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人教版特技教案作文教学实录目录
第一单元奇特的自然景观
技法1:合理安排写景顺序
技法2:多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特征
技法3:精描细绘写出景物特征
技法4:怎样写参观游记
游“西游记迷宫”
小村池塘
第二单元观察中的发现
技法1:六要素,交代清
技法2:有顺序,事情明
技法3:化平铺直叙为引人入胜
技法4:巧写观察日记
水仙成长日记
含羞草不“害羞”了
第三单元自编童话故事
技法1:多种事物巧想象
技法2:确定童话故事的主题
技巧3:恰当拟题
技法4:运用修辞把童话写具体
乌鸦受骗以后
知错就改的青蛙
第四单元写喜爱的小动物
技法1:抓住特点有序观察动物
技法2:抓重点写动物
技法3:动静结合描写物
技法4:融进喜爱之情描写物
大公鸡
老山羊
第五单元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技法1:丰富导游词的内容
技法2:确定写作思路
技法3:过渡自然
技法4:写活导游词的语言
颐和园导游词
黄山导游词
第六单元畅写人间真情
技法1:精选典型事例,突出真情
技法2:前后呼应写看图作文
技法3:精描真情场面,写出自己的感受
技法4:侧面烘托,突出真情
胜似亲人
夸关爱班级的班长
第七单元写自己和别人的成长故事
技法1:写清感悟和道理,体现成长主题
技法2:学写读后感
技法3:学写书信、
拔牙历险记
牛背上的童年
第八单元写想象作文
技法1:准确审题
技法2:确定习作思路
技法3:展开合理想象
技法4:前后呼应结尾
未来的太空小学
未来的圆珠笔
第一单元奇特的自然景观
一、创设情景,导入写作技巧
老师:第一单元的每篇课文,都象瑰丽壮美的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描绘大自然的奇特景观吧!
生1:什么叫“自然景观”?
老师:景观即风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应该就是天然的景象,如天上的日月星云、地上的江河湖海等均属于自然景观。

凡是体现人类文明智慧的景物,如古代园林、庙堂寺院、长城故宫等历史遗迹以及现代高大建筑,均属于人文景观。

你们身边有哪些自然景观呢?
生1:峭壁深渊、怪石云海、风雨雷电、花鸟虫鱼……都是“自然景观”。

生2:雨后彩虹、青山绿水、壮观瀑布、奇峰异景也是“自然景观”。

老师:对。

为了把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观介绍给别人,你们觉得应该怎样介绍呢?生1:所写的景物应该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或了解到的;
生2:安排好写景顺序,抓住景物的奇特之处来写;
生3: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奇特的画面。

生4: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生5:俗话说“文好题一半”,我想拟个别致的写景文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老师:你们说得很好。

我们身边自然景观何等迤俪:山,有的挺拔险峻,有的温柔可亲,有的幽静秀美,有的雄伟奇特……水,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微波粼粼,有的波澜壮阔,有的飞流直下……还有月夜、星空、清风、浓雾、校园、塔楼、
长城……我们要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而生动地把景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我们携带好写景技法一起去畅游山山水水,饱览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让美景从脑海流到笔尖,让优美的文字给读者带去无比瑰丽的画面。

二、技法1:合理安排写景顺序
老师:景物描写一定要有顺序,有了顺序文章才有条理。

你们已掌握了哪些顺序?生1: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生2:有次老师让我们写《热闹的步行街》我是按照早、中、晚的顺序来写的。

老师: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间依次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早、中、晚。

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因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多媒体出示:时间顺序
老师:这儿有一篇按早、中、晚时间顺序写的文章,请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多媒体出示:
清晨,溪水中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异常美丽。

中午,微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波纹。

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

等到水波平静时,树、草的倒影更绿、更鲜了。

晚上,月亮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也在那里眨着眼睛,云朵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不少的美。

小溪把我带进了神话般的世界。

(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交流)
生1:这段范文按早、中、晚时间顺序写的词语依次是:清晨、中午、晚上。

生2:按早、中、晚的顺序把家乡的小溪写得多美啊!
老师:我们还学过很多篇写景课文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1:这是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来写的。

老师:没有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就叫“移步换景”或“空间方位转换”的顺序,写参观游览的作文就可以这样写。

