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 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本知识梳理(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本知识梳理
(语文版)
一、复习目标
1考纲阐释
(1)识字与写字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写字的考查,要关注学生写字的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精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现代文略读的考查,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浏览能力的考查,重在考查课外必读书目。

(3)写作写作的测试应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作文命题还应注意减少学生套题的可能性。

2复习方略
(1)识字与写字从音、形、义方面全面识记课文中重难点字词,并在课文语境中掌握其用法。

(2)阅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写人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学会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初步了解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件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等。

(3)写作学会灵和运用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懂得写人就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

根据记叙对象,恰当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征。

音字
5.《回忆我的母亲》
勉强.(qiǎng)迁徙.(ǐ)衙.门(á)调.料(tiáo)韶.关(háo)祖籍.(í)
妯娌
..(hóuǐ)溺.水(nì)私塾.(hú)佃.农(diàn)蛮横.(hèng)勉强(qiǎng)和蔼(ǎi)不辍(chuò)差役(chāi)
6、《小巷深处》
揶揄éú蹒跚(ì)琢磨(huó)毛坯(ò浩瀚(hàn)风尘仆仆(ú有模有样 b ó微薄
旋 uàn旋风解 iě押解模 mó模范薄 báo薄田
iè姓解 bò薄荷
wù厌恶àn吞咽ān殷红éi累赘
恶è罪恶
..咽è哽咽殷īn殷切累ěi积累
ě恶心ān咽喉ǐn雷声殷殷èi劳累
7、《我的老师》
刹 chà刹那 mèn纳闷 méng启蒙
hā刹车
..闷 mēn闷热蒙 mēng蒙骗
méng蒙古包
8、《“两弹”元勋邓稼先》
huò豁达ò墨汁馋chán嘴馋
谗chán
拆chāi拆掉倚ǐ倚靠跚hān蹒跚
折hé折断绮qǐ绮丽栅hà栅栏
坼chè(坼裂)崎qí崎岖珊hān珊瑚
7、《我的老师》
垠ín无垠
..坯ò蓦然勋ūn功勋鬓bìn ..厉ì厉害
鬓发
弋ì游弋 mó摹写陨ǔn陨落鬃ōng马鬃
殒ǔn殒身髯rán美髯桓huán盘桓
垣uán(残垣)
亘gèn横亘
(四)词语辨析
5.《回忆我的母亲》
悲伤悲惨
辨析:都有使人感到伤心的意思。

“悲伤”侧重于因心情不好而产生的伤感;”悲惨”侧重于因为处境、遭遇而引起的伤心。

“悲伤”的伤心程度没有“悲惨”重。

例句:(1)汶川地震,不少的灾民家毁人亡,是何等悲伤呀。

(2)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哀痛悲痛
辨析:都有伤心的意思。

“哀痛”多用于书面语而很少用于口语;“悲痛”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意义上,“哀痛”比“悲痛”的程度更深。

例句:(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慰勉·慰问
辨析:都有安慰的意思。

“慰勉”侧重于精神上的安慰、鼓励;“慰问”侧重于物质上的安慰问候。

例句:(1)大姨虽然贫穷,但是小芳家出事后,却三番两次到家里进行安慰,给了他们家很多的慰勉。

(2)党中央派人对灾区人民进行了慰问。

6、《小巷深处》
和睦·和善
辨析:都有友好的意思。

“和睦”侧重指关系融洽,彼此不争吵;“和善”侧重指心地善良、和气可亲。

例句:(1)有了邻里和睦、社区和睦,才会有社会的和谐。

(2)与人和善,既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隔绝·断绝
辨析:都有分离的意思。

“隔绝”侧重于从中制造阻碍,使不接触;“断绝”侧重指使原来有联系的停止联系或失去联系,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

例句:(1)我虽然说不出网络的魅力,但一天不上网就像与世界隔绝了一样,觉得浑身不自在。

(2)他一时冲动,就产生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念头。

冲动·激动
辨析:都有形容一种心理现象的意思。

“冲动”侧重于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现象;“激动”侧重于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特别强调外来刺激的作用。

例句:(1)你遇事不要冲动,要冷静理智地思考问题。

(2)妈妈听到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的消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

