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设计2017年秋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 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 *诗三首
(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
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芙.蓉(fú) 赠遗.(wèi) 譬.
如(bì) B .慷慨.(kǎi) 子衿.(qīn) 鼓瑟.
(sè) C .采掇.(duō) 阡陌.(mò) 哺.
育(pǔ) D .羁.鸟(jī) 守拙.(zhuō) 樊.
笼(fán) 解析:选D A 项,“譬”应读pì;B 项,“衿”应读jīn;C 项,“哺”应读bǔ。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采之欲遗.
谁(赠送) 还顾.
望旧乡(看) B .但.
为君故(但是) 何时可掇.
(收获) C .少无适.
俗韵(迎合) 山不厌.
高(满足) D .桃李罗.
堂前(罗列) 复.
得返自然(重新) 解析:选B B 项,“但”,只是,仅仅;“掇”,拾取,采取。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选D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
的。
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
并列,和。
4.下列修辞手法不.
同的一项是 ( ) A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选D A 、B 、C 项,都使用了比喻。
A 项,“尘网”喻官场;B 项,“譬如”是喻
词;C 项,“樊笼”喻官场。
D 项,采用了借代,“杜康”代酒。
5.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马之千里者
D.狗吠深巷中
解析:选C C项,是定语后置句,“千里”修饰前面的“马”。
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6.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上下句。
(5分,每空1分)
(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二、阅读鉴赏(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9分)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选自《古诗十九首》) 7.这首诗的开头,叠用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极言其行走之远,兼有分离久远之意。
用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8.诗中两次出现“相去”,各有什么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离别时间之长。
这都是诗中主人公思念远行人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1题。
(11分)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9.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0.“草盛豆苗稀”中“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是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
11.“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愿”指的是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
三、表达交流(15分)
12.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4分)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
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迷惘困惑,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官人的豪兴傲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参考答案: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愁善感
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4G”。
(4分)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的技术产品,运用4G 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其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 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
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