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92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d3表示3d能级有3个轨道
B.np 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
C.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图(电子云)就是原子轨道
D.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
2.(0分)[ID:139236]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硫酸反应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木炭被氧化成CO2
B将稀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溶液中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
不变色,再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显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D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
入稀硝酸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
滴入稀硝酸后沉淀不
溶解
先产生BaSO3沉
淀,后沉淀转化成
BaSO4
A.A B.B C.C D.D
3.(0分)[ID:139234]结构式为Q2+的化合物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
物的一种。

其中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均为非金属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B.该化合物中X、Y、Z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Z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不少于2种的二元化合物
D.Q在工业上常用热分解法冶炼
4.(0分)[ID:139232]寿山石M4[N4Y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

X、Y、M、N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写成氧化物形式2M2Y3·4NY2·4X2Y B.M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C.第82号元素与M位于同一主族D.N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5.(0分)[ID:13928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以用电解硫酸锌溶液的方法制锌
B.利用铋(83号元素)、镧、钇等稀土金属可以制造具有许多特殊性能的材料
C.FeSO4可以用于净水,也可以生产其它铁系列净水剂
D.某些有机物可用于制造灭火剂
6.(0分)[ID:13927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X
B.Y是非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熔化时只要破坏范德华力,不会破化共价键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电解质
7.(0分)[ID:139270]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合金B.农药C.催化剂D.半导体材料8.(0分)[ID:13926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X的最简单氢化物在常温下为液体,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金属元素中最小,Z与X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属于同一周期元素
B.四种元素中W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
C.X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X、Y形成的化合物能与所有的酸溶液反应
9.(0分)[ID:13925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
溶液
溶液变红
Fe(NO3)2样品已变

B向Na2S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非金属性:Cl>S
C 向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滴入FeCl2溶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H2O2>Fe3

D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 有白色沉淀生

X一定是 Cl2
10.(0分)[ID:139213]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R 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
B .R 是第2周期第ⅤA 族的元素
C .R 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 3
D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11.(0分)[ID :139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C 和14N 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C 和14N 质量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 .12C 和13N 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D .12CO 和14CO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12.(0分)[ID :139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B .35Cl 与37Cl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乙烯与乙炔属于同分异构体
D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二、填空题
13.(0分)[ID :139470](1)下列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D .
Li +与H 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Li r +
小于()H r -
,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基态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基态S 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__形.
(3)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
Zn 和Cu 组成,第一电离能1(Zn)I 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Cu)I ,原因
是_____________.
(4)2Fe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14.(0分)[ID :139451](1)可正确表示原子轨道的是__。

A .2s B .2d C .3p D .3f
(2)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形象化描述。

(3)铝原子核外有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15.(0分)[ID :139433]光伏材料是指能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材料。

光伏材料又称太阳能材料,只有半导体材料具有这种功能。

可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GaAs 、GaAlAs 、InP 、CdS 、CdTe 、CuInSe 等。

(1)指出31号元素镓
(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

(2)P 、S 、Ga 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As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Se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_____。

(4)写出原子序数最小的第Ⅷ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5)写出3p轨道上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电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很多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产生特殊的火焰颜色,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阐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16.(0分)[ID:13942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J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L的原子序数:_______,M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______。

(2)下列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K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B族,属于ds区元素
B.J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属于d区元素
C.F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属于s区元素
D.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属于ds区元素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第一电离能:G>F>E B.电负性:D>C C.原子半径:B>E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I>H
17.(0分)[ID:139421]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数字①~⑧代表八种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写出元素③在周期表中位置___。

(2)①、④、⑦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

(用化学式表示)
(3)非金属性强弱顺序:⑤___⑧(填“<”,“>”或“=”),验证该结论的方法为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②、③、④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5)关于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C.通常农药所含有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
D.稀有气体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②的常见单质的电子式___;⑦和⑧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

18.(0分)[ID:139419]A、B、C、D、E代表前4周期的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3)C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能级为半充满,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4)D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5)E元素基态原子中没有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19.(0分)[ID:13941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⑤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

(2)②和④两种元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④和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_____、_____(填化学式),酸性较强的是_____(填化学式)。

(3)③和⑤可形成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元素③的单质在元素⑤的单质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20.(0分)[ID:139404]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有可能发生如下的反应:
16KNO3+8C+S8=8K2S+16NO2↑+8CO2↑。

(1)上述反应所涉及元素中,某元素易形成简单阳离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请写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有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请写出其中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形成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

(3)请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 :139399]四氟肼(24N F )可作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可用3Fe +与二氟胺
(2HNF )反应制得,发生的反应是322242HNF 2Fe N F 2Fe 2H +++
+→↑++。