但有时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景物,这叫“定点观察”,此时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的观察描写所看到的景物。

这两种描写景物的顺序都叫空间顺序。

多媒体出示:空间顺序
老师:这儿有一篇按空间顺序写的文章,能找出表示空间方位顺序的词语吗?多媒体出示:
小院的西面是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花和各色玫瑰花。

北面是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生1:这篇短文依次按“小院的西面、北面、院子的东面、院子南面”的空间方位的顺序描写了小院的景物。

生2:短文观察点没变而方位在变,按西、北、东、南的方位写了小院中的景物。

写出来的景物不零乱,条理很清楚。

师:除了方位以外,还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夏天,秋天,你们知道吗?这是时间与空间方位结合来写的顺序,你们学过这样的文章吗?。

生3:我们学过《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是按方位、四季、早中晚的顺序结合来写的。

当时我不懂,现在我终于真正弄懂了。

师:《桂林山水》这篇写景课文,与我们刚才聊过的课文写景顺序有些不同,你们能说说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生4:这篇课文先介绍桂林的水,再介绍桂林的山,这是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师:语文课本中《索溪峪的“野”》也属于这种顺序。

按照景物的类别顺序来写,多用于眼前的景物种类繁多又排列繁杂的全景。

如写公园,处处有花草树木,处处有楼台亭阁,处处有水……有时候,如果按照空间顺序来写,感觉重复。

因此,可以选用“按景物类别顺序来写”。

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首先对景物的类别有较全面的了解,再依据实际和写作需要来排列景物类别,这样写可以避免重复和混乱。

多媒体出示:按景物的类别顺序
多媒体出示练习:
请你根据刚学的写景顺序写出下列写自然景观的作文的合适的顺序。

春游:
校园一角:
家乡的小河:
第一场雪:
(学生先自主练习,再讨论交流)
生1:《春游》这篇作文最合适的顺序是移步换景的空间方位顺序。

生2:我认为《校园一角》可选用定点观察的空间方位的顺序。

生3:《家乡的小河》可选用一年四季或早中晚的时间顺序。

生4:《第一场雪》我准备先按方位顺序写雪景,再写雪中人物的活动。

老师小结:写景作文可按时间顺序写,空间方位顺序写、按景物的类别来写,有时为了表达需要可以同时采用几种顺序,如:把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结合写,总之,具体写作时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

三、技巧2:多角度观察写出景物特征
师:都是山,有的挺拔险峻,有的温柔可亲,有的幽静秀美,有的雄伟奇特……都是水,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微波粼粼,有的波澜壮阔,有的飞流直下……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生1:抓住景物特征,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

师: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观察才能抓住景物特征。

所谓观察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事物看看、听听、尝尝、嗅嗅、摸摸,去把握景物的形状、色彩、声响、气味、质感等方面的特征。

只有调动五官观察,写出来的景物才更鲜活。

多媒体出示:调动五官观察景物
师:不过观察时还要注意选好观察的角度。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或由近及远、或由远而近、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地有序观察,描写景物时也就不会杂乱无章。

多媒体出示:多角度观察景物
张大眼睛看
自然景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请选择相应的颜色完成词语。

姹()嫣红()草如茵花()柳绿
竖起耳朵听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不信,跟我去雨天的大自然,你听——
雷声( )( )( )地响着;
小雨( )( )( )( )地下着;
风( )( )地刮着;
树叶儿( )( )地响。

运用五官写
请你对一种花仔细观察,然后根据你的生活实践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花名)的外形是,像;颜色是,像。

只要把鼻子凑近它,你能闻到。

(生先自主练习,讨论后交流)
生1:姹紫嫣红、绿草如茵、花红柳绿,这几个词语突出了自然景物的颜色,不是仔细观察是写不出来的。

生2:雷声轰隆隆地响着、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呼呼地刮着、树叶儿刷刷地响,不是竖起耳过听怎么会描写出如此逼真的声响?
生3:只要把鼻子凑近像雪一样白的梨花,阵阵清香,随风扑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只有综合运用五官观察,才会有如此逼真的体验。

