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某齿轮传动装置中的A、B、C三个齿轮,三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32、12、20,当齿轮绕各自的轴匀速转动时,A、B、C三个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A.8:3:5 B.5:3:8C.15:40:24 D.24:40:15【答案】C【解析】【详解】三个齿轮同缘转动,所以三个齿轮边缘的线速度相等,即为:v A=v B=v C三个齿轮的齿数分别为32、12、20,根据vω=r得A、B、C三个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11=::15:40:24321220A. 8:3:5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错误。

B. 5:3:8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错误。

C. 15:40:24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正确。

D. 24:40:15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一定增大B.气体压强的产生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持续频繁的碰撞引起的C.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其内部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D.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并非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增大,选项A错误;气体压强的产生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持续频繁的碰撞引起的,选项B正确;宏观物体的机械能与微观分子的动能无关,选项C错误;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选项D错误;故选B.3.如图1所示,用充电宝为一手机电池充电,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在充电开始后的一段时间t 内,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 、输出电流I 可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设手机电池的内阻为r ,则时间t 内( )A .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2UI I r +B .充电宝产生的热功率为2I rC .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2U t rD .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2UIt I rt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 、输出电流I ,所以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P UI =A 错误;BC .手机电池充电电流为I ,所以手机电池产生的热功率为2r P I r =而充电宝的热功率应为充电宝的总功率减去输出功率,根据题目信息无法求解,BC 错误;D .输出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手机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电池的热能,故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2W UIt I rt =-D 正确。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U”字形金属框abcd 置于竖直平面内,三边的长度ad=dc=bc=L ,两顶点a 、b 通过细导线与M 、N 两点间的电源相连,电源电动势为E 。

内阻也为r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 、b 点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点应接电源的正极B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2E rC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mgrD .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bc 边受到的安培力【答案】C 【解析】 【详解】A .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知dc 边中的电流方向应由d 指向c ,结合电路知识得M 点应接电源的负极,故A 错误;B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2E I r=电源输出功率224E P I r r== 故B 错误; C .根据平衡条件有 mg=BIL 解得2mgrB EL=故C 正确;D .根据对称性可知ad 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bc 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相反,故D 错误。

故选C 。

2.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乙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甲车的速度B.0~t1时间内,甲车与乙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D.0~t2时间内,丁车的速度先大于丙车,后小于丙车【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乙车的速度在0~t1时间内并不是一直大于甲车的速度,故A错误;B.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甲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甲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先大于甲车的速度后小于甲车的速度,且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则0~t1时间内,甲车与乙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CD.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0~t2时间内,丁车的速度一直比丙车速度大,且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则两车间的距离一直增大,故CD错误。

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天津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天津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天津卷)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21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A. 714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817O并放出一个粒子B. 1327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530P并放出一个粒子C. 511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48Be并放出一个粒子D. 36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23He并放出一个粒子【答案】B【考点】核反应方程【解析】【解答】解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714N+24He→817O+11H A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1327Al+24He→1530P+01n,产生了中子,B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511B+24He→48Be+37Li,C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36Li+24He→23He+37Li,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核反应规律可知,反应前后方程质量数、电荷数守恒,通过配平,只有B选项产生了中子,符合题意。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答案】C【考点】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曲线运动的条件,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解析】【解答】解A、因为运动员做曲线运动,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A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垂直曲面的分力与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故有F N−mg cosθ=m v2R ⇒F N=m v2R+mg cosθ,运动过程中速率恒定,且θ在减小,所以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越来越大,根据f=μF N可知摩擦力越来越大,B不符合题意;C、运动员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质量不变,即动能不变,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为零,C符合题意;D、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了曲线运动合力特点;受力分析,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条件。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粒子流中贯穿本领最强的是()A.α射线B.阴极射线C.质子流D.中子流【答案】D【解析】【详解】α射线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即可把它挡住,但是其电离能力最强,阴极射线是电子流,能穿透0.5mm 的铝板;质子流比电子流的穿透能力要强一些,中子不带电,相同的情况下中子的穿透能力最强.A.α射线,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阴极射线,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质子流,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中子流,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故选D.2.如图,在研究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时,将一小块易燃物放在厚玻璃筒底部,用力向下压活塞,可以将易燃物点燃。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筒内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从外界迅速吸收热量,导致气体温度升高B.只要最终筒内气体压强足够大,筒内易燃物就会被点燃C.若实验中易燃物被点燃,是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导致的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筒内气体在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导致气体温度升高,由于是迅速被压缩,从外界吸收热量很少,选项A错误;B.易燃物能否被点燃与筒内气体的压强大小无关,选项B错误;C.压缩气体时,活塞与筒壁间摩擦生热很少,不至于把易燃物点燃,选项C错误;D.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向下压活塞的力要大,速度要快,即使气体快速被压缩,与外界绝热,才能使气体内能迅速增大,温度升高,选项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形线圈,以直径ab 为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 ,ab 的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与ab 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M 和N 是两个集流环,负载电阻为R ,线圈、电流表和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A .22nB r R π B .2222nB r Rπ C .222nB r Rπ D .222nB r R π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线圈绕轴匀速转动时,在电路中产生如图所示的交变电流。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四次调研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竖直绝缘管内壁的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处于方向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一带正电的小球从静止开始沿管下滑,下列小球运动速度v 和时间t 、小球所受弹力F N 和速度v 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中“足够长的竖直绝缘管内壁的粗糙程度处处相同”可知,本题考查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受力分析,根据电场力性质和洛伦兹力以及受力分析可解答本题。

