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实验室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07T03:27:11.39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9月第18期作者:冯哲诗君郭俊
[导读] 高质量的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测试验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
冯哲诗君郭俊
浙江科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温州 325006
摘要:高质量的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测试验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
所以,通过建立和运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对检测实验室每项工作有效的予以保证,将现代化的检测实验室建立起来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进而为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检测;实验室管理;应用;探讨
引?言
所谓质量管理体系,指的是围绕产品质量而展开的一系列指挥和控制组织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检测实验室所有活动的各个方面。
要想提升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就必须要对影响检测数据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不断的采取措施优化检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配置,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检测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1?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检测实验室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文件资料,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检测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仪器设备使用、试剂耗材领用、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保证检测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结合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实现检测实验室的动态管理,不断优化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检测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企业不仅要不断的生产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产品,检测实验室也要在检测产品质量方面不断地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在检测完产品后,所出示的检测数据报告的可信度与公正性,对于实验室的市场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
也就是说,产品检测数据越准确、可信,检测实验室就越能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其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检测实验室就越容易在市场中不断发展。
所以,检测实验室非常有必要按照国际公认或者国内公认的标准来对自身的检测行为进行规范,并随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引起重视。
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的策略
2.1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素质的人员是实验室的重要资源。
在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与检测经验决定着实验室管理体系能够顺利执行。
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并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义务,才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中应用的有效性。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6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培训程序,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首先,检测实验室要加强自身内部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性的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等工作人员。
其次,构建出一套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训内容要涉及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操作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检验能力以及质量管理能力。
其次,加强对新晋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岗位培训使其了解到检测实验室内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以及产品质量检测流程和相关标准。
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能力,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能力。
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予以了解和掌握,对于认可标准的要求和内容,确保他们能够认真的进行掌握,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设中,使他们明确自身在其中的作用和职责,明确自身为其中的一员。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他们只有充分的加入进来,才能够将质量管理体系真正的建立起来,才能够将一定的收益带给实验室。
2.2 制定质量目标及方针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的部分,体现了实验室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明确了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质量方针是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验室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在检测工作中遵循的准则。
质量方针的制定要结合实验室的工作内容、性质、要求,体现实验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还要体现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顾客的需求、期望和满意程度等。
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质量方针而言,更具体、更具有指导作用。
在确定完了质量目标和方针之后,应该与实验室的本身特征结合起来,对于自身实验室的检测程序上予以明确,对于形成检测报告的全过程予以明确和认知,尤其是对检测结果能够带来的影响的一些重要程序。
因此,一定要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姿态去考虑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对各个要素实现的目的上予以了解和掌握。
2.3 将组织结构确定出来,合理的进行职责分配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整体功能的根本所在,所以,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室的组织机构我们一定要充分合理的将其设置出来,对于岗位的责任制予以落实,将管理、支持服务工作和技术同本体系的关系划分出来,就是将一个详细的分配表为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要素制定出来。
保证每项同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都能够项项有部门负责、事事有人去管理,实现不冲突、不失控的目标。
3?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3.1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身应建立的评价机制,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是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手段。
通过内部审核,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内部审核应覆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所有要素等。
内审每年至少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内审次数。
内审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
全员参与的同时,应当有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每项工作都应当进行细致的、严谨的审查,使得其满足施工质量标准保证内部审核过程可以得到合理的制定,将审核工作划分为多个
细小的部分,并严格落实施工工作,保证施工效果。
3.2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实验室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为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管理评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评审,在不超过12个月的周期内应进行一次定期评审,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组织不定期的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含以下内容: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外部审核结果;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客户反馈、投诉;质量控制活动;人员培训情况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检测实验室作为市场贸易不可缺少的环节,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实验室管理的有力工具和手段,是一个由诸多过程或要素组成的过程总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从而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唐琳虹,王意,周强,等.浅析质量管理体系在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4).42-45. 【2】杨葆华,赵庆亮,陈戈.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测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3):178-179 【3】徐辉.检测实验室的样品管理[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1).44-45
【4】闫道广,李东,赵质良.检测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考核[J].国防技术基础,2008,(10).21-23.
【5】王贵华,邵雅荣.浅析“管理的系统方法”在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4,(1):53-55 【6】高占科,于惠莉.浅析校准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策划和实施[J].中国检验检测.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