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及文言文背诵方法
作品梗概
《答谢中书书》:本文是陶弘景回复谢征的一封回信。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绘山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本文正是如此。

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知识重点
一、全文展示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主题概述
本文以清新典雅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2.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3.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今义:颓废,萎靡。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义: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今义:和。

(二)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三)词类活用
1.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2.夕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
(四)重要虚词
1.实是欲界之仙都(助词,的)
2.未复有能与其者(代词,这种)
四、鉴赏品读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首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

2.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五色交辉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一句有什么妙处?
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全文翻译
答谢中书书
山水间所蕴含的美,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谈论的。

高耸的山峰直入云霄,清澈的水流明净见底。

两岸岩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翠的茂林修竹,一年四季都可见到。

晨雾即将消散之时,猿猴与山鸟交相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之际,沉潜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

自从谢灵运以后,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妙山水的人了。

文言文背诵方法
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

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

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

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

然后再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尝试回忆背诵法
朗读有助于背诵,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记忆效果还是欠佳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背诵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