【详解】AB 、当粒子速度足够大时,有()f Bqv F μ=-电会有f G =此时,速度不再增加,故AB 错误;CD 、根据受力分析,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N =F F Bqv -电故C 错误,D 正确。

2.倾角为θ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上放置一“”形长木板,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平行于斜面的力传感器(不计传感器的重力)上端连接木板,下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如图所示,当木板固定时,传感器的示数为1F ,现由静止释放木板,木板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传感器的示数为2F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0μ=,则12F F =B .若0μ=,则2sin F mg θ=C .若0μ≠,则12tan F F θμ= D .若0μ≠,则21tan F F θμ=【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AB .当木板固定时,对小球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 1=mgsinθ静止释放木板,木板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若μ=0,则整体沿斜面下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θ=Ma解得a=gsinθ再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则有mgsinθ-F 2=ma解得F 2=0故AB 错误;CD .当木板沿斜面下滑时,若μ≠0,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为a=gsinθ-μgcosθ隔离对小球分析有mgsinθ-F2=ma解得F2=μmgcosθ则有F1:F2=mgsinθ:μmgcosθ=tanθ:μ解得21tanFFθμ=故C错误、D正确。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r0(r0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间距,其值为10-10m)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内表现为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外表现为引力,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A正确;BC.设分子平衡距离为r0,分子距离为r,当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当r=r0,分子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由于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其值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所以分子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B、C错误;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一简易起重装置,(不计一切阻力)AC是上端带有滑轮的固定支架,BC为质量不计的轻杆,杆的一端C用铰链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B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并用钢丝绳跨过滑轮A连接在卷扬机上。

开始时,杆BC与AC的夹角∠BCA>90°,现使∠BCA缓缓变小,直到∠BCA=30°。

在此过程中,杆BC所产生的弹力()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分析】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的合成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出力与三角形ABC边长的关系,再分析绳子拉力和BC杆的作用力的变化情况.【详解】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则知,F、N的合力F合与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又F 合=G,得:,,现使∠BCA缓慢变小的过程中,AB变小,而AC、BC不变,则得到,F变小,N不变,所以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作用在BC杆上的压力大小不变;故选A.【点睛】本题运用三角相似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直观形象,也可以运用函数法分析研究.3.如图所示是旅游景区中常见的滑索。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A 错误;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 错误;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0km E h W ν=-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 错误;D .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总能量减小;根据22kQq v m r r= 可知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斜面体B 上,对B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使A 、B 保持相对静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mgB .mgsin θC .mgcos θD .0【答案】A【解析】【详解】 A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合力为零,对A 受力分析可知,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

故选A 。

3.如图所示,斜面体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 为2m ,倾角为θ=37°,且D 是斜面的中点,在A 点和D 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 点的水平距离为( )A .42m 3B .22m 3C .32m 4D .4m 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AB 高为h ,则从A 点抛出的小球运动的时间12h t g= 从D 点抛出的小球运动的时间2h t g= 在水平方向上有01022tan h v t v t θ-= 01tan h x v t θ=- 代入数据得x=423m 故A 正确,BCD 错误。

