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测试(三模)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测试(三模)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出心裁的“集锦摄影”是写意美学的自觉,它捕捉纷纭生活中的一鳞半爪.(zhǎo),引领观赏者看山水变幻莫测,观人情嘻笑怒骂,察社会风尚病症.(zhèng)。

B.与.(yù)会各方一致赞同保障和发展人权,指出必须时刻为百姓着.(zháo)想,将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否则就会贻误全局。

C.有关“打工人”的各类吐槽视频火得一塌.(tà)糊涂,这一方面折射出日臻浓厚的平等职业氛.(fēn)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职场人难以祛除的职业迷茫。

D.球鞋文化风靡一时,许多品牌球鞋成了紧俏货,因而每逢新品发售,柜台前几乎没有空当.(dāng),顾客们推推搡搡.(sǎng),都想第一时间买下心仪的款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活动。

1967年罗兰·巴特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论文《作者之死》,认
为在作品完成之际,作者就已经死亡,剩下的文化创发工作就是读者的权利了。

【甲】然而,为什么“作者之死”-无论是存在意义上的还是数码意义上的-一定具有积极的文化属性呢?须知,读者在与作者旺盛的创造意志打交道时并不总是愉快的,但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种体验,文本才会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乙】按照解构主义的观点,通过处理手头的文本,(不仅仅是书本)“读者成了意义的权威决定者和真正的作者”。

但读者解构文本获得的随机意义与文本之中原先的稳定意义殊途同归,【丙】这种将读者的想象力“从作者全程引导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的尝试意味着“必然性将被随意性取代”。

一旦意义被当成具有随意性的东西,书本的权威与阅读的文化内涵将遭到质疑,从而在事实上降低了读者通过阅读来发展其判断能力和阐释能力的可能性。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知
B.引人入胜
C.殊途同归
D.从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