教师小结:因为调动了自己的眼、耳、口、鼻等各种器官,进行了综合观察。

五官并用,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真实面貌,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技巧3:精描细绘写出景物特征
师:在进行细致的全面观察后,把景物的颜色和形态都记在心里啦!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精描细绘写活景物呢?
生1:大家都知道,任何景物都有它的特点,所以首先应抓景物特点写下来。

师:同样是山,有的群山巍峨,有的悬崖峭壁,有的绿树成荫,有的光山秃岭。

我们要特别注意时间、季节、地点、场所、气候等因素使景色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写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要集中力量写出它最集中的特点,写出你最喜欢、最欣赏的地方,做到重点突出,形象鲜明。

多媒体出示:抓特点写景物
一个小同学写王府井大街,他不写大街两旁高楼林立,不写马路上人群川流不息,不写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而专写夜幕降临王府井大街的灯光。

他写到:看!这座高楼被地面上的束光灯向上一照,立刻遍体金黄。

瞧!那座大厦被上方射下的灯光照得浑身发亮,好似一道光的瀑布从山崖上直泻下来。

还有那建筑物上变幻无穷的广告灯,商店招牌上一闪一闪的霓虹灯,酒店门前的大红灯,使我们不由得驻足观赏。

请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

生1:他认为,高楼、商品、人流哪里都有。

而这条街上的灯光才是它最突出的特点──灯的世界,光的海洋。

生2:这位小同学真令我佩服,抓特点写王府井大街,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厉害!
老师:其次描写景物还要细致。

自然界的景物是多姿多采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当
然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要写出一种景物的特点,做到有重点的同时,还要适当借助比喻、拟人、排比、摹状、摹声、摹色、夸张等修辞手法,对景物做某些方面的精雕细刻,把景物复杂斑斓的状貌,具体而细致地表现出来。

多媒体出示:运用修辞写活景物
老师:好的写景文章,常常在观察描写的同时,注入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生情”,最后要让情与景水乳交融,达到景随情生,情随景发。

这样的作文定能笔下生辉,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多媒体出示:融情于景写景物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昧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课文《春》第4自然段,色、声、味俱全的多角度景物描写是成功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花的色;“花里带着甜味儿”写出了花的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百花争春;“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写出了声音;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比喻、拟人描写出了花的动态。

(学生先自主练习,讨论后交流)
教师小结:这里的景物,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勾连相映,五彩缤纷。

文中字字句句流露出作者对春光的喜爱,这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能让景物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四、技巧4:怎样写参观游记
老师:把自己参观、游览过的一些地方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就叫写参观游记。

能说说你准备怎样写参观游记吗?
生1:移步换景是写参观游记的常用写作顺序。

生2:为避免记流水账,写游记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征,突出游览重点。

师:说得很好。

从我们走近一个景致开始,眼前的所见就一定庞杂繁多,但没有必要把眼中所见的一切全记下来。

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重点。

所谓突出重点,就是把能体现这一处景或物的特征详写,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即使最微小的但有特点的特征都描画出来,把景描摹得美不胜收,而不能体现景点特征的则略写或不写。

如写华山则突出其险峻,写黄山则突出其奇秀,写张家界天子山风光可以突出其神奇与变化多姿等。

多媒体出示:移步换景突出重点
老师:其次写游记还要注意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过渡衔接要巧妙。

常见的有两种:其一,描写地点变化过渡。

如“转过石桥,再向右一转,眼前豁然开朗……”其二,描写感官的变化形成景物的转换过渡。

如“耳边轰隆隆的声音越来越响,空气中的水汽也愈发浓了。

快走几步,一条壮观的瀑布从高高的山脊上飞流而下,巨大的水流撞击山脚下的潭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这样的衔接不露痕迹,显得自然而流畅。

多媒体出示:巧妙过渡
老师:写游览参观记的时候,最后还要深入了解参观景点使之带上一些历史文化的内涵。

如记写成都的杜甫草堂,可以深入地了解杜甫的生平遭遇及其在草堂生活的记载;如记写张家界的优美风光,可以了解关于景物流传的传说和典故。


游览参观记中引入一些典故、传说、史料、前人的评价,定然会丰厚游记的内涵,给景物带上一层诱人的人文色彩。

多媒体出示:记下典故、传说
老师小结:我们祖国山河秀丽,建设日新月异,有着无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去观赏,去描绘。