2021年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库仑最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B.法拉第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C.楞次得出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D.密立根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2.xx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二号卫星并定点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如图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圆形轨道Ⅲ为近地轨道,椭圆轨道Ⅱ为近地轨道与同步轨道间的转移轨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B.卫星由轨道Ⅲ进入轨道Ⅱ需在B点加速C.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D.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点向B点运行时,速度不断增大,机械能不断增加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不能忽略.闭合S后,调整R 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U.在这一过程中()A.通过R1的电流增大,增量为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为△UC.通过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D.路端电压增大,增大量为△U4.一物体在xOy平面内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物体在0~t时间内()A.做匀变速运动B.做非匀变速运动C.运动的轨迹可能如图丙所示 D.运动的轨迹可能如图丁所示5.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导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大小关系有Ea =Eb、Ec=EdB.电势高低关系有ϕa >ϕb,ϕc=ϕd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A.B.C.D.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电阻r=Ω,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ˊ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泡,标称值为“20V,30W”,且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2:1B.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C.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w=120rad/sD.电压表的示数为40V8.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加速电压为U.若A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fRB.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成正比C.质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粒子出之比为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频率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α粒子加速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A.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μg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D.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0﹣)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图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 mm;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mm.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1)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______;A.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B.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D.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测量出滑块在A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则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用d、t、x表示)(3)为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要作出它们的线性关系图象,处理数据时纵轴为F,横轴应为______.A.t B.t2C.D..12.(10分)(xx•泰州校级四模)如图1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2Ω的电阻R0,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实验数据:U(V) 1.2 1.0 0.8 0.6I(A)0.10 0.17 0.23 0.30(1)用作图法在图2中坐标系内作出U﹣I图线;(2)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测另一串联电池组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由所得图线可知,被测电池组电动势E=______V,电池组的内阻r=______Ω.【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个选修中,请选定两个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B两个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感到潮湿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小B.悬浮于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越容易平衡C.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D.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于干爽和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气压的差距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变化到状态C.则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无法确定”)15.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求:①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②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表达式.B.(选修模块3-4)(12分)16.(xx•泰州校级四模)以下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B.无色肥皂液吹出的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C.人们眯起眼睛看灯丝时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偏振现象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7.(xx•泰州校级四模)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测到在4s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则波速为______m/s,质点P在4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18.(xx•衡阳一模)如图所示,在MN的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是玻璃介质,其折射率为n=,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正三角形空气泡,其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接触于C点,底边AB与屏幕平行.激光a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①画出光路图.②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C.(选修模块3-5)(12分)19.(xx•泰州校级四模)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A.B.C.D.20.(xx•江苏模拟)如图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ν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已知电子电量为e).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1.(xx•江苏模拟)光滑水平面上,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为m A=2kg,m B=3kg的A、B 两物体都以v0=8m/s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质量为m C=5kg的物体C 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C碰撞后粘合在一起运动,求:i.B、C碰撞刚结束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ii.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2.(15分)(xx•泰州校级四模)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放置,斜面上平行虚线aa′和bb′之间有垂直斜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间距为d=1m,磁感应强度为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0.1Kg,总电阻为R=10Ω,边长也为d=1m的正方形金属线圈MNPQ,其初始位置有一半面积位于磁场中,在t=0时刻,线圈恰好能保持静止,此后在t=0.25s时,线圈开始沿斜面下滑,下滑过程中线圈MN边始终与虚线aa′保持平行.已知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前已经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取sin37°=0.6,cos37°=0.8,g=10m/s2)(1)前0.25s内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2)线圈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线圈从开始运动到通过整个磁场的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23.(16分)(xx•泰州校级四模)如图是某自动加热装置的设计图,将被加热物体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过位于竖直面内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 飞出进入加热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被加热物体,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BC组成,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锅底位于圆弧形轨道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始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2)接(1)问,求滑块在锅内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24.(16分)(xx•凉山州模拟)如图甲所示,在坐标轴y轴左侧存在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y轴右侧存在如图乙所示宽度为L的有界交变电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此区间的右侧存在一大小仍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粒子(不计重力)从x轴上的A点以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θ=60°射出,粒子达到y轴上的C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垂直,此时区域内的电场开始从t=0时刻开始变化,在t=2T时刻粒子从x轴上的F点离开电场(sin37°=0.6,cos37°=0.8,g=10m/s2)求:(1)C点距坐标原点距离y;(2)交变电场的周期T及电场强度E o的大小;(3)带电粒子进入右侧磁场时,区域内的电场消失,要使粒子仍能回到A点,左侧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应如何改变?xx年江苏省泰州二中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库仑最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B.