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黄药子对小鼠肝脏的毒性机制(简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黄药子对小鼠肝脏的毒性机制(简报)陈勇;夏启松;程明;杜鹏
【期刊名称】《分子细胞生物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6(039)006
【摘要】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L.)的块茎,临床常用
于治疗甲状腺肿、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黄药子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的不良反应屡有报道。

当黄药子或其代谢物在肝细胞内累积时会直接干扰肝细胞代谢,病变肝组织在形态上表现出脂肪样变、嗜酸样变性、小灶性坏死或片状坏死,且肝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目前,关于黄药子的肝毒成分一般认为是其所含的薯蓣皂苷、薯蓣毒皂苷、黄药子萜ABC及鞣质等,但
关于黄药子肝损伤的病理过程与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总页数】5页(P568-572)
【作者】陈勇;夏启松;程明;杜鹏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2;湖北大学中药生
物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2;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武
汉,430062;湖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