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范文锦集八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范文锦集八篇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1
我叫余__,是__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的一名记者。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经历。

那是我从事记者行业8年来,最难割舍一段情结,也是我对爱岗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全新认识。

那是在的夏天,我们频率进行“走转改”,我领到的任务是“走访留守儿童”,要求与被访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至少24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样的采访,以前我做得并不多。

有时为了赶稿子,一天要跑多个现场。

不过,既然是“走基层”,那就得踏踏实实,“把身子沉下去,把情感带回来”。

我去的那户人家,在肥西县高店乡邵庙村。

家里有两个孩子,是姐弟俩,姐姐上初一,名叫静静,弟弟叫称称,当时才4岁。

这户人家日子的艰难,超出我的想象。

爷爷、父亲因病先后去世,少了“顶梁柱”的家,也几乎坍了一半。

母亲无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

我去的时候,给姐弟俩带了些文具学习用品,还有几样点心,虽说只是一份心意,但已让两个孩子欣喜的眼睛一亮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小男孩称称的天真顽皮,和姐姐静静的'沉默少语,让我的采访很难进行,只能听着奶奶时不时的念叼,从中拼凑起一些不完整的段落。

好在静静很快接受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支言片语中,吐露出她的一些意识和想法。

令我吃惊的是,这个13岁的孩子,已对自已的未来有了一个执着的想法,
她说,念完初中,可能就不念下去了,会像妈妈一样,外出打工。

因为,她要给弟弟挣学费。

说到以后可能上不了学,她流下眼泪。

听着这个懂事的姐姐这个“人生计划”,我先是震惊,继而沉默了。

我无法开导她。

面对家庭的困境,这个女孩或许很难有其他的选择。

第二天,我就要和这个刚认识的小朋友说再见了。

我在她的枕头下留下我的电话,还有200元钱。

我真的希望能帮她一把。

后来,她真的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余姐姐,等弟弟上学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


采访应当说是成功的,稿件《暑假里的留守儿童》也顺利完成了。

可是,从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再去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因为采访免不了要问一些问题,而我最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些孩子埋在心底,不愿说出来的。

我一直在问自已,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的采访,是一次次触及他们的伤处,还是揭示了他们真实的困境,让社会更了解他们,去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敬业,并不只是愿意为工作花费时间和精力。

敬业,应当是对岗位的正确理解,发挥岗位应有的作用。

我怜惜而心痛的感受,或许没有错,但用这种情绪把自已包裹起来,而放弃了记者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失职。

记者,应当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又陆陆续续走过__很多乡村,去和留守儿童接触、交流。

我始终做一名观察者,一名记录者,记下他们的忧愁与欢乐,记下他们的梦想与憧憬,当然,其间也有孤独、无助、冷漠,甚至叛逆。

今年6月9号,贵州毕节发生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的悲剧。

痛定思痛,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记者,应当站出来,为留守儿童大声疾呼。

我再一次走进留守儿童的家。

这一次走访,我不再仅仅是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更多的,是把话筒递向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乡镇的负责人。

我想知道,为这些孩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打算做些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__的快速发展,乡镇经济的崛起,已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工业园、农业示范园、种植养殖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

同时,全市乡镇实现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全覆盖,在这里,留守儿童又有了一个大家园。

在这篇《__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的连续报道中,我在结尾处这样写道:“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不可忽视也不能回避的。

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条件,共同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

各位评委老师,我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撑起“心灵保护伞”的人越来越多。

说这句话,是我的职责所系。

谢谢大家!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2
“好新闻,现场是关键。

”在过去9年的记者生涯里,每一个新闻采访都让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更为深刻。

在今年__遭遇的“7·11”特大暴雨洪灾中,“到一线!到现场!”已成为我和同事们的共识。

透过大家的深入一线,在传递及时、准确信息的过程中,媒体公信力再一次得到彰显。

同时,投入灾区报道的同仁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
媒体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让人们感受到,灾情面前,记者同样是战士。

我们以笔和镜头,捕捉着一个个奋勇抗险的故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传送回抗洪一线的实时动态,记录下守护家园的爱与情怀,呈现出大家共同面对灾难的抗争、不屈与伟大。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会场是我们的现场,基层是我们的现场,抗洪抢险一线也是我们的现场。

不仅是因为在现场能够亲眼观,亲耳听,亲身感,捕获的新闻具有较强新闻价值和魅力,更重要的,这是履行好职责的必要条。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3
我进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要做“3·15消费维权”节目。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做调查节目?为什么喜欢暗访?我说,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因为,我明白我是谁,知道为了谁。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与灵魂,也是新闻传播的基石,而3·15维权节目,正是最要求用事实说话的节目。