让我们准备一份好心情,尽情地赏玩、尽情地抒写华美的篇章吧!
五、巩固练习
你参观游览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是什么?这个地方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想想再完成练习。

参观游览的地方是:
记下你的游踪:
重点描写的景点是:
重点景物的特点是:
了解的传说、典故有:
附例文1:
游“西游记迷宫”
去年四月,我跟爸爸去清补游玩,听说佘山脚下有一个“西游记迷宫”,我怀着好奇心,让爸爸带我去那里漫游了一番。

(开门见山交代游览时间、地点、人物、心情,清楚、精炼。


进了迷宫,首先看到的就是“花果山”。

一个个仿做的猴子,在空中来回游荡。

一会儿跳到这块石头上,一会儿又闪到那跟树枝上,活像真猴子在嬉戏。

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两脚倒挂在一根树枝上,好像在云雾里眺望着什么……(运用排比句式写出了猴子不同的活动状态,观察仔细,描写形象具体。

)离开了“花果山”,我们朝着“奇怪洞”走去。

“奇怪洞”里,到处堆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皮球,可又多了个尖儿;有的像椅子,可又缺了腿;有的似炒锅,不偏不圆正好,却偏偏少了一个柄……石头好像越看越多,我仿佛走进了神奇的童话世界。

(具体抓印象最深刻的石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石头的具体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游览的人流,我们来到了“水帘洞”洞口。

听别人说,“水帘洞”里“鬼怪”出没无常,可怕极了。

虽然我相信科学,不信鬼神,但还是像怀揣这个小兔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水帘洞”。

啊!一具“骷髅”迎面扑来,我身子一则,躲过了。

接着,第二具又向我扑来,幸好我跑得快,要不就……我刚定下神来,又见四周的“鬼”哥哥青面獠牙,龇牙咧嘴的直望着我,吓得我全身哆嗦。

这时,导游姐姐说这是在一种奇特的光束折射下而形成的幻觉,所谓的“鬼怪”其实都是游客自己。

我听了后才松了口气,真是虚惊一场!(写景重在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作者畅游水帘洞后,写出了游“水帘洞”的亲身经历,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迷幻宫”。

这里可真热闹呀!“猪八戒背媳妇”、“铁扇公主”、“牛魔王”、“东海龙王”,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仿做的人物都在一个劲儿的动。

最有趣的要算“老鼠娶亲”、“新娘老鼠”坐在花轿里,前后簇拥着好多老鼠,有的吹着唢拉,鳃帮子鼓得圆圆的,有的在放着鞭炮……好一幅喜融融的场面。

在“迷幻洞”的拐角处,一尊高大的“如来佛”突然跳入我的眼帘,它被仿做得那样栩栩如生,令人叫绝。

(作者描写“迷幻宫”详写“老鼠娶亲”、略写“猪八戒背媳妇”、“铁扇公主”、“牛魔王”、“东海龙王”,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印象深刻。


不知不觉我们走出了“西游记迷宫”。

见洞外明媚的阳光,我仿佛从充满仙境和鬼域的神话世界中走出来,重新回到了真正的人间。

可借鉴之处
顺序:小作者按参观游览的顺序,交代了自己游览的时间、起因,然后详细描写自己游览的经过,最后交代自己走出西游记迷宫,自然结束全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记景具体:小作者将自己参观游览的经过,抓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景点,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进行了记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选材:小作者选材真实,真实的事例最能打动人,比如游“水帘洞”,作者写出了游“水帘洞”的亲身经历,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若不是亲身体验,怎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

过渡自然:小作者运用地点的转换过渡,不但交代了行程,而且非常巧妙,读此文简直就是在进行一次旅游,值得借鉴。

附例文2:
小村池塘
江西钟小丽
从记事起,我和妈妈就在乡下生活。

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都感到亲切、可爱。

特别是对离我家九十步远的一口水塘,更加有感情。

(写乡下景物,更突出主题─池塘。


春天,在水塘钓鱼真有趣。

一塘春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塘面平静得像一块明晃晃的镜子,倒映着红瓦绿树;满天朝霞落入池中,池水一片胭红。

有时池水里是蓝天,飘着一片白云,有时鱼儿跃出水面,碎了一面明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是人们对水塘的赞美。