法拉第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C.楞次得出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D.密立根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法拉第最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故A正确;B、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故B错误;C、法拉第得出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故C错误;D、密立根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xx年1月17日0时12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二号卫星并定点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如图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圆形轨道Ⅲ为近地轨道,椭圆轨道Ⅱ为近地轨道与同步轨道间的转移轨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B.卫星由轨道Ⅲ进入轨道Ⅱ需在B点加速C.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D.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点向B点运行时,速度不断增大,机械能不断增加【考点】同步卫星.【分析】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分析线速度、角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卫星运行过程中由万有引力产生加速度,由此分析讨论即可【解答】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故A正确.B、卫星由轨道Ⅲ在B点加速,做离心运动,才会进入轨道Ⅱ,故B正确.C、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加速做离心运动才会进入轨道Ⅰ,故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A 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故C正确D、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点向B点运行时,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卫星变轨也就是近心运动或离心运动,根据提供的万有引力和所需的向心力关系确定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不能忽略.闭合S后,调整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U.在这一过程中()A.通过R1的电流增大,增量为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为△UC.通过R2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D.路端电压增大,增大量为△U【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R1是定值电阻,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U的过程中,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I=.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变阻器有效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根据路端电压的变化分析其电压减小量.电压表示数增加,R2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加量一定小于△U.【解答】解:A、R1是定值电阻,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U的过程中,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I=.故A正确.B、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变阻器有效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则R2两端电压减少量一定小于△U.故B错误.C、由欧姆定律得到:通过R2的电流的减少量一定小于.故C正确.D、电压表示数增加,R2电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加量一定小于△U.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问题,本题中采用总量法,由电压表示数变化和总电压(路端电压)的变化来分析R2电压的变化,这是常用的方法.4.一物体在xOy平面内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物体在0~t0时间内()A.做匀变速运动 B.做非匀变速运动C.运动的轨迹可能如图丙所示 D.运动的轨迹可能如图丁所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可能的轨迹.【解答】解:A、B由图知: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在y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合力恒定,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恒定,一定做匀变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C、D曲线运动中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由上分析可知,物体的合力沿﹣y轴方向,而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可知,丙图是可能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运用合成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关键要掌握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条件及曲线运动合力方向的特点.5.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导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大小关系有E a=E b、E c=E dB.电势高低关系有ϕa>ϕb,ϕc=ϕd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考点】电场的叠加;电场强度;电势.【分析】由题,带正电Q,带负电﹣2Q,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根据对称性,分析各点电势关系、场强关系.及根据电场力做功来确定电势能变化情况.【解答】解:A、由于Q A<Q B,a点处电场线比b点处电场线疏,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而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错误.B、由题,电场线方向由A指向B,则有φa>φb、由于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两点电势相等.故B正确.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电场力做负功.故C错误.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可知,在d点的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而在c点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判断电势、场强大小的能力,往往画出电场线,抓住电场线分布的特点进行判断.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A.B.C. 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滑块滑上木板,木板可能运动,可能不动,所以滑块可能先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和木板一起做匀减速运动,也可能一直做匀减速运动.【解答】解:滑块滑上木板,受到木板对滑块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则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做匀减速运动.设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知木板若滑动,则μ1mg>μ2(M+m)g,最后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μ2g,开始木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μ1g>μ2g,知图线的斜率变小.故B正确,C错误.若μ1mg<μ2(M+m)g,则木板不动,滑块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故D正确.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最终木块和木板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块和木板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在v ﹣t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7.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m2,电阻r=Ω,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ˊ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A1、A2为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泡,标称值为“20V,30W”,且均正常发光,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2:1B.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C.线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w=120rad/sD.电压表的示数为40V【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灯泡正常发光,则原副线圈的电流比为:1:2,则A错误;B、由于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则理想电压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2:1,则B正确;C、副线圈的电压为20V,则原线圈的电压为40V,由于线圈的内阻r=Ω,因电流为1.5A,那么最大值为60=BSω,求得ω=120rad/s,则C正确;D、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40V,则D错误;故选:BC.【点评】理解交流电电压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本题即可得到解决.8.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置于高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加速电压为U.若A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fRB.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成正比C.质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粒子出之比为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频率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α粒子加速【考点】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回旋加速器运用电场加速磁场偏转来加速粒子,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从而求出最大动能.在加速粒子的过程中,电场的变化周期与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等.【解答】解:A、质子出回旋加速器的速度最大,此时的半径为R,则v=.所以最大速度不超过2πfR.故A正确.B、根据,知v=,则最大动能.与加速的电压无关.故B错误.C、粒子在加速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知,质子第二次和第一次经过D形盒狭缝的速度比为,根据r=,则半径比为.故C正确.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加速电场的周期相等,根据T=知,换用α粒子,粒子的比荷变化,周期变化,回旋加速器需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才能加速α粒子.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回旋加速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知道最大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知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电场的变化的周期相等.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

