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22课《古文二则》之《孙权劝学》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 蒙学习及吕蒙读书后大 有长进的故事,点明学 习的重要作用。
写作特点: 文章以对话表现人 物性格特点,对话言简 意丰,生动传神,富于 情味。
பைடு நூலகம்
课下预习《祖逖北伐》
鲁 肃
讨论(6)“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 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 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 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 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惊异、赞许 之态呼之欲见。这句话从侧面反映 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 以置信的长进。
讨论(7)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 “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讨论(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 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 “乎” 相当于“啊”,表 感叹语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 自得。
成语学习: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 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 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 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 巨著。《资治 通鉴》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 一部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历 史。
朗读欣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讨论(5)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 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 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gēng重新)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老 兄怎么发现情况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1组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 问语气,译为“吗”) !但(只不过)当涉猎 (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与……相比如何)孤?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指从师学 习)。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孙权说:“我哪里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 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 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 处。”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 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 已经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呀!”
第一组:翻译到“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 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第二组:翻译课文从“权曰”到“非复吴下阿蒙”找出重 点词语 第三组:讨论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用是 什么?想一想孙权 说此话时的神态? ⑵“卿言多务, 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第四组 :讨论⑴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 所见所语来写? ⑵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 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第五组:翻译从“蒙曰”到最后,想想“卿今者……阿蒙” 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第六组:讨论⑴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⑵)“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 的心情?
讨论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作 用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 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 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讨论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初,权谓吕蒙曰(谓……曰:对……说):“卿今当涂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不学!”蒙辞(推辞)以 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 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理由推辞(不学)。
讨论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 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 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 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 孙 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 权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 吕蒙能胜大任。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 实,北宋陕州下县人(今山 西夏县)。19岁中进士,神 宗熙宁初,官至翰林学士御 史中丞。司马光在政治上是 保守的,曾竭力反对王安石 变法。宋哲宗即位后,司马 光担任宰相,废除新法。在 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花费 了19年的时间主持和编纂的 历史著作《资治通鉴》。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 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 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 出关怀、爱护之心。
讨论(4) :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 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