩评价
综合性评价报告撰写
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阶段性测试等方面进行评价撰写综合性评价报告,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

报告中包括学生的优点、
不足、进步和改进建议
将评价报告及时反馈给
学生和家长,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教材内容深度解读
对《游园》一文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
教育价值。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与《游园》相关的历史背
景、作者生平、文学评论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相关资源搜集与整合
将《游园》与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通过欣赏昆曲《游园惊梦》选段、分析戏曲服饰、了解明清历史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将《游园》中的情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游园”现象,如公园游玩、博物馆参观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