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古诗大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行古诗大意
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衍生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

“长云”指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

“孤城”指玉门关。

“楼兰”这里借指敌人。

二、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壮阔苍凉的边塞风光,青海湖上空的浓云遮住了雪山,一座孤城远远地望着玉门关。

后两句由景入情,战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历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他们壮志不灭,发誓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整首诗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三、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作题材广泛,有反映边塞生活、宫怨闺情等,风格雄浑奔放,气势豪迈。

四、运用片段:
在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中,我方选手就如同那戍边的战士,坚定地说道:“我们就像王昌龄笔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士,定会坚守观点,取得最终的胜利!”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不正展现了我
们的决心吗?
原文: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一、衍生注释: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西京”指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用的
符信。

“凤阙”指皇宫。

“龙城”匈奴名城。

二、赏析:
这首诗开篇写边境烽火传到了长安,激起了诗人心中的不平。

中间
四句通过描写出征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激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宁愿驰骋沙场为百夫长,也不愿只做一介书生的壮志
豪情。

三、作者介绍:
杨炯,初唐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

他的诗风格刚健,多写边塞征战之事。

四、运用片段:
在运动会的赛场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

小明看着这场景,不禁
感慨:“此时此景,不正像杨炯诗中‘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那样充
满激情与活力吗?我们定要赛出风采!”
原文: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一、衍生注释:
“新声”指新的乐曲。

“关山”指关隘山川,指边塞。

二、赏析:
这首诗以军中宴乐之景开篇,却在欢快的乐曲中蕴含着浓浓的离愁
别绪。

那无尽的边愁让人难以承受,只有高悬的秋月静静地照着长城。

诗中以景结情,将边愁融入到苍茫的月色中,余味无穷。

三、作者介绍:
王昌龄(前文已介绍)
四、运用片段:
在毕业分别的时刻,大家心中满是不舍。

小李轻声吟道:“‘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我们此刻的离愁别绪,不正像那听不完的边愁吗?但相信未来我们定会再次相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