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案纸规定的位置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

分析下表,完成1~2题。

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读“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运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注:①16小时轨道②24小时轨道③48小时轨道④12小时轨道
⑤3.5小时轨道⑥127分钟轨道
3.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
A.1 B.2 C.3 D.4
4.“嫦娥一号”到达绕月127分钟轨道时,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1 B.2 C.3 D.4
2013年11月17日17时左右,有着流星雨天王之称的狮子座流星雨达到极大。

据此完成5~6题。

5.狮子座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月球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太阳公转的天体6.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7.目前我们探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
A.河外星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下图示意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读图完成8~9题。

8.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D.35°N附近
9.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不包括( )
A.太阳高度大小 B.日照时间长短 C.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小 D.地面植被多少
1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 B.②C.③D.④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可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

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12.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断层是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之一,断层对地貌形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13.下列地形不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是( )
A.汾河谷地 B.东非大裂谷 C.喜马拉雅山 D.泰山
14.下列地质构造或地貌示意图明显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

据此回答15~16题。

15.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16.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7~18题。

17.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
新岛屿。

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19~
20题。

19.该国( )
A.地震、火山频发 B.位于印度洋东部 C.各岛日期不一致 D.位于东半球
20.该新岛( )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24.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ABC线所作的岩层横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26.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
A.从东南向西北 B.先是从西南向东北,然后是从南向北
C.基本呈南北流向 D.从西北向东南
读下面两图,完成27~28题。

27.图3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28.图4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A.①、③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30.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 )
A.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侵蚀作用
B.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堆积作用
C.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侵蚀作用
D.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堆积作用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3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读下图,回答33~35题。

33.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34.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35.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②箭头Ⅱ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36~37题。

36.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
A.阴天的夜晚 B.多云的白天 C.晴朗的白天D.晴朗的夜晚
37.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
3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在水库及其周围,地面比热容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据此回答9-10题。

39.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0.下列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的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41.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2.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43~44题。

43.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出现在白天 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44.乙图中( )
A.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45.图中的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比例尺相同),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读图完成46~48题。

46.②圈层的主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47.①②③④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
A.④ B.② C.① D.③
48.③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土壤D.生物
下图中①、②是等压面,读图回答49~50题。

49.图中a、b、c、d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 ( )
A.a B.b C.c D.d
50.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A.a B.b C.c D.d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

回答51~52题。

5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
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2.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用水量大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D.河流流程短
读下图,完成53~54题。

5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 )
A.1970年B.1980年 C.1990年D.2000年
5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 )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55~56题。

55.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56.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②实施人工增雨③降低水费价格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暴雨到大暴雨,为1951年来有完整记录的最大降水量,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

据此回答57~58题。

57.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下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ac B.bcd C.bcde D.abcde
58.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59~60题。

59.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60.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材料一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

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其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中间的土壤发红,最下面的则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示意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该地区主要受(填风向)的影响,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B,C。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
(3)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D.河流
(4)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类似的地貌是()
A.洪积扇 B.沙丘 C.三角洲 D.溶洞
(5)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

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6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各题(每空或图2分,共20分)。

(1)在下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屑和灰烬的运动所体现的空气环流示意图。

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冷热差异→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
的等压面。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右图中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宁阳一中2017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2017.11
01—05DDCBD 06—10CDCDA 11—15CDCDA 16—20DADAB
21—25ABDBB 26—30ACDAC
31—35BCACD 36—40DDABD 41—45DBBAC 46—50DBDCD
51—55DDCCB 56—60BBDCB
61.每空2分,共20分
(1)西北风戈壁沙漠黄土
(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3)D
(4)B
(5)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D
62. 每空或图2分,共20分
(1)如下图。

空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2)如下图所示。

向下向上
(3)B>A>D>C
(4)甲乙
地理试题答案2017.11
01—05DDCBD 06—10CDCDA 11—15CDCDA 16—20DADAB
21—25ABDBB 26—30ACDAC
31—35BCACD 36—40DDABD 41—45DBBAC 46—50DBDCD
51—55DDCCB 56—60BBDCB
61.每空2分,共20分
(1)西北风戈壁沙漠黄土
(2)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3)D
(4)B
(5)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D
62. 每空或图2分,共20分
(1)如下图。

空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2)如下图所示。

向下向上
(3)B>A>D>C
(4)甲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