2021年全国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河北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年全国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河北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河北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7题;共28分)1.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铝同位素 A 1326l,A 1326l核 β 衰变的衰变方程为1326Al →1226Mg +10e ,测得 A 1326l核的半衰期为72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1326l 核的质量等于 1226Mg核的质量 B. A 1326l 核的中子数大于 1226Mg核的中子数C. 将铝同位素 26Al 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其半衰期不变D. 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 A 1326l 将在144万年后全部衰变为1226Mg【答案】 C【考点】核反应方程 【解析】【解答】A .A 1326l和 1226Mg的质量数均为26相等,二者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所以质量不同,A 不符合题意; B .A 1326l核的中子数为 26−13=13 个,1226Mg核的中子数为 26−12=14 个,B 不符合题意;C .半衰期是原子核固有的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C 符合题意;D .质量为 m 的 A 1326l的半衰期为72万年,经过 144=2×72 万年为2个半衰期,剩余质量为 14m ,不会全部衰变为 1226Mg,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分析】利用核反应过程质量亏损可以比较原子核的质量;利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可以求出中子数的大小;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经历2个半衰期其铝的同位素不会完全进行衰变。

2.铯原子钟是精确的计时仪器,图1中铯原子从O 点以 100m/s 的初速度在真空中做平抛运动,到达竖直平面 MN 所用时间为 t 1 ;图2中铯原子在真空中从P 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Q 再返回P 点,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 t 2 ,O 点到竖直平面 MN 、P 点到Q 点的距离均为 0.2m ,重力加速度取 g =10m/s 2 ,则 t 1:t 2 为( )A. 100∶1B. 1∶100C. 1∶200D. 200∶1 【答案】 C【考点】竖直上抛运动【解析】【解答】铯原子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 x =vt 1解得 t 1=x v =0.2100s铯原子做竖直上抛运动,抛至最高点用时 t 22,逆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即 x =12g(t22)2解得 t 2=√8x g =√8×0.210=0.4s则t 1t 2=0.21000.4=1200故答案为:C 。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详解)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图示方向经历了ABCDA的循环,其中p−V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状态B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A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B. 由B到C的过程中,气体将放出热量C. 由C到D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D. 由D到A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2.如图所示,是波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B. 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C.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减小D. 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1eV,能使金属钾发生光电效应的光谱线有2条3.将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看作圆轨道,那么它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运行周期T的平方的比值为k,即k=R3,则常数k的大小()T2A. 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 与恒星的半径有关D. 与行星的半径有关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R0为定值电阻,R m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且有R0>R m。

开关S1闭合后,理想电流表A的示数为I,理想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I、△U1、△U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开S2,将R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B. 保持R的滑动触片不动,闭合开关S2,则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C. 断开开关S2,将R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减小D. 断开开关S2,将R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有△U1△I =△U2△I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B. 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表达式F=−kx中,F为振子受到的合外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C. 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D.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同种条件下用紫光做实验比红光做实验得到的条纹更宽E. 在单缝衍射现象中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狹缝宽度必须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多6.如图所示,图甲为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B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t=0到t=0.1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2cmB. 在t=0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均沿y轴正方向C. 从t=0.2s到t=0.3s,质点B通过的路程等于5cmD. 在t=0.1s时,质点C和质点D的速度相同E. 质点D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05cos(5πt)(国际单位制)7.如图所示,将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的两端系在两根立于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杆M、N等高的两点a、b上,用一个动滑轮悬挂一个重物G后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则()A. 仅增大M、N两板间距离,再次平衡时,绳中拉力变大B. 仅增大M、N两板间距离,再次平衡时,绳中拉力保持不变C. 仅将b点位置向下移动一点,再次平衡时,绳中拉力变大D. 仅将b点位置向下移动一点,再次平衡时,绳中拉力保持不变8.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距为d,两板间电压为U,一质量为m且带正电的质点从两板间的M点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当它到达电场中N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v0,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忽略带电质点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A. 质点的机械能守恒mv 02B. 电势能的增量为−12C. M、N两点间的竖直高度差H MN=v022gD. M、N两点间的电势差U MN=Uv022dg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9.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3V,r约为1Ω)。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原子核D 和E 聚变成原子核F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B .由图可知,原子核A 裂变成原子核B 和C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 .已知原子核A 裂变成原子核B 和C 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 .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D 和E 核子的平均质量大于F 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D 和E 聚变成原子核F 时,核子总质量减小,有质量亏损,要释放能量,选项A 正确;B.由图可知,A 的核子平均质量大于B 与C 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A 裂变成原子核B 和C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选项B 正确;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 W υ=-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选项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B .有液体和气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C .太空飞船中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布朗运动是物质微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不是微粒的热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A 错误;B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B 错误;C .太空飞船中的水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为球形,C 正确;D .当0r r <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0r r <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D 错误。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长方形abed长ad=0.6m,宽ab=0-3m,e、f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

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 kg.电荷量q=+2×10-3C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0=5×102m/s从左右两侧沿垂直ad和bc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不考虑边界粒子),则以下不正确的是A.从ae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f边B.从e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bf边C.从bf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e边D.从fc边射入的粒子,全部从d点射出【答案】C【解析】【详解】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粒子轨道半径:;AB、若匀强磁场为矩形磁场,从e点垂直射入的粒子,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圆形磁场的半径,则刚好从b点射出,所以从e点垂直射入的粒子出射点落在bf边上;从ae边垂直射入的粒子,从圆弧af 上射出,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f边;从e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bf边,故A、B正确;CD、若匀强磁场为圆形磁场,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圆形磁场的半径,从bc边射入的粒子,全部从d点射出,所以从bf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d边,从fc边射入的粒子,全部从d点射出,故C错误,D正确;错误的故选C。

