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维新变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 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 “ 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
请回答: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说明理由。
观看下列图片和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 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74
(资本在万元 以上的有60
多家)
1432
2、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 得到初步发展
维新思潮
照 片
姓名 著作
主 张
维新思潮
一场成功的政
治运动需要具 ②对列缺乏强广和泛 袁的 世社 凯会 抱基有础不,切仅实仅际寄的望幻备没想哪有实些权因的素皇?帝,
③维新派政治上不够成熟,改革措施较为激进,不能 循序渐进,树敌过多,陷于孤立
④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教训: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性质: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戊 戌 变 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 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观看下列图片和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 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政治上中:日中《华马关民条族约危》机的进签一订步加深
(1)时间:1895年
(1)用几个字归纳公车上书的内容? (2)公车上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吗?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内容:下诏、迁都、练兵、拒和 (3)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标志: 1898年,《定国是诏》的颁布 (3)内容:P108
(4)评价
①进步性 政治上便于资产阶级及开明地主参与政治; 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传 播西学;军事上提高军队战斗力
林旭
康广仁
杨深秀
照 片
姓名 著作
主 张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译《天演论》 《仁学》
托古改制,打 思想核心是倡 宣扬“物竞
着孔子的旗号, 民权;用进化 天择,适者
宣传资产阶级 论阐述君主立 生存”的社
改良思想
宪取代君主专 会进化论思
制的必然性; 想
以资产阶级 自由平等思 想,批判封 建纲常礼教 和专制君权。
3、思想:西学传播和维新思潮的兴起
一、 历 史 背 景
1、政治: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根本) 3、思想:西学传播和维新思潮的兴起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戊戌变法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②局限性 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 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类别
颁布新有法利于具维新思想 的人参与政治
改革旧制
1.改订律例。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裁撤冗打员。击了封建
有利于民族资
精简机构,提 3.澄清吏官治。僚制度
本主义的发1.中展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高、行农政工 效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方面 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 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
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政治)
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政治)
列强 资本 输出 掀起 瓜分 狂潮
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的 瓦解
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
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令其自谋生计。
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文教方面 大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有利于西学
思考:与维34..准奖新许励派设科立学原报著先馆作的、 和学 发主会 明张。 。 相比,有哪些没的养有传维实播新现和人?培才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新的社会意识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
2、 历
(2)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 的作用
史
意 (3)促进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义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
(思想) 会风俗
提示:从领导者、目的、内容、依靠力量、推行范围、 推行过程等角度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1、军事没方有面涉1及.精设炼陆议军院,、改习开洋国操会。 、增实强行军君事实主力立淘宪汰等旧军政。治主张
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2、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挽救民族危亡
光绪帝
取 代 光 绪 主 持 朝 政 的 慈 禧
谭嗣同殉难
北京中南海瀛台
我 自 横去 刀留 向肝 天胆 笑两
昆 仑
戊戌六君子
杨锐
谭嗣同 刘光第
甲午战 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民族
资本主义有了 初步发展
戊
(经济)
戌 变
民族资产阶级
法
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温 故 知新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
1、序幕 ——公车上书
(1)创立报刊
2、发展 ——宣传维新变法
(2)组织学会
3、高潮 ——百日维新
4、结局 ——戊戌政变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这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为什么会谈 到郑观应?
参考答案:
(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 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甲午中日战争前)早期维新思 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进 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 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 制,或兴西学),是 早期资本家等。
请回答: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说明理由。
观看下列图片和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 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74
(资本在万元 以上的有60
多家)
1432
2、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 得到初步发展
维新思潮
照 片
姓名 著作
主 张
维新思潮
一场成功的政
治运动需要具 ②对列缺乏强广和泛 袁的 世社 凯会 抱基有础不,切仅实仅际寄的望幻备没想哪有实些权因的素皇?帝,
③维新派政治上不够成熟,改革措施较为激进,不能 循序渐进,树敌过多,陷于孤立
④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教训: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性质: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戊 戌 变 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 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观看下列图片和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 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政治上中:日中《华马关民条族约危》机的进签一订步加深
(1)时间:1895年
(1)用几个字归纳公车上书的内容? (2)公车上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吗?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内容:下诏、迁都、练兵、拒和 (3)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2)开始标志: 1898年,《定国是诏》的颁布 (3)内容:P108
(4)评价
①进步性 政治上便于资产阶级及开明地主参与政治; 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传 播西学;军事上提高军队战斗力
林旭
康广仁
杨深秀
照 片
姓名 著作
主 张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译《天演论》 《仁学》
托古改制,打 思想核心是倡 宣扬“物竞
着孔子的旗号, 民权;用进化 天择,适者
宣传资产阶级 论阐述君主立 生存”的社
改良思想
宪取代君主专 会进化论思
制的必然性; 想
以资产阶级 自由平等思 想,批判封 建纲常礼教 和专制君权。
3、思想:西学传播和维新思潮的兴起
一、 历 史 背 景
1、政治: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根本) 3、思想:西学传播和维新思潮的兴起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戊戌变法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②局限性 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 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类别
颁布新有法利于具维新思想 的人参与政治
改革旧制
1.改订律例。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裁撤冗打员。击了封建
有利于民族资
精简机构,提 3.澄清吏官治。僚制度
本主义的发1.中展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高、行农政工 效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方面 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 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
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政治)
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政治)
列强 资本 输出 掀起 瓜分 狂潮
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的 瓦解
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
2.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令其自谋生计。
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文教方面 大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有利于西学
思考:与维34..准奖新许励派设科立学原报著先馆作的、 和学 发主会 明张。 。 相比,有哪些没的养有传维实播新现和人?培才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新的社会意识和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
2、 历
(2)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 的作用
史
意 (3)促进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义 (4)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
(思想) 会风俗
提示:从领导者、目的、内容、依靠力量、推行范围、 推行过程等角度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1、军事没方有面涉1及.精设炼陆议军院,、改习开洋国操会。 、增实强行军君事实主力立淘宪汰等旧军政。治主张
2.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2、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挽救民族危亡
光绪帝
取 代 光 绪 主 持 朝 政 的 慈 禧
谭嗣同殉难
北京中南海瀛台
我 自 横去 刀留 向肝 天胆 笑两
昆 仑
戊戌六君子
杨锐
谭嗣同 刘光第
甲午战 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民族
资本主义有了 初步发展
戊
(经济)
戌 变
民族资产阶级
法
登上历史舞台
(阶级)
温 故 知新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
1、序幕 ——公车上书
(1)创立报刊
2、发展 ——宣传维新变法
(2)组织学会
3、高潮 ——百日维新
4、结局 ——戊戌政变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这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为什么会谈 到郑观应?
参考答案:
(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 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甲午中日战争前)早期维新思 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进 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 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 制,或兴西学),是 早期资本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