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课时训练:7.7比热容 作业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比热容
作业2
一、选择题
1.五一期间,小明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某公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据图可以判断(
)
A.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2.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

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较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较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3.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
c/[J·(kg·℃)-1] 物质
比热容
c/[J·(kg·℃)-1]
水银0.14×103砂石0.92×103
水4.2×103冰2.1×103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较小
B.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 ℃的水比0 ℃的冰效果好
C.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4.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时,降低的温度相同,则()
A.甲、乙两个物体含有相同的热量
B.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相同
C.质量大的物体比热容小
D.质量大的物体比热容大
5.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3∶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4∶6
B.6∶4
C.4∶9
D.9∶4
6.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在沸水中煮相当长的时间后,比较铁球、铝球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已知c铁<c铝) ()
A.铁球吸收的热量多
B.铝球吸收的热量多
C.两个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2019·滨州]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40 ℃
B.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二、填空题
8.小华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热同样的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高。

(均选填“熔点”“沸点”“比热容”或“凝固点”)
9.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如图所示),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

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喷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能
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被烧坏。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
6 min时物质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 min 时的内能;该物质在
CD段
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倍(被加热的物质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1.为了比较水和砂石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砂石,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表。

物质
质量
/g
温度升
高10 ℃
所需的
时间/s
温度升
高20 ℃
所需的
时间/s
温度升
高30 ℃
所需的
时间/s
砂石30 64 89 124
水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砂石。

(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砂石,其目的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砂石吸收的热量。

(4)可以推想,如图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则(选填“砂石”或“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

12.[2019·无锡]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同一套器材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1)调节好天平后,将薄壁铝桶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铝桶的质量为g。

(2)砝码盒里装有100 g、50 g、20 g、10 g、5 g砝码各一个,为了称量90 g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在组装成如图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调节好
的高度。

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

(4)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加热,当水温达到35 ℃时开始计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入下表。

将铝桶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的煤油,重复以上操作。

加热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温度/℃
水35 38 41 44 47 50 煤油35 41 47 53 59 65
①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

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②由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③进一步分析图像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四、计算题
13.质量为200 g、温度为15 ℃的水,当吸收了1.68×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 [c水=4.2×103 J/(kg·℃)]
详解
1.C[解析] 同样吸、放热的条件下,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温度变化较小的虚线是水温图线,故选C。

2.B[解析] 因为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D不正确;根据公式Q吸=cmΔt可知,吸热相等、质量相等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比食用油慢,即食用油升温快,故A不正确、B正确。

3.B[解析] 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和相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银的温度变化大,热胀冷缩明显,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所以A不符合题意;虽然水比冰的比热容大,但冰在熔化成0 ℃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所以冷却的效果会更好,故B符合题意;因为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故C不符合题意;水的比热容较大,和相同质量的其他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故D不符合题意。

4.C
5.C
6.B[解析] 因为铁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在铁球和铝球的温度变化量和质量都相同时,由公式Q吸=cmΔt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比热容成正比,所以铝球吸收的热量多。

7.C[解析] 根据图像不能判断甲、乙两种物质每个阶段所处的状态,所以图像中温度不变时,可能是该物质的熔点,也可能是沸点,A错误;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B错误;8~10 min甲和乙都在吸收热量,虽然温度都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C正确;由0~6 min时的图像对比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时甲温度升高较快,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D错误。

8.比热容沸点
9.做功大
10.小于2[解析] 由图可知4~8 min物体处于熔化过程,因为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所以第6 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 min时的内能。

由图可知,AB段4 min内物质温度升高10 ℃,CD 段4 min内物质温度升高5 ℃,根据公式Q吸=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相等、质量相等时,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所以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11.(1)吸收热量的多少
(2)使水和砂石受热均匀
(3)大于(4)砂石
[解析]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加热的时间越长,水和砂石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砂石吸收热量的多少,(2)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砂石,目的是使它们受热均匀。

(3)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Q=cmΔt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砂石吸收的热量。

(4)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Δt可知,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升温会更高些。

12.(1)23.6
(2)从右盘中取下20 g砝码,再将100 g和10 g砝码放入砝码盘中,游码位置不动
(3)铁圈(石棉网)充分接触
(4)①如图图所示②水③不相等
[解析] (1)由图甲可知,铝桶的质量为20 g+3.6 g=23.6 g。

(2)为称量90 g水,则总质量为90 g+23.6 g=113.6 g,应从右盘中取下20 g砝码,再将100 g和10 g砝码放入砝码盘中,并保持游码位置不变,向桶中加水,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3)在组装图乙装置时,应先调节好铁圈的高度;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4)①根据表格数据描点作图并连线,如图图所示;②由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③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即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不相等。

13.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c水m(t-t0),
即1.68×104 J=4.2×103 J/(kg·℃)×0.2 kg×(t-15 ℃),解得t=35 ℃,
所以温度升高到3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