从至今,我拍摄播出曝光类节目120余个,从到连续8年参加3·15晚会。

我和同事们一起寻找事实、揭秘真相。

当然,这个揭秘的过程,也是一段危险的旅程。

你砸别人饭碗,别人就要你的命。

我曾接到过这样一个选题——“调查地下人工授精”。

地下授精是用没有经过检测甚至不知道________的精子,通过个人或没有这方面资格的医院进行的授精手术。

赶到河南驻马店,我发现这件事是某些医生为了牟取暴利,雇佣了几个穴头拉生意,非法提供人工授精服务。

这些人行事卑劣、极为隐蔽。

为了拍到事实真相,我只能亲身与不法分子接头,获取他们的信任,再体验人工受精的全过程。

前面的环节,我可以和摄像一起完成,可是最后一个环节,拍摄人工受精的过程,我必须独自完成。

要进行人工授精,得等到母体卵泡成熟,于是我在三天内做了7次B超。

驻马店是贫困地区,上蔡县有个艾滋病村,而进行手术的地方是一家偏僻破落的小旅馆。

在门口,我真的犹豫了,因为进了旅馆,就没人可以帮我,我必须独自面对接下来所有的未知和危险。

房间内灯光很昏暗。

我趁他们没注意,调亮摄像机进行拍摄。

在医生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连续问了几个重要问题,医生被问得有些不耐烦。

只见,她拿出了一个止血钳,然后又拿出一瓶没有任何标签的试管,将里面不知道________的精子抽到了针管里,然后对我狠狠地说了声:“躺下!”我一边假装配合她一边又露骨地问了几个关键问题,而那个医生一边交待着事实,一边拿着装着精子的针管向我走过来。

我知道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离开这儿。

我胡乱找个借口,没等她回答,拉开门就走。

那个医生在后面叫着,立刻惊动了门口和楼下的黑哨。

他们看我慌张地跑出来,马上跟了上来,不敢想像被他们堵到会是什么后果。

我用最快速度跳上了一辆出租车,围着县城转了三圈才甩掉了跟踪我的人。

就这样,我拿到了最真实的影像、最有力的证据。

其实,像这样危险的拍摄,我经历了不止一次两次,每一次都让我心有余悸。

有时我也会跟老公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哪天我真的出了事,你也别着急,我没有外债,没攒过私房钱,咱家就放着我那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钱留给孩子!”
坚持,咬着牙“顶住”。

的“3·15”,为了拍摄锦湖轮胎偷工减料的事实,我的同事从市场上买来假工作服,在半夜时分混进工厂内部;的“3·15”,为拍摄到家乐福超市违法违规经营的内幕,我的同事只身一人在超市里砍了六个月的牛棒骨。

为了取证,他们有的半夜爬过墙头;有的被非法拘押;有的被黑道追杀,就连一米八几的大个,在侥幸逃过一劫后,都哭得泣不成声。

而在这个揭秘真相的征途上,我们唯一要做的还是坚持。

的“3·15晚会”拍摄期间,我的同事小王,在老婆怀孕的情况下到一家公司作卧底,调查某公司大量销售过期烘焙食品原料的事情。

一进公司,他就卸货、装货,几十斤的大包,一扛就是上百袋。

接下来,他又刷洗一人多高,三人多粗的大塑料筒!他干了两天不到,就满手起水泡。

水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最后两只手都布满了老茧。

为了拍到真相,小王咬紧牙坚持。

终于,一个月后,他被安排接管一个仓库,这里,储藏着过期食品原料。

可就在他接近真相的时候,公司一名员工发现了他。

为了稳住这名员工,追查更多证据,小王把他拉出工厂,开诚布公地谈了五个小时,他终于答应暂时保密。

就这样小王坚持了下来,拍到了大量过期食品原料以及公司修改日期的方法,以及一幕幕让人震撼的场景。

我们“3·15”团队从开始,已经制作了一千多期调查类节目,曝光了数百家违法、违规企业以及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受过无端的诬陷,生命受到过威胁,更有胆大妄为者叫嚣着要买记者的人头。

面对危险、辛苦,我们也曾灰心、难过、害怕过,但最终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4
在行走中记录、在体验中发现,是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一直坚持的方向。

六年来,我们攀雪山、过草原、越峡谷、穿行原始森林,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脚步依然坚定。

因为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这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也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在西藏阿里丁嘎执勤点的采访经历。

西藏阿里是中国西南部最偏远的地区,我们经常走了一天都碰不到一个人。

这里也被称作“生命禁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40%,有时候我们需要一边吸氧一边拍摄。

执勤点的海拔将近5000米,没有房子,只有三顶军用帐篷,是战士们吃饭、睡觉、学习的地方。

虽然在去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现实体验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8级大风里,我出镜播报要靠喊。