【点睛】关键计算出半径后找到圆心,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轨迹,然后找出射点。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a、b、c三盏灯均能发光,电源电动势E恒定且内阻r不可忽略.现将变阻器R的滑片稍向上滑动一些,三盏灯亮度变化的情况是()A.a灯变亮,b灯和c灯变暗B.a灯和c灯变亮,b灯变暗C.a灯和c灯变暗,b灯变亮D.a灯和b灯变暗,c灯变亮【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变阻器R的滑片稍向上滑动一些,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根据“串反并同”与其串联的灯泡C电流增大,变亮,与其并联的灯泡b电流减小,变暗,与其间接串联的灯泡a电流增大,变亮,B对;3.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电小球,质量相等,A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A、B球用绝缘细线相连,两线长度相等,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B球恰好处于O点正下方,OA和AB绳中拉力大小分别为T OA和T AB,则()A.两球的带电量相等B.T OA=2T ABC.增大电场强度,B球上移,仍在O点正下方D.增大电场强度,B球左移,在O点正下方的左侧【答案】C【解析】【分析】A .若两球带电量相等,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两小球带异种电荷,且OA 绳应竖直,A 错误;B .取B 和AB 整体为研究对象,对B 有AB C cos mg T F α+= 其中C F 表示A 、B 之间的库仑力,θ为OA 、OB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对整体OA 2cos m T g α=故 C OA AB 22T T F =+B 错误;CD .对B 有2tan q E mgα= 对整体有()12tan 2q q Emg α-=故增大E 之后OA 、AB 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且夹角相等,故B 球上移,仍在O 点正下方,C 正确,D 错误。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月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空间某点以大小不同的速率沿同一水平方向射出若干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则它们的动能增大到初动能的2倍时的位置处于A .同一直线上B .同一圆上C .同一椭圆上D .同一抛物线上 【答案】A【解析】【详解】动能增大到射出时的2倍,根据公式212k E mv =倍; 速度偏转角度余弦为:0cos 2v v θ==, 故速度偏转角度为45°,故:v y =v 0tan45°=v故运动时间为:0v t g=① 根据平抛运动的分位移公式,有:x=v 0t ②212y gt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12y x =在同一直线上。

A. 同一直线上。

与上述结论相符,故A 正确;B. 同一圆上。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B 错误;C. 同一椭圆上。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C 错误;D. 同一抛物线上。

与上述结论不符,故D 错误。

故选:A2.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会在地球的两极引起极光.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相遇,原子吸收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立即将能量释放出来就会产生奇异的光芒,形成极光.极光的光谐线波长范围约为310nm ~670nm .据此推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数量级约为1014 HzB .极光出现在极地附近与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有关C .原子在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D .对极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太阳物质的组成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最大值814max 31013109.7103.11010cf Hz Hz λ-⨯==≈⨯⨯⨯;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最小值814min 3102310 4.5106.71010cf Hz Hz λ-⨯==≈⨯⨯⨯.则极光光谐线频率的数量级约为1014Hz ,故A 正确. B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地球磁场迫使其中一部分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当他们进入极地的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极光出现在极地附近与带电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有关,故B 正确;C .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吸收来自太阳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故C 项正确;D .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吸收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极光.对极光进行光谱分析可以鉴别地球大气层的组成成分,故D 错误。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将一小木块和一小钢珠分别用手拿着并压缩两根一端分别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上端。

=(k为常现同时释放小木块和小球,若小木块在整过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的阻力f与其速度v满足f kv数),而小钢珠的运动忽略空气阻力,且两物体同时离开弹簧,取向上为运动的正方向,则下图能正确反应两物体离开弹簧后的运动情况的v-t图像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对于小钢球没空气阻力时只受重力,是竖直上抛运动,v-t图像是直线,故图中直线为钢球的运动图像。

对于小木块有空气阻力时,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mg f解得kv=+a gm由于阻力随速度的减小而减小,故上升阶段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小值为g。

同理,有空气阻力时,下降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va g=-m由于阻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故下降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v-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图线与t 轴相交时刻的加速度为g ,此时实线的切线与虚线平行。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2.如图,我国第五代战斗机“歼-20”是目前亚洲区域最先进的战机, 当它沿倾斜直线匀速飞行时,气体对它的作用力方向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匀速飞行时受力平衡,即向下的重力与气体对飞机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平衡,故选C.3.2018年5月21日5点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它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中继卫星,是为2018年底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地月拉格朗日2L 点即为卫星相对于地球和月球基本保持静止的一个空间点,卫星永远在月球背面,距月球中心的距离设为r ,距地球中心的距离约为7r ,月地距离约为6r ,则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比值最接近( )A .80B .83C .85D .86【答案】B【解析】【详解】 设“鹊桥”中继星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对中继星有212227(7)M m M m G G m r r rω+=⨯ 对于月球来说,中继星对它的引力远远小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故略去不计212226(6)M M G M r r ω=⨯ 联立解得1283M M ≈ 故选B 。

