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心得体会(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心得体会(3篇)
古诗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古诗心得体会篇1
今天三年级进行了古诗诵读比赛,作为其中一组的评委,我发
现孩子们在古诗诵读中还存在着的一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记录,
如果对老师们的教学有帮助,那就荣幸之至了。

1、吐字咬字的问题。

比赛中把咬字正确、吐字清晰作为了一项
评比的要求。

确实,诵读中普通话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诵读
的成绩。

十几个孩子比下来,发现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收录
几个典型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天门山》是三首必背的古诗,其中共有这样一些读音欠准的:即都读成“既”,潜读成“浅”,风读成“fong”,帆读成“凡”等,其实
有一些字并不是老师没有强调,而是学生潜意识里错误读音扎根较
深了,如“即”字。

2、两诗混淆的问题。

开始背的挺熟练的,可是背着背着,竟然
跑到了另外一首诗去了。

如《望天门山》一诗,变成了“天门中断
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呵呵,学生背的还挺溜的,却不知已经串成两首诗了。

估计是诗中
的“两岸”一词,导致学生想到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3、古诗诵读的感情。

很明显,作为有评比项目中的一个标准,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更应体现在古诗的节奏上。

可惜孩子们都把重
点落在了是否背得熟练上,而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今后老师们在
古诗诵读的指导上要注意的一个方面。

古诗心得体会篇2
开垦出丰美的田园。

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咏柳》。

"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问爸爸"绿丝绦"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绿丝绦"是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丝带,就像妹妹头上扎的绿色
蝴碟结,这就是"绿丝绦"了,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背了下来,读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拂面,春风送来了花草香气,春回
大地,泥土松软,燕子来飞飞去衔泥做巢,鸳鸯在暖和的沙地上睡
着了,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图啊!"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
懒困倚微风"。

这首诗仿若把我们带到了黄师塔前,望着滔滔江水向
东流去,心中的烦忧也随之而去,春风吹来,顿觉又懒又困,我明
白了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

宋朝诗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和南宋诗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同样是写春风,诗人一个喜,一个忧,两相对照,
反映出两位诗人当时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社会环境,感受到了诗人
的爱国情怀,领悟了不同的写作手法。

古诗不仅给我的生命田园抹
上了绿色,而且让我的心灵腾飞,融入那千年唐风宋词中,遥望天外云卷云舒,聆听海天相接处渔歌唱晚,更让我这个北方少年感受到了塞外大漠孤烟壮阔。

古诗,让我的生命丰富多彩!我爱古诗!
古诗心得体会篇3
20__年12月24日,教研组组织我们学习了空中课堂实录课,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张一凡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一课,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共三首古诗,这堂课讲了第二首《寒食》和第三首《十五夜望月》。

课堂伊始,张老师从诗意,诗情两个方面指导大家回顾复习了课文第一首古诗《迢迢牵牛星》,接下来的教学,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环节
①品读《寒食》;
②品读《十五夜望月》;
③课堂小结;
④积累拓展;
⑤布置作业。

轻轻松松完成了两首古诗的教学工作。

近24分钟的教学时间,张老师把两首古诗解析得清清楚楚,教学设计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品读部分设计大致相同,先指导学生了解文化常识,然后借助古诗注释完成学习任务,逐句品读感悟,理解古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小结内容后,积累部分布置了同是描写中华传统节日的《生查子.元夕》、《元日》两首古诗的学习积累,既是复习巩固,也是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指导学生读中悟,悟中品,感悟古诗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老师的解析由景及情,环环
相连层层深入,设计巧妙、构思新颖。

两首古诗容量大,知识点多,但脉络分明,结构清楚,张老师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听课完毕有个题外的想法,上海空中课堂这样的教学平台,所
选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比较适合一线城市的学生参照学习,如果
按这样的教学进度完成线下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听不懂
跟不上。

所以,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只能借鉴学习,不能照搬照抄,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补足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真正学得轻松学得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