请回答有关
问题:
(1)F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N 原子核外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
___________种;2N 的电子式___________;F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 强,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2HNF 中N 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若生成240.1mol N F ,电子转移数是___________;检验反应后3Fe +是否过量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Fe 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且每生成1mol 该易燃气体放出37.68kJ 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分)[ID :139382]元素X 、Y 、Z 、W 、M 、Q 、R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1)请写出X 的同位素中质量数最大的核素符号_________;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元素M 和元素W 中,非金属性比较弱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在M 和T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M 的化合价是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Y 、Z 两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

(4)元素R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R 能与H 2反应生成H 2R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298K 、1.01×
105pa 时,M 同一族元素的单质分别与H 2化合生成1 mol 气态氢化物时的热量的变化数据(Q)如下图所示。

图中表示M 与H 2化合的点是_________(填字母)。

23.(0分)[ID :139366]硫氰酸盐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

(1)组成硫氰酸根(SCN -)的三种元素的部分性质见下表:
碳元素的I1、I2均比氮小。

但I3却比氮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晶体场理论认为,基态离子的d轨道存在未成对电子时,d电子发生d-d跃迁是金属阳离子在水溶液中显色的主要原因。

下列硫氰酸盐的水溶液有颜色的是____(填标号)。

A.KSCN B.Fe(SCN)3 C.Ni(SCN)2 D.Zn(SCN)2
(3)NH4SCN广泛应用于医药、印染等行业,隔绝空气加热后可分解生成NH3、CS2、H2S、N2及(CN)2。

①SCN-与上述_______(填化学式)互为等电子体,中心原子C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CN)2熔沸点高于N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硫氰酸钴可用于毒品检验。

其水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所有原子都不在晶胞的顶点或棱上)。

①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不含有____(填标号)。

A.金属键 B.非极性键 C.氢键 D.极性键 E.配位键
②硫氰酸钴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分别为a nm、b nm、c nm,α=β=γ=90°。

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则晶体密度=____ g·cm-3(列计算式)。

24.(0分)[ID:139340]根据反应:2Na2CO3+ SnO2+4S Δ
Na2SO4 + Na2SnS3+2CO2↑。

回答
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分子晶体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中单质物质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3)上述反应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铝元素相比较,可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依据的是
__________(选填编号)。

a.能否置换出铝盐溶液中铝
b.Al(OH)3能否溶解在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d.单质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快慢程度
(4)常温下,测得Na2SnS3溶液pH>7,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

25.(0分)[ID:139326]2019年1月3日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它所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通过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开展工作。

如图是As、Ga等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Al Si P
Ga Ge As
(1)上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镓的位置是_______
(2)GaAs可以用浓硝酸溶解,生成H3AsO4和Ga(NO3)3。

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___GaAs+_______HNO3→_______Ga(NO3)3+_______NO2↑+_______H3AsO4+_______H2 O
(3)GaN、GaAs、GaP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晶体硅相同,它们的熔点如下表:
晶体GaN GaAs GaP
熔点/℃170012381480
解释它们熔点变化的原因_______
(4)亚磷酸(H3PO3)与NaOH反应只能生成Na2HPO3和NaH2PO3两种盐,这两种盐溶液均呈碱性。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亚磷酸应属于_______酸(几元+强\弱酸),Na2HPO3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
26.(0分)[ID:139316]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科学家研究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Na2S2O8)去除废水中的正五价砷[As(Ⅴ)],其机制模型如下。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去除废水中As(Ⅴ)的机制模型
资料:
Ⅰ.酸性条件下SO4−·为主要的自由基,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SO4−·和·OH同时存在,强碱性条件下·OH为主要的自由基。

Ⅱ.Fe2+、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Fe2+7.049.08
Fe3+ 1.87 3.27
(1)砷与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其原子比磷多一个电子层。

①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② 砷酸的化学式是______,其酸性比H3PO4______(填“强”或“弱”)。

(2)零价铁与过硫酸钠反应,可持续释放Fe2+,Fe2+与S2O82−反应生成Fe3+和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利于形成Fe2+和Fe3+,以确保As(Ⅴ)去除完全。

①S2O82−中S的化合价是______。

②零价铁与过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Fe3+转化为Fe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不同pH对As(Ⅴ)去除率的影响如图。

