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弘扬延安精神专题讨论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在当今社会,延安精神对于振
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仍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
为大家整理了党员关于弘扬延安精神专题讨论发言稿3篇,
欢迎大家阅读。
篇1感受延安精神,重温红色记忆。
巍巍宝塔山,铭记着中
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滚滚延河水,传承着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枣园窑洞里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革命激情;
小米加步枪,向世界昭示着中国人宝塔山上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
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也就是在延安,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
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
我们的先辈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革命力
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奔腾的江河,其
生命力在于不断汇入时代的内容。
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新时
代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立党建国、艰苦创业的力量源泉,是革命
历史与现实精神的共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宝典,是我们心
中永不熄灭的灯火。
我们不能忘记,艰苦孕育着希望,奋斗孕育着成功。
今天的
我们是志向远大,展翅欲飞的雏鹰!我们不会忘记当年从草地雪山
走过来的草鞋,我们更应该记住红米饭南瓜汤和土豆野菜所孕育
的蓬勃力量。
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更是懂得感恩,懂得珍
惜的一代!勿忘“延安精神”,积极进取,创新拼搏,这不是几句
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缠绵绵的情感,是
一声急切切的呼唤,是一个响铮铮的答案。
让我们用执着的信念去追求真理,用知识的养分来丰富心灵,用宽容的心态善待生活,用青春的激情放飞希望!
篇2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
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它像一颗耀眼的星星照亮着中国大地,
使这种精神世代相传。
它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无产阶级的
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高度统一的体现。
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不同
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民主和团结的精神、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精神等。
正如精辟概括的那样:“延安精神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
通过对延安精神的学习,我以前的想法观点,处世态度发生了些许改变,下面我将以我的改变为基础,来叙述一下我学习延安精神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延安精神的精华所在
延安精神是中国我党在延安时期精心培养和全面构成的先进的群体意识。
从中国我党的群众线路可以看出,中国我党最根本的动身点是一切为了群众,最重要的支持点是一切依托群众,最成功的切进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最闪耀的闪光点是为民、务实、清廉。
宏扬延安精神、坚持群众线路,对推动机关转变作风、展开好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入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消极冷漠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党眼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情势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这“四风”上,其中最核心的是少数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思想上轻视群众,感情上冷落群众,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这严重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对此,以为的新一届党中心部署全党展开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整风的精神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深进分析发生题目的缘由,努力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题目,这本质上就是要整治党的作风,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我党人政治本质,恢复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
二、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就要改进作风,进步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作为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德修身,切实把服务群众、为广大群众谋取利益作为谋划工作、落实决策、化解矛盾的根本动身点,把群众是不是同意、是不是答应、是不是兴奋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得失的标准。
要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敏锐感知群众冷热,关心群众诉求,通过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回属感等多种方式,解决企业职工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和题目。
我们不能为官一任只斟酌如何满足自己的私利,只图自己方便享受而不顾群众的利益,不顾党纪国法的束缚。
只有自己的境地高了,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具体而言,就是要增强联系、团结、服务群众的能力;就是要善于听取不同声音、聚集民智、聚集民力;就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