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战士站岗的背影。

这个背影像一座界碑矗立在那里,让我们摄制组所有成员为之震撼,也让我们脑海里国门卫士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具体。

为了不打扰正常执勤,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他。

一张还稚嫩的脸庞,脸颊红红的,不是因为害羞,是因为高原长期的日晒风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高原红”。

晚上睡觉前,帐篷外面有战士打着手电洗脚。

大家可能会觉得洗脚那么平常的事情,有什么可说的呢。

但是当我走到他旁边,借着手电的光,发现洗脚水没有冒热气,伸手去试了一下水温,我才知道他用的是冷水!摸着寒冷刺骨的洗脚水,我真想马上变出一个大锅炉,给他们烧上一大锅的热水,让他们好好泡泡冰冷的脚。

看着这些十八九岁的战士,我在想,如果他们在城市里生活,或许他们是体验着大学生活的莘莘学子,或许他们是网络游戏的高手、时尚达人,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在艰苦的边疆保家卫国。

他们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人的奉献、青年人的担当!
第二天一早,我参加了一次很特别的升旗仪式。

因为条件有限,他们只能把国歌录到手机里,每次升旗用手机来播放国歌。

听着手机里播放的国歌,我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雄壮,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飘扬得格外耀眼。

战士们说我是第一个到他们那儿的女孩儿,这让我感到意外,也非常自豪。

虽然和战士们只有短短两天的相处,但是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我觉得他们就像家人一样。

告别时,我放下了女孩的矜持,和他们一一拥抱。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说是流着泪把这期节目看完的。

在祖国广阔的陆路边疆,有很多这样的边防哨所。

战士们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艰苦的环境,要忍受
寂寞与孤独。

他们的艰辛可能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无怨无悔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没有国,哪有家!我们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常怀感恩和珍惜之心,感恩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战士们,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

而作为一名记者,我也将一往直前,继续带着我的真诚,在行走中发现好故事,讲述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5
1944年6月,中国共产党邀请21位中外记者赴延安采访,__x亲自担任新闻发言人,接受连珠炮式的提问。

美国记者爱波斯坦赞叹说,中国的新闻之门正在打开!在这之后的70年间,从这扇门走出来的一代代新闻人在激情、担当和梦想的照耀下,脚步稳健,愈行愈远。

记者,在笔下坚守道义,在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始终认为:选择了记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

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十四年前,我负责南昌电台温馨港湾节目的采编播工作。

有一天接到一位听众的求助电话。

她声泪俱下告诉我,她两个儿子患上血友病,大儿子刚刚病逝,还来不及悲痛,小儿子又因为出血不止造成左腿感染,需要截肢。

现在医药费又告急,她完全陷入了绝望。

放下电话,我带上采访机直奔九四医院血液科。

来到病床前,看到的是一张青春却苍白的脸。

二十岁的小伙儿虚弱的眼神里只剩下对生命的渴望,蓬勃的生命就要在最好的年华凋谢,让人心疼!来到医生值班室,我了解到小伙危急的治疗状况:左腿感染坏死,必须尽快截肢。

虽然血友病人手术风险极大,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谁也不愿放弃!
随后我和孩子母亲来到他们的家,位于永外正街一处狭小拥挤的房子。

桌上的咸菜剩饭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庭的窘迫。

临走时,我将随身带的四百多元钱全部塞进了孩子母亲的手里。

在当晚的节目里,我播放了采访录音,讲述了这个家庭的遭遇。

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当晚就有的哥的姐开车把钱送到电台。


我们筹集到八千多元善款送到医院时,母亲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当时就要跪下。

儿子及时手术了,整整五个小时,我一直陪着母亲守候。

孩子活着被推出来,母亲又是哭又是笑。

然而,三天后,孩子最终没能闯过术后危险期,走了。

得而复失的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没有儿子啦,什么都没了!望着悲痛欲绝的母亲,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无助、无能和无奈。

我默默地陪着她流泪,不忍也不能打扰一个母亲失去儿子的悲痛。

故事并没有结束。

之后的日子,我有空就去看望这位母亲,带她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正能量的影响下,孩子母亲逐渐走出了阴霾,开始她主动参加志愿活动,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她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又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

她总是说,我已了无牵挂,也没有别的办法感恩,只有用血肉之躯去回报社会!
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在我们的报道中,生命重新有了一种姿态。

尽管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力量可以汇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限延伸!
在我们这行,贫困出新闻,大难易成名。

但切肤的伤痛岂能成为煽情的工具,悲惨的灾区怎能成为个人的秀场!我不愿在灾难中做个新闻狂欢者。

曾经,我跑过监狱,看望死缓的罪犯,告知对他家人的帮助,让他安心改造。

曾经,我跑过医院,抚慰产后抑郁的母亲,让她快乐起来。

曾经,我跑过妇联,给遭受家暴的农妇寻求司法途径,为她捍卫尊严!
记者,用忠诚记录时代,服务人民。

我们有信念,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我们有力量,充分发挥新闻工作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我们有责任,保持媒体公信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为记者,是社会的良心!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6
作为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