5 min内pH = 7和pH = 9时去除率高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B
【详解】
A. 3d3表示3d能级有3个电子,故A错误;
B. p轨道有3个,每个轨道容纳两个自选相反的电子,则np能级全满时的电子排布图为:
,故B正确;
C. 电子云就是用小黑点疏密来表示空间各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一种图形,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核外电子运动的概率分布图(电子云)并不完全等同于原子轨道,故C错误;
D. 决定电子运动状态有四个量: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所以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现象不能说明炭被氧化成CO2,故A错误;
B. 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 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C正确;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硫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故D错误;
故选C。

3.C
4.A
5.B
【详解】
A.电解硫酸锌溶液生成锌和氧气和水,A正确;
B.铋(83号元素)是第ⅤA族元素,不是稀土元素,B错误;
C.FeSO4可以制作絮凝剂,有净水作用,也可以生产其它铁系列净水剂,如硫酸铁或高铁酸钾等,C正确;
D.四氯化碳不助燃也不能燃烧,能做灭火剂,D正确;
故选B。

6.B
7.D
【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故A不选;
B.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B不选;
C.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C不选;
D.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区域的元素通常具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D选;
故选:D。

8.C
9.C
【详解】
NO-在酸性下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再加A.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
3
KSCN溶液,溶液也变红色,无法判断Fe(NO3)2样品是否已变质,A错误;
B.盐酸与Na2S反应有气泡生成,说明HCl酸性大于H2S酸性,但不能说明Cl非金属大于S,必须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较,B错误;
C.酸性下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说明氧化性:H2O2>Fe3+,C正确;
SO,从而产生白色沉淀BaSO4,酸性下SO2与BaCl2不反应,但D.Cl2能将SO2氧化为2-
4
SO-,也可生成白色沉淀BaSO3,故气体还可以是NH3,D错误;在碱性下,SO2转化为2
3
正确答案选C。

10.B
11.D
【详解】
A.12C与14N有相同的中子数分别为:12-6=6,14-7=7,两者不相等,故A错误;
B.14C和14N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等,二者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12C和13N中子数相同都是6,质子数不同,不是互为同位素,故C错误;
D.12CO和14CO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等知识点。

根据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是不同的原子,但是属于同一种元素;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12.A
【详解】
A.甲烷和乙烷结构简式分别为CH4和CH3CH3结构相似,都为链状烷烃,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选项A正确;
B.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35Cl与37Cl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选项B错误;
C.乙烯与乙炔分别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结构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3.D C Li +核电荷数较大 哑铃 102[Ar]3d 4s 大于
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6[Ar]3d (或2262661s 2s 2p 3s 3p 3d )
【详解】
(1)基态Li 原子能量最低,而D 中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状态为基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数越多原子能量越高,A 中只有1个1s 电子跃迁到2s 轨道,B 中1s 轨道中的两个电子一个跃迁到2s 轨道,另一个跃迁到2p 轨道;C 中1s 轨道的两个电子都跃迁到2p 轨道,故C 表示的原子能量最高;Li +核电荷数较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大,导致其半径小于H -; 故答案为:A ;D ;Li +核电荷数较大。

(2)基态F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62[Ar]3d 4s ,则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基态S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4
[Ne]3s 3p ,电子占据的最
高能级为3p 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 故答案为: ;哑铃。

(3)Zn 为30号元素,Cu 为29号元素,Zn 的电子排布式为102[Ar]3d 4s ,Cu 的电子排布式为101[Ar]3d 4s ,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故Zn 的第一电离能比Cu 大;
故答案为:102
[Ar]3d 4s ;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充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4)Fe 为2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621s 2s 2p 3s 3p 3d 4s ,Fe 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得到2Fe +,故2Fe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6[Ar]3d 或2262661s 2s 2p 3s 3p 3d ;
故答案为:6[Ar]3d (或2262661s 2s 2p 3s 3p 3d )。

14.AC 电子云 13
【详解】
(1)第二电子层(L 层)中包括s 、p 能级,第三电子层(M 层)中包括s 、p 、d 能级,所以L 层不存在2d 轨道,M 层不存在3f 轨道,答案为A 、C 。

(2)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

(3)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且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则有13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15.四 ⅢA S P G a >> 大于 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砷元素原子4p 能级是半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62[Ar]3d 4s (或22626621s 2s 2p 3s 3p 3d 4s ) Si S S Si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再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
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详解】
(1)Ga 原子序数为31,电子排布式为2262610211s 2s 2p 3s 3p 3d 4s 4p ,位于第四周期,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14s 4p ,只排s 、p 轨道,为主族元素,价层电子数为3,所以是第ⅢA 族元素;(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所以电负性S P Ga >>;
(3)砷、硒都是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整体呈增大趋势,但砷元素原子4p 能级是半充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As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e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4)原子序数最小的第Ⅷ族元素是F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621s 2s 2p 3s 3p 3d 4s 或
62[Ar]3d 4s ;
(5)3p 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的轨道表示式为或,两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21s 2s 2p 3s 3p 或226241s 2s 2p 3s 3p ,元素符号为Si 或S ,由
(2)中分析可知电负性S Si >;
(6)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电子再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产生特殊的火焰颜色。

