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⑵稳定型:
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⑶衰退型:
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 群 数 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迁徙
洄游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 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 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 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害虫的防治 例、蝗虫
苍鹭的保护
云 豹 的 保 护 救 护 被 困 的 鲸 鱼
野猪的保护
全力防蝗减灾
例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 种群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如图,请分 析后回答:
种
群 数
甲乙
量
3 6 9 12 3 6 9 12(月份)
(1)甲、乙两种群间的关系是( ),其中甲是( ),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基本知识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4.两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N1= N0 λ,
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
N2= N1 λ = N0 λ2,
t年后则为:
N t = N0 λt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环境条件有限 种群密度
种内斗争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增长率=0
增长率随着种群 密度的增加而按 一定的比例下降
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空间 食物相对减少,以该种群 为食的捕食者数量增加, 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 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 数量增长率下降。当种群 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 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停 止增长,将这种增长方式 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 呈现“S”曲线。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时间
发展时期 稳定时期 衰退时期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例: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年__轻__的__个体多,年__老__的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_断__增__长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_育____政策。
等昆虫
性 别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种群密度。
比 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
例
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出生率
迁入
年龄 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死亡率
迁出
性别 比例
结论!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
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
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
是性别比例。
1、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C———H——。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例: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 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15只。 种群数量 N=?
39 : N =15 :34 N=88只
出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以a‰表示 (1)概念: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 小的重要因素。
A.“J”型曲线 B.“S”型曲线 C.直线上升 D.抛物线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思考?
种群研究的 核心问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 群 密 度
定义: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事例:每立方米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相同的环
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 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 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理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种群迁入 一个新环 境后,常 常在一定 时期出现 “J”型增 长
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例如某种动物种群的起
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 长率保持不变,第二 年
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 倍,则一年后该种群的 数量应为:
最大值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的捕捞 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
例3. 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场,由原来 不到50只,繁殖到现在上万只,在这 三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例:五点样方法、等距样方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 2、选取样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
3、计数 4、计算种群密度
2、标志重捕法
在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 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生态学家曾经做过 这样一个实验:在 0.5ml培养液中放 入5个大草履虫, 然后每隔24小时统 计一次大草履虫的 数量。经过反复实 验得出了如图所示 的结果。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环境负荷量 K/2
增长缓慢
增长速度最快
增长加速
增长缓慢
S型增长曲线
3.种群数量的变化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A———C———H———I—————。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H、一窝蚂蚁 I、一个狼群 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乙是( )。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下降,很可能是因为
①(
), ②(
)。
(3)种群数量变化周期是(
)。
例2.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 数量变化,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例:鸟类、昆虫、城市人口等等
年龄组成: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增长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两种曲线的关系:
个 体 数 “J” 量型
曲 线
环境阻力 K(环境允许最大值)
“S” 型 曲 线
时间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 传染病、人类活动 ……
出生率 +
迁入 +
种群 数量
-
迁出
- 死亡率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鱼类的捕捞
性别比例:
(1)概念: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分类
a.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 性个体数目大体 相等。
这种类型多 见于高等动物。
b.雌多雄少型:特点
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 雄性个体。这种类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c.雌少雄多型:特
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 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 型较为罕见。如蚂蚁
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老年 成年 幼年
增长型年龄组成
⑵稳定型:
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
老年 成年 幼年
稳定型年龄组成
⑶衰退型:
特点是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偏少。
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
老年 成年 幼年
衰退型年龄组成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种 群 数 量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
迁徙
洄游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 生物引起 种群密度 改变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 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 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 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害虫的防治 例、蝗虫
苍鹭的保护
云 豹 的 保 护 救 护 被 困 的 鲸 鱼
野猪的保护
全力防蝗减灾
例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 种群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如图,请分 析后回答:
种
群 数
甲乙
量
3 6 9 12 3 6 9 12(月份)
(1)甲、乙两种群间的关系是( ),其中甲是( ),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基本知识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鳍豚。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4.两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N1= N0 λ,
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
N2= N1 λ = N0 λ2,
t年后则为:
N t = N0 λt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环境条件有限 种群密度
种内斗争 捕食者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增长率=0
增长率随着种群 密度的增加而按 一定的比例下降
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空间 食物相对减少,以该种群 为食的捕食者数量增加, 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 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 数量增长率下降。当种群 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 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停 止增长,将这种增长方式 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 呈现“S”曲线。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时间
发展时期 稳定时期 衰退时期
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例: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增__长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年__轻__的__个体多,年__老__的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 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趋势是______不__断__增__长________。为此,我们 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计__划__生__育____政策。
等昆虫
性 别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种群密度。
比 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
例
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出生率
迁入
年龄 组成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死亡率
迁出
性别 比例
结论!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
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
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
是性别比例。
1、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C———H——。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例: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 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15只。 种群数量 N=?
39 : N =15 :34 N=88只
出生率和死亡率:
通常以a‰表示 (1)概念: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
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 小的重要因素。
A.“J”型曲线 B.“S”型曲线 C.直线上升 D.抛物线
•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思考?
种群研究的 核心问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 群 密 度
定义: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事例:每立方米水体内非洲鲫鱼的数量。
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相同的环
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 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 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理想条件:
•食物(养料) 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种群迁入 一个新环 境后,常 常在一定 时期出现 “J”型增 长
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例如某种动物种群的起
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 长率保持不变,第二 年
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 倍,则一年后该种群的 数量应为:
最大值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 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的捕捞 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
例3. 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场,由原来 不到50只,繁殖到现在上万只,在这 三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例:五点样方法、等距样方法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 2、选取样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
3、计数 4、计算种群密度
2、标志重捕法
在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 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 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生态学家曾经做过 这样一个实验:在 0.5ml培养液中放 入5个大草履虫, 然后每隔24小时统 计一次大草履虫的 数量。经过反复实 验得出了如图所示 的结果。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环境负荷量 K/2
增长缓慢
增长速度最快
增长加速
增长缓慢
S型增长曲线
3.种群数量的变化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A———C———H———I—————。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H、一窝蚂蚁 I、一个狼群 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乙是( )。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下降,很可能是因为
①(
), ②(
)。
(3)种群数量变化周期是(
)。
例2.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 数量变化,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a.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b.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降低
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 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例:鸟类、昆虫、城市人口等等
年龄组成: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
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增长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两种曲线的关系:
个 体 数 “J” 量型
曲 线
环境阻力 K(环境允许最大值)
“S” 型 曲 线
时间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气候、食物、被捕食 传染病、人类活动 ……
出生率 +
迁入 +
种群 数量
-
迁出
- 死亡率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鱼类的捕捞
性别比例:
(1)概念: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分类
a.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 性个体数目大体 相等。
这种类型多 见于高等动物。
b.雌多雄少型:特点
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 雄性个体。这种类型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c.雌少雄多型:特
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 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 型较为罕见。如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