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观察的视角与观察指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堂观察的视角与观察指标
视角1 :教师怎么教
·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局部教学“呈现”“对话”“指导”和教学“机智”以及体现“特色”;
3.六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如图所示。
视角2:学生怎么学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如图所示。
视角3:教/学得怎么样(课堂文化氛围)
·状态:课堂是师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多重对话。
·追求:对话
1.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生命经历,同自己对话(自主)
2.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同他人对话(合作)
3.师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同客观世界对话(探究)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文化,从“课程”出发,以建设“对话”文化为目标;
2.观察文化,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基本的“民主”、“关爱”感觉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及体现的“特质”;
3.六个指标均可从主体(师生)和/或客体(课程/客观世界)多重关系去观察。
——如图所示。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提问行为)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理答方式)
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的指导
课堂观察量表(学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