7、《我的老师》
刹那·瞬间
辨析:都有形容极短的时间的意思。

“刹那”侧重于极短的时间;“瞬间”侧重于转眼间,比“刹那”间隔更短。

例句:(1)火烧云变化极快,刹那间变成一只狮子,刹那间又变成一只老虎。

(2)魔术师的本领非凡,一瞬间变出一束鲜花,一瞬间又变出一只鸽子。

灌注·灌输
辨析:都有注入的意思。

“灌注”侧重于感情、心血、勇气、生命力等较抽象事物的注入;“灌输”侧重于对人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与传授。

例句:(1)他把全部心血都灌注在孩子的身上。

(2)老师给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奇异·特异
辨析: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

“奇异”侧重于现象、景物、生物等具体事物与平常一般事物不同;“特异”侧重于抽象事物在功能、作用、风格等方面与同类事物相比有独特之处。

例句:(1)路上的人都用奇异的目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2)据说这个人有特异功能。

8、《“两弹”元勋邓稼先》
奉献·贡献
辨析:都有献出的意思。

“奉献”侧重于恭敬地交付,有呈献的意思;“贡献”侧重于拿出物质、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例句:(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奉献出了她全部的爱。

(2)我们将来要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裕兴旺。

妥善·妥帖
辨析:都有妥当的意思。

“妥善”侧重于办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周到、完善;“妥帖”除用于办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外,还可用于语言文字的表达。

例句:(1)对于这次暴雨灾情,市领导表示要全力开展救灾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2)“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非常妥帖。

(五)成语释例
5.《回忆我的母亲》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例句:课内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

(课外)神州6号宇宙飞船是科学家夜以继日,任劳任怨
....的工作的结晶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例句:课内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
....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课外)我东挪西借,好不容易才凑够这个数。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例句:课内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课外)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为富不仁
....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例句:课内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
....,尤喜纺棉。

(课外)蚕上山后,日夜不辍劳作
....,最后织成了一个个茧子。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例句:课内母亲那种勤俭节约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
....的态度,至今仍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课外)母亲是一个宽厚仁慈
....的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指节俭。

节,减省;缩,缩减。

例句:课内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课外)小明的父母节衣缩食的让小明读完了大学。

6、《小巷深处
黑不溜秋∶形容黑得十分难看。

例句:(课内)我说大姨呀,你捡她的那天我就想说了,收养姑娘嘛,也该挑个漂亮
一些的,这丫头,黑不溜秋
....,眉不是眉,眼不是眼,您眼睛看不见,才吃了这个亏!
(课外)黑不溜秋
....的她,在生活中充满乐观自信,得到大家的喜欢。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例句:(课内)由于她的辛勤劳作及苦心经营,我们这个家居然也过得有声有色
....——饭桌上经常能上荤菜,而我衣服上的补丁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课外)我倒更加觉得生命可爱,总想过得有声有色
....一些。

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例句:(课内)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
....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课外)玄烨从小聪明好学,又是皇太子,所以名正言顺
....的继承了皇位。

满面春风: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

例句:(课内)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
....:“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
(课外)此时的颐和园春暖花开,一片春意盎然,游人们满面春风
....,信步游玩。

7、《我的老师》
迷惑不解: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

例句:(课内)她的话使我迷惑不解
....,因为当时除了手能摸得到东西以外,我不能理解任何别的东西。

(课外)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

掌声很热烈。

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

8、《“两弹”元勋邓稼先》
崭露头角: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崭:突出;露:显露。

例句:(课内)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
....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课外)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崭露头角
....,获得了好成绩。

销声匿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

例句:(课内)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
合便销声匿迹
....了。

(课外)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
....。

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形容数量极少。

寥:稀少,很少。

寥寥:形容数量少。

例句:(课内)而科技人员呢,也寥寥无几
....。

(课外)大秋作物虽然没有干死,但收到手的粮食却寥寥无几
....。

含辛茹苦: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苦头。

常比喻母亲无怨无悔地教导孩子.辛,辣。

茹,吃。

例句:(课内)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
....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课外)这个孩子的母亲含辛茹苦
....,终于等到她儿子上完大学回来了!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显露出来。

比喻真相大白。

例句:(课内)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他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
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

,不要急。

事情早晚能弄个水落石出
....。

汗马功劳:指战功显赫。

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例句:(课内)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与者,他是
立下了汗马功劳
....的!
(课外)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
....争来的。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风尘,比喻旅途辛苦。

