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10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一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说明: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共4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伺.候(sì)踱.步(duó) 慰藉.(jiè) 胜券.在握(juàn)
B.奔踹.(chuài) 袅娜.(nà) 亲戚.(qì) 杳.无音信(yǎo)
C.隽.永(jùn) 肋.骨(lèi) 泯.灭(mǐn) 惊魂甫.定(fǔ)
D.拘泥.(nì) 殉.职(xùn) 氤氲.(yūn) 唾.手可得(t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耐心有信心,即使基础不好,也不要放弃,邯郸学步
....,犹未迟也;只要肯从头做起,肯坚持,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B.3月9日,出席科技界联组讨论的娄勤俭副部长指出,随着六七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基本
上退休,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出现了新一轮的青黄不接
....。

C.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可以说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

D.《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
....的神秘现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CBA季后赛中,南钢大华队与广东宏远队的几场比赛屡遭败绩,究其原因,大华队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心理状态不稳定。

B.台湾摇滚乐团“五月天”在武汉演唱了一些抒情歌曲。

对其演唱风格是否由青春偶像转为文艺的说法,其负责人玛莎并不认同。

C.不论中学还是大学,思想政治课都应该把传授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③缕缕白色的炊烟
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⑤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A.③⑤②①④ B. ③④②①⑤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①⑤③④
二、古诗文(30分)
(一)阅读《赤壁赋》选段,完成5~6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
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正襟危.坐危:端正。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C、而今安.在哉安:哪里
D、顺流而东.也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为其.然也汝其.勿悲
B、抱明月而.长终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C、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知不可乎.骤得
D、唯江上之.清风儿之.成,则可待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

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

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

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

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

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

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

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

”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

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

”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

”老子曰:“报怨以德。

”此之谓也。

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节选自)《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惄:nì忧思。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信:守信用
8.与“乃谢以重币”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恐年岁之不吾与
9.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

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

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分)
译文: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2分)
译文:
③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

(2分)
译文:
(三)按要求完成11—12小题。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8小题)
①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
②爱而不见,。

《静女》
③,何不改乎此度?(屈原《离骚》)
④,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⑤,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⑥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杜牧《阿房宫赋》)
⑦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⑨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作赏析。

(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一)阅读《我与地坛》完成13~14题。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3、文中“最狂妄的年龄”应怎样理解?(2分)
14、这一段写出了地坛的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史铁生的命运起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

《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
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16. 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7.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
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语言运用题(5分)
18、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3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以《红楼梦》为主语:
19.给下面的一段话的空白处加一句总结性的语句。

(2分)。

夏有夏的草绿花黄,冬有冬的琼枝玉叶。

夏天百川灌河,满江
碧透,雨后泛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湖面滑冰,一
样使人逸兴横飞,意趣盎然。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

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
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13、(2分)
班级 登分号 姓名 统考号
1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分)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8、(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

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
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中山一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二次段考答案
1、选D。

A伺候cì券quàn B袅娜nuó亲戚qī C隽juàn
2、选B。

A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贬义,不合语境。

C当务之急:指当前最急需要办的事。

与“目前”重复。

D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应改为“不可思议”。

3、选C。

A句式杂糅。

去掉“不当”和“不稳定”。

B“是否”与“并不认同”,双面对一面。

表意不明。

D逻辑顺序不当。

“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应互换顺序。

4. C【解析】根据所给的首句,可知时间状语衔接最紧密的是②,先写“山脚下“的“烟幕”,再写“缭绕”,后写“香味”“弥漫”。

顺序是由视觉到嗅觉。

5、D(东:名词作动词,向东流)
6、B(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7.C(让:责备)
8.选B。

原句和B项都是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A定语后置句。

C无。

D宾语前置句。

9.C(错在“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

“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
结交。


参考译文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

梁国的
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
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

楚国县
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

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
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

梁国士兵发现了
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

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
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

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
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
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
兵的瓜园。

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

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

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
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

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
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

”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
交。

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

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

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

”《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
人的仇怨。

”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

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分)
译文:何况我和你在江上和小洲上打鱼砍柴。

(“渔樵”,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为状语后置。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2分)
译文:这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共同享用。

(“是”,“共食”)
③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

(2分)
译文: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去查看。

(“日”“怪”)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8小题)略
12、(1)第二句中的“惊”字用得最为传神(1分)。

从字面上看,“惊”似乎表明诗人为刚见
草芽而感到吃惊与失望(1分),实际上却是表现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见“春色”萌芽而产
生的惊喜之情(1分)。

(意思对即可。

答出“惊”字给1分,答出具体情况,给2分。


(2)诗人运用拟人化手法(1分),以富有浓烈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触幻化出一片春色,对春雪
飞花主要不是怅惘和遗憾,而是一种欣喜(1分)。

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是造成“新年都
未有芳华”的原因,但诗人却说白雪是因嫌春色来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翻因为果,
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增加了诗的情趣(2分)。

(意思对即可。

答出诗人运用拟人化手法或浪漫
主义手法,给1分;答出对春雪飞花是一种欣喜,给1分;分析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增加了
诗的情趣,给2分。


13、参考答案: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14、参考答案:写出了地坛的荒芜、破败、冷落、古旧,烘托了作者悲苦的命运。

15、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

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
低张爱玲。


16、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设计;②她的巨大凝聚力: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
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
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17、“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

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
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
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

③在抗战8年艰苦卓
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
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④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
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

18、《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
长篇小说。

19、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

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