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花桥八年级物理五校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穴市秋花桥2013年八年级物理五校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3′×10)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则该物体( )
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
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
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
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
2、某人上午8:00从起点,途径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较平直的路,最后是一段下坡路,三路段的长度均相同,在三个路段上的平均行进速度是1:2:3,此人中午12:00正好到达终点.则上午10:00时他行进在( )
A.上坡路段 B.平直路段 C.下坡路段 D.无法判断
3、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腔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听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的腹腔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客……”从“问姓”想起“初见”的“旧客”,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在敲击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 )
A、大钟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C、大钟仍在振动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6、小明骑自行车去书店,开始以2m/s的速度骑行了40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骑行了500m,则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3m/s
C、3.5m/s
D、7m/s
7、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车窗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8、在烧煮食物时,若用水煮,只要水不烧干,食物总不会煮焦;若把食物放在油中炸,虽然油没干,而食物却有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较大,油的比热容较小
B、水易渗入食物,而油则不易渗入食物中
C、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D、水的导热性较差,油的导热性能好
9、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过来——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而你感到的并不是凉快,却是一阵难受的闷热,产生这一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也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更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增加了对阳光的反射程度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身上
10、水平桌面上放一个球和平面镜,当球沿水平桌面向平面镜移动时,要使球在平面镜里的像沿竖直方向移动,则平面镜应与桌面成( )
A.0°角B.45°角C.90°角D.平行
二、填空题(4′×5)
11、小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
于是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
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
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
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明
的发现及示意图填空:
(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选填“快”或“慢”).
(2)如图所示中的I区是___音区,Ⅱ区是___音区,Ⅲ区是_____音区(选填“高”、“中”或“低”).12、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人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
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特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
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
的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
13、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14、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甲队奋起直追从甲队船头追上乙队船尾,到甲队船尾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80s。
已知两队船长均为l0m,乙队划船的速度保持为7m/s不变,那么甲队超过乙队时船的速度为_____m/s。
15、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视图表的距离为____m。
三、综合题。
16、(8′)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
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
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
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的现象和数
据记入表中。
(1)请你根据表一的数据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当实验进行到21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态.
(3)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高/低).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人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人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人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
(4)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
17、(1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寸:声源振动的频
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
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
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与归
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叫题(成猜想):④得出结论.小兰要完成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填写数字代号)。
18、火车路过某火车站时,在进站前鸣一次笛,笛声持续时间为5s,站台上静止的工作人员听到笛声持续时间为4.75s,则火车的行驶速度多大?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驶过车站后也鸣笛一次,持续的时间也为5s,则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听到笛声持续的时间为多少?(V声=340m/s)(10′)19、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10m、宽2.2m的客车正以10m/s
的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
路边上的小王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间的
距离为8m求小王同学运动的速度为多少时,能够安全过马路? (10′)
20、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中学八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做了以下探究实验.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将耳朵贴近铁管听.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12′)
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BCC 6-10 BDCBB
二、填空题
11、慢低中高
12、水蒸气凝华放热内侧
13、不变吸热水银热胀冷缩
14、7.25
15、正 0.4
三、综合题
16、1、作图略 2、 -6 固 3、低 4、升高
17、(1)ABC ADF (2) 80 1.02 (3)③②①④
18、17m/s 5.25s
19、人的速度应大于1.7m/s或小于1.14m/s
20、A同学距敲击处 S A<42.5m
B同学距敲击处42.5m≤S B<255m
C同学距敲击处S C≥25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