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

例句:(课内)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
....,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的工作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课外)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
....,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例句:(课内)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
....,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

(课外)无非风餐露宿
....,不久便到了登州。

风刀霜剑:寒风像刀子,霜像剑一样刺人的皮肤;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例句:(课内)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
....,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课外)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
....严相逼。

三、写作素材积累
5、《回忆我的母亲》
有关母爱的名言: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4、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5、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6、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7、岁月呀,给母亲带来苦恼,但是不会使她的爱减少。

——华兹华斯
8、呵!慈母的爱!这种爱谁也不能忘怀!——雨果
9、人的嘴唇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10、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泰戈尔
11、雨点吻着大地,微语道:“我们是你思家的孩子,母亲,我们现在从天上回到你这里来了。

”——高尔基
悼念朱德母亲的挽联
党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周恩来、刘少奇、陈云诸人的挽联是:教人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饮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谢觉哉的挽联是:红星入怀,盖世勋名光子舍;白云在望,漫天晴澹陨慈辉。

6、《小巷深处》
有关母爱的名言:
1、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雨果
2、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莎士比亚
3、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
4、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5、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关于表达母爱的名作: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汉·无名氏(古诗):日暮途且远,游子悲故乡。

沈受宏(客晓):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崔岱齐(岁暮送戴衣闻还苕溪):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

7、《我的老师》
有关尊师的名言:
1、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3、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8、《“两弹”元勋邓稼先》
有关爱国的名言:
1、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
2、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婴
3、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6、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四、文学文化常识积累
(一)作家作品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同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领袖,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来不可磨灭的功绩。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林莉,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

她出生不久便被抛弃,被一盲女收养,生活十分窘迫。

后来考上县中学,不久后开始文学创作。

《小巷深处》便是她的代表作。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

她出生后19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重病使她哑了,失明了,后来耳朵也聋了。

在老师安妮·莎利文的教导下,她经过数年努力,学会了读书与说话。

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三天所见》等等。

顾迈南,女,1931年生于山东章丘,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进入新华社。

1962年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的新闻和通讯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她的一些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外报纸广泛采用。

在此期间还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视连续剧《华罗庚》,出版了专著《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炎黄之光》《华罗庚转》等。

(二)文体知识
关于回忆录: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指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以表现人物的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
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五、阅读提升(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它的含义。

2、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有什么影响
3、母亲的聪明能干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4、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5、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母亲有那些可贵的品质
参考答案及点拨:
1、母亲是个好劳动。

含义是母亲是个劳动好手,非常勤劳能干。

点拨:中心句一般位于段首。

2、一是母亲的勤劳使我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二是教给了我许多劳动生产知识。

点拨:注意文中的总结句、关键句。

3、母亲的聪明能干表现在她想方设法解决一家人的吃、穿、用。

4、议论
5、勤劳、俭朴、聪明能干。

6.《小巷深处》林莉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样。

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

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⑧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⑨,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

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1、选文中盲母对养女的爱具体表现在哪里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4、从“我”向母亲奔过去,可以看出我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5、选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处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及点拨:
1、信守承诺,不到女儿学校,却坚持每个月给女儿送钱物。

点拨:“具体表现”是指具体的情节。

2、外貌描写。

盲母供“我”读书已经不易,还要忍受女儿疏远带来的心灵的折磨,表现了女儿对母亲深沉无私的爱。

3、母亲是痛苦的,但它又是坚强的,他坚信自己用心血和汗水抚育的儿女有出息,有情义,会回到她身边。

点拨:注意关键词,“挺拔”暗示了她的坚强,“憧憬”暗示了她的希望。

4、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点拨:一个“奔”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波澜,是悔悟,是猛醒。

5、略。

点拨:从“我”和母亲的角度任选一处并说明理由即可。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突然间天气起了变化,太阳一下子没有了。

我知道天空已是乌云密布,因为我身上已感觉不到阳光照射的热量,还闻到一股奇异的味道从大地散发出来,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

我离开了老师,一个人高高地悬挂在树枝上,我感到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单。

我的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我坐在树枝上静静地等待着,我想只有等老师来,我才能从树上下来,否则别无办法。

周围死一般的沉寂。

树叶子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

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来了。

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一阵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都打断了,我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我动弹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树上。

我感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来,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厉害。

我想树和找会一起倒下来。

正巧这时,我的老师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

我紧紧搂住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段话要表达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