(引用恰当)
夏天,塘里的荷花香了。

那满堂盛开的红莲,衬托着碧青荷叶,是她彩衣上瑰丽的花边;那绿叶上滚动的水滴,是花边上镶嵌的无数珠宝,银光闪闪,格外耀眼。

塘边柳丝摇晃,婀娜多姿,活像少女披着长发,对着明镜含笑腼腆地梳妆打扮。

水中映出群峰上五彩缤纷的山花,像她云鬓上缀着的饰物。

(拟人细腻优美) 秋天,草儿黄了,树叶落了。

然而,各色各样的秋菊竞相开放。

有十几株白菊,是妈妈去年在塘边栽下的,现在也争奇斗艳了。

花蕊嫩黄,花瓣层层叠叠,光洁鲜亮,倒映水中,十分秀美。

(重点写白菊,很有特色。

)
冬天,水塘又是一番景色。

当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水塘结冰了。

它在阳光下透明晶亮,既像翡翠,又像白玉,使人看后,觉得自己真像走进了玉的王国。

什么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冰镶玉砌……统统都形容不了这池塘的美丽。

啊,水塘,小村的明珠,我永远爱你。

(结尾干净利落,抒情水到渠成。

)
可借鉴之处:
构思:这篇文章从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的角度,把一口水塘写得多姿多彩,这种构思方法值得学习。

语言:冬天水塘结冰了,“它在阳光下透明晶亮,既像翡翠,又像白玉……觉得自己真像走进了玉的王国。

”以玉喻人,使单调得似乎一无可写的冬日池塘,变得那么可爱诱人。

顺序:全文按四季顺序构思成篇,盛赞之意,溢于笔端,值得借鉴。

第二单元观察中的发现
一、创设情境,导入写作技巧
师:只要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发现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我最近观察了鸽子飞行,蚂蚁寻食,蜘蛛织网、大蒜发芽、、秋天落叶……生2:我曾经观察过春蚕吐丝、母鸡生蛋、小猫治病、巧解难题、智除墨迹……生3:我发现了同学愁眉不展的原因;我还发现了一道难题的解法;
生4:我发现了小白兔吃自己大便的现象;我还发现了蜗年的秘密。

师:你们说得很对,既可以观察植物,如:花、草、树木……也可以观察动物,如:猫、狗、蜘蛛、蚂蚁……还可以观察物品,如:文具盒、羽毛球、电风扇……不过要说清发现的过程,是怎么观察的?你都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一次观察酸角草,竟揭开了植物也会睡觉的秘密。

生2:我观察到含羞草不害羞的原因是叶柄内的细胞流光后,没有及时补充起来时,再碰它,就出现了“不羞”的情况了。

生3:我观察蜘蛛织网,发现蜘蛛具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师:写这种记事的作文,既要交代清事情的六要素,又要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写具体,让们认真回忆记下观察中的趣事、收获、快乐与同学共享。

大家一起来吧!
二、技巧1:六要素,交代清
师:我们要写好观察中的发现,应该怎样做才能把发现过程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人?
生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现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只有
这些方面写清楚了,别人才能看明白。

生2:时间、地点,有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描写可以知道,但是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却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生3:尤其是事情的经过,更要细致地去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出示:六要素,交代清
有一天,我拿了一块手工课上的小磁铁、两片小铁片和一根大头针玩耍起来。

我先大头针放到磁铁上吸了吸,感到吸引力很小,只要用手指一拨,大头针就掉下来。

我想:如果在中间隔上一块小圆片,准是比这力量更小吧!于是我就在磁铁上放了一块小铁片又去吸大头针,咦,真奇怪!大头针像着了魔似的,一下子就跳到了铁片上,紧紧贴住,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取下来,可见磁铁的吸力比不放小铁片时的吸力反而强了许多倍,最后我重复试了几次,结果一样。

上面文段中,六要素交代清楚,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是:;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生自主练习后,再讨论交流)
师小结:写清发现的经过先要把发现过程细分为几部分,把事情发展的每一步按先后顺序
写清楚,发现过程写清楚了,才能给人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

三、技巧2:有顺序,事情明
师:记事文常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写观察中的发现还有别的顺序记叙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