16.22626511s 2s 2p 3s 3p 3d 4s 1025[Ar]3d 4s 4p C BD
【详解】
(1)J 原子序数为24,基态J 原子的的电子排布式:22626511s 2s 2p 3s 3p 3d 4s ,L 位于第六周期ⅡA ,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Xe 原子序数为54,则L 的原子序数为56,M 为第四周期ⅦA ,该周期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为36,M 原子序数为35,则M 简化的电子排布式:
1025[Ar]3d 4s 4p ;
(2) A .K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 族,属于ds 区元素,A 错误;
B .J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B 族,属于d 区元素,B 错误;
C .F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 族,属于s 区元素,C 正确;
D .I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 族,属于p区元素,D 错误;
则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C ;
(3)A .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 F 即镁元素电子排布有3S 2全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较高,高于Al 元素,则第一电离能:F>G> E ,A 错误;
B .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则电负性:D>
C ,B 正确;
C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元素位于同主族时,核电荷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则原子半径:B<E ,C 错误;
D .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I>H ,D 正确;
则说法正确的是BD 。

17.Ar 第二周期第VIA 族 KOH>NaOH>Al(OH)3 > Cl 2+2Br -=2Cl 2+Br - Al>N>O AB
18. Fe 第四周期Ⅷ族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 第4周期ⅠB 族 3d 104s 2或4s 24p 6
【详解】
(1)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为氮元素,其电子轨道表示式为;答案为。

(2)因为B -的电子层结构与氩相同,即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B 元素的质子数为18-1=17,则B -为Cl -,其结构示意图为;答案为。

(3)C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 能级为半充满,C 的元素符号为Fe ,位于第四周期Ⅷ族;答案为Fe ,第4周期Ⅷ族。

(4)D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D 为Cu 元素,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位于第4周期ⅠB 族;答案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第4周期ⅠB 族。

(5)E 元素基态原子中没有未成对电子,且E 的原子序数在五种元素中最大,因此E 元素为30号元素Zn 或36号元素Kr ,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 2或4s 24p 6;答案为3d 104s 2或4s 24p 6。

19. S H 2SO 4 HClO 4 HClO 4 离子 22Na+Cl 2NaCl 点燃
20. 2s 22p 3 N 、S CO 2
【详解】
(1) 反应所涉及元素有C 、N 、O 、S 、K ,只有K 元素易形成简单阳离子,K 是19号元素,质子数为19,K +是K 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N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N 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2s 22p 3;O 和S 在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为O 元素,形成简单离子为O 2-,电子式为;反应16KNO 3+8C+S 8=8K 2S+16NO 2↑+8CO 2↑中,C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2,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反应16KNO 3+8C+S 8=8K 2S+16NO 2↑+8CO 2↑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为+4价,S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为-2价,均被还原,因此被还原的元素是N 和S ;C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CO 2;
(3)根据第(2)题的分析,16个N 由+5价降为+4价,得16个电子,8个S 由0价降为-2价,得16个电子,8个C 由0价升为+4价,失32个电子,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三、解答题
21.2s 22p 5 7 F 元素与N 元素电子层数相同,F 元素的核电荷数比N 元素
多,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F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 强 +1价 1:1 0.2N A 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少许,滴入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 3+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3Fe (s )+4H 2O (g )ΔFe 3O 4(s )+4H 2(g ) ΔH =-150.72kJ /mol 【详解】
(1)F 的原子序数是9,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 22p 5;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所以N 原子核外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7种;2N 分子中含有三键,电子式为;由于F 元素与N 元素电子层数相同,F 元素的核电荷数比N 元素多,吸引电子能力强,因此F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N 强;。

(2)2HNF 中H 是+1价,F 是-1价,则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 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反应322242HNF 2Fe N F 2Fe 2H ++++→↑++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氮元素化合价升
高,铁离子是氧化剂,2HNF 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氮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2价,因此若生成240.1mol N F ,电子转移数是0.2N A ;检验反应后3Fe +是否过量的试剂是KSCN 溶液,其操作方法是取反应后的混合液少许,滴入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 3+过量,反之则不过量。

(3)Fe 单质在高温下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和一种易燃性气体,即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且每生成1mol 氢气放出37.68kJ 热量,则生成4mol 氢气放出热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