2021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4月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答案

2021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4月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答案

2021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一)(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B.在白光下观察竖直放置的肥皂液膜,呈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C.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也可能发生全反射D.清晨人们刚刚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实际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3.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

要使处于基态(n =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 .12.09 eVB .10.20 eVC .1.89 eVD .1.5l eV4.2020年6月23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基本达到了完整服务全球的目标。

其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某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即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

则此卫星的A .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的周期C .角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D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5.如图,一理想变压器输入端接交流恒压源,输出端电路由1R 、2R 和3R 三个电阻构成。

将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由1:5改为1:10后A .流经1R 的电流减小到原来的14B .2R 两端的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天津市河北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2.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83210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83210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3. 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f1=2f2 v1=v2B.f1=f2 v1=2v2C.f1=f2 v1=0.5v2D.f1=0.5f2 v1=v24. 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 的大。

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

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 的扇形、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射到AO上,BO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AB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1 6πRB.14πR C.13πR D.512πR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3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第四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竖直放置的肥皂膜在阳光照耀下,由于前后表面反射光通过的路程不同,形成两列相干光,薄膜上会呈现出彩色条纹.若一肥皂膜由于受重力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共同影响,其竖直方向的截面如图所示,则光通过该肥皂膜产生的干涉条纹与下列哪个图基本一致()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故从肥皂薄膜的观察到水平干涉条纹,用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密,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薄膜干涉的原理和现象,抓住薄膜干涉的形成原因: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是考试的重点.2.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图示为小球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5s闪光一次,测出ac长为23cm,af长为34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长为13cmB .df 长为7cm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 2D .小球通过d 点的速度大小为2.2m/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 .根据题意可知,cf 长为11cm ,则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差公式可得22212m/s (2)(2)x ac cf a T T ∆-=== 其中0.05s T =所以C 正确;D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d 点的速度为1.1m/s 2d cf v T== 所以D 错误;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214cm 2d df v T aT =-= 所以B 错误;A .同理可得b 点的速度为2.3m/s 2b ac v T== 则 2110cm 2b bc v T aT =-= 所以A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河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四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G 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 )A .入射光强度较弱B .光照射时间太短C .入射光的频率较小D .光电管上金属对应的极限频率较小【答案】C 【解析】 【详解】由k 0E h W υ=-、00W h υ=和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可知,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无关,和入射光的频率及光电管上金属对应的极限频率有关,综合分析可知,选项C 项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有一重力为G 的物块A ,有一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物块A 接触。

若物块A 静止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为2G ,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是( )A .33G B 23C .GD 33+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对A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正交分解法对力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在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Fcos30°=f+Gsin30°而2Gf=解得:23F G=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后,许多科学家为测量电子的电荷量做了大量的探索。

1907-1916密立根用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e的整数倍,于是称这数值为基本电荷,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极板止对若水平放置,板间的距离为d,当质量为m的微小带电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它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得以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所用时间为t1;当两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的电势高)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且在时间t2内运动的距离与在时间t1内运动的距离相等。

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上板电势高时观察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可以判定油滴带正电B.密立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大约都是1.6×10-19CC.根据不加电压和加电压两个匀速过程可以求解出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122 mgd t tUt+D.根据两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的电势高)时观察到同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可以计算出油滴的电荷量Q=mgdU【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当极板上加了电压U 后,该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说明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上,与板间电场的方向相反,所以该油滴带负电,A 错误;B .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大约都是1.6×10-19C 的整数倍,B 错误; C .设油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 与速度大小v 满足关系为 f kv =当不加电场时,设油滴以速率v 1匀速下降,受重力和阻力而平衡,即1mg kv =当极板加电压U 时,设油滴以速率v 2匀速上升,受电场力、重力和阻力,即2QE mg kv =+其中UE d=根据题意有1122v t v t =解得()122mgd t t Q Ut +=C 正确;D .加上电压时,油滴运动过程中,不仅仅只受电场力和重力作用,还受阻力作用,所以UQ mg d≠,D 错误。

故选C 。

4.如图甲是建筑工地将桩料打入泥土中以加固地基的打夯机示意图,打夯前先将桩料扶正立于地基上,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忽略不计。