”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

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

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7
这个季节不会春暖花开,但我却想面向大海,因为记者梦我做得太长久了,脚下坚实的土地已给了我力量。

曾经我是一名教师,想着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为友,但夜深之时,总感觉有种未曾有过的力量催促自己去改变、去尝试。

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在繁重的教学之后,每晚与孤灯相伴,在本科毕业多年之后,我坐进了向往已久的复旦课堂里。

早已不再年轻的我为了练好口语,将小石子放进嘴里,所以当我在乌镇用流利的英语采访外国游客时,我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就如当初很多人不解地问我:当一名教师不是很好吗?放弃一切重头开始值得吗?如今依旧有很多人问我:放弃上海的一切,回到这里,会后悔吗?我只想说,对家庭我有太多的愧疚,
我需要做一些补偿;对事业,我有足够的信心,在__晚报这个全新的平台上,找到自己扎实的立足点。

喜欢做一名记者,只因为对于记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每天一睁开眼,我想着:哦,又是一天,一个未知的一天,这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样出门,找选题、想角度、做采访、写__,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中断、都有不可预料的情况出现,我必须时时打起精神来应对、解决,也许辛苦就在这里,挑战、诱惑也在这里。

当一天结束时,我会回想着对自己说:还行,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采访完成了,我为报道找了一个很好的角度。

发现自己对苦难还会感动,对不平还会愤慨,对英雄还会敬佩。

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出现,每天出门都有无数的未知等着我,只有做一名记者,才会让我永远与麻木无关,永远与年轻相邻。

我希望当一切结束时,我也能对自己说:还行,我在记者这个行当里干得不错,我写过的几篇报道至今还有人记起。

喜欢做一名记者,只因为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这个媒体年代里,信息已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已不再仅仅是信息的采集者,这早已不是我们的第一要责,我们都应该是理想主义者,有理想者,才能先行一步。

在这个媒体年代里,地球村早已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关注着巴以冲突,谈论着禽流感,比较着卡米拉与戴安娜的风度,却常常忽视脚下的土地、身边的民众,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只有借助于媒体的力量,才能将他们的声音放大,用我们手中的话语权传递他们的声音,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所以,我从__早报来到了__晚报。

在早报做财经新闻的时候,可以每次出入的是星级酒店,采访的对象不是有钱的,就是有权的,却发现感动已离我越来越远。

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每天从这个城市角落里升腾出来的新闻:凌晨四点扫大街的环卫工、觉海寺前那张哭泣的小脸、福海云天见钱不眼开的打妹、府南花园那对善良而平凡的小店夫妇,都让我有种踩在地面的感觉。

晚报从创刊至今只有十年,从改版至今只有百天,也许我们的声音还很弱小,我们的步履还不沉稳,但我们一直睁眼看着这块土地,年头这块土地上的民众,因为我们相信,有理想者,才能走得更远。

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稿篇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

对于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这些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记者也许说得不太准确全面,但是我们却一直满怀激情,担当使命,用行动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灵魂,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工作作风。

对电视新闻而言,画面是证明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中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亲临现场,用镜头记录新闻过程。

无论雨雪风霜,不怕艰难凶险,只要有新闻需求的地方,就有电视记者忙碌的身影。

电视新闻播出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是在这一两分钟的背后,往往是电视记者付出的数十倍的时间和努力。

正月十五,__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摄了市交通部门及时清理公路干线积雪的情况,通过画面向群众传递了出行信息。

在采制这条新闻时,我所乘坐的采访车被一辆厢货严重追尾,坐在后排的我,脑袋撞在车窗上,磕得又青又肿,头昏眼花了好一阵子,可是为了心中那一份责任,我强忍着痛苦,做到了及时发稿。

我的电视新闻短消息《钻井平台升起五星红旗》获得__好新闻一等奖,在这条仅一分钟的新闻里,庄严却又激情澎湃的升国旗画面表达了钻井平台上石油工人对祖国的热爱。

但是它的背后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采访任务后,顶着七级的海上大风,乘坐颠簸不已的快艇来回行驶3个小时,站在只有几根绳子牵引的吊台上,带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在风浪中飘摇着登上亚洲最大的深海钻井平台的过程;是强烈的晕船反应让我晕头转向,呕吐不止,回到陆地上走路腿脚发软的感觉。

8月,盘锦防汛进入关键期,我和同事采制了机关干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闻,画面展现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实场景。

为了采制这条新闻,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