已知夯锤的质量为450M kg =,桩料的质量为50m kg =。

每次打夯都通过卷扬机牵引将夯锤提升到距离桩顶05h m =处再释放,让夯锤自由下落,夯锤砸在桩料上后立刻随桩料一起向下运动。

桩料进入泥土后所受阻力随打入深度h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直线斜率45.0510/k N m =⨯。

g 取210/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夯锤与桩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9/m sB .夯锤与桩料碰撞后瞬间的速度为4.5/m sC .打完第一夯后,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为1mD .打完第三夯后,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为3m 【答案】C 【解析】 【分析】夯锤先自由下落,然后与桩料碰撞,先由运动学公式求出与桩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对于碰撞过程,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系统的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碰后共同速度;夯锤与桩料一起下沉的过程,重力和阻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求得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 【详解】A 、夯锤与桩料碰撞前瞬间的速度2002v gh =,得00 22105/10/v gh m s m s ==⨯⨯= 取向下为正方向,打击过程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则得:0)Mv M m v =+( 代入数据解得: 9/v m s =,故选项AB 错误;C 、由乙图知,桩料下沉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是随距离均匀变化,可用平均力求阻力做功,为211 22f W kh h kh =-⋅=-打完第一夯后,对夯锤与桩料,由动能定理得:()211)02f M m gh W M m v ++=-+( 即:()221111)022M m gh kh M m v +-=-+( 代入数据解得11h m =,故选项C 正确; D 、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二次夯后桩料再次进入泥土的深度为2h则对夯锤与桩料,由动能定理得:()2221211)()022M m gh k h h M m v +-+=-+( 同理可以得到:第三次夯后桩料再次进入泥土的深度为3h则对夯锤与桩料,由动能定理得:()22312311)()022M m gh k h h h M m v +-++=-+( 则打完第三夯后,桩料进入泥土的深度为123H h h h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1233H h h h m =++<,故选项D 错误。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抓住把握每个过程的物理规律,要知道当力随距离均匀变化时,可用平均力求功,也可用图象法,力与距离所夹面积表示阻力做功的大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核反应方程2342611212Na He X Mg +→+,X 为11H ,该反应为α衰变C .阴极射线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现象,表明其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D .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板能产生光电子,则用红光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 错误;B .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2342611212Na He X Mg +→+,X 为11H ,该反应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选项B 错误;C .阴极射线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现象,表明其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选项C 正确;D .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板能产生光电子,因红光的频率小于紫外线,则用红光照射该金属板不一定能产生光电子,选项D 错误; 故选C.6.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 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无人机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只有B 图受力可能为零,故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一直角三角形处于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中,∠A=90︒,∠B=30︒,AC 长为L ,已知A 点的电势为ϕ(ϕ>0),B 点的电势为2ϕ,C 点的电势为0,一带电的粒子从C 点以v 0的速度出发,方向如图所示(与AC 边成60︒)。

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 指向C 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3LϕC .若粒子能击中图中的A 点,则该粒子的比荷为206v ϕD .只要粒子的速度大小合适,就可能击中图中的B 点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B 点的电势为2φ,C 点的电势为0,故BC 中点D 的电势为φ,又有A 、D 电势相等,故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垂直AD ,根据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得:电场线方向垂直AD 指向左侧,故A 错误; B .根据=UE d 可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3cos303A CE L Lϕϕϕ︒-== 故B 正确;C .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粒子能击中图中的A 点,则有2211cos3022qE L at t m︒==0sin 30L v t ︒=联立解得26vqmϕ=故C正确;D.粒子运动过程只受电场力作用,电场力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故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所以粒子速度不论多大在电场中都不能击中图中的B点。

故D错误。

故选BC。

8.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线圈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一滑动变阻器R,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

要使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n2增大为原来的2倍,ω、R不变B.ω增大为原来的2倍,n2、R不变C.ω和R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n2不变D.n2和R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ω不变【答案】BD【解析】【详解】线圈转动产生的电压有效值为:12U U==根据理想变压器的规律:1122U nU n=1221I nI n=根据欧姆定律: 22U IR=联立方程解得:222121112n U n I n R n R⎛⎫⎛⎫== ⎪ ⎪⎝⎭⎝⎭,ω增大为原来的2倍,n 2、R 不变、n 2和R 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ω不变均可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2倍,BD 正确,AC 错误。

故选BD 。

9.某探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标签模糊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

R 为定值电阻,1L 、2L 为两只标有“5V ,2A”的相同小灯泡,在输入端加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开关S 断开时,灯泡1L 正常发光,测得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与灯泡1L 两端电压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理思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C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7.5ΩD .闭合开关S 后,灯泡1L 变暗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由图乙可知,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V ,断开S ,灯泡L 1正常发光,故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V ,灯泡中的电流为2A ,即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V ,又因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5V ,故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5V ,原、副线圈的匝数比112231n U n U == 故A 错误,B 正确;C .由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1221n I n I =解得电阻R 中的电流为23A ,由欧姆定律可知 17.5RU R I ==Ω 故C 正确:D .开关S 闭合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设副线圈输出电压保持不变,故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根据变流比可知,原线圈输入电流增大,电阻R 两端电压增加,则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减小,故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灯泡L 1两端电压降低,灯泡L 1变暗,故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