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培九在永嘉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优培九在永嘉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两优培九在永嘉的种植表现,并详细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优培九;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浙江永嘉
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配组而成的迟熟中籼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01年已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现成为我县单季晚稻主栽组合之一。

1产量表现
两优培九经2000~2001年永嘉单季稻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 300kg/hm2和8 250kg/hm2,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9.8%和10.1%。

大田种植表现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

2002年花坦乡7.33hm2两优培九示范片平均产量10 537.5 kg/hm2;2003年瓯北镇芦田村81.53 hm2示范片,经温州市农业局专家验收,平均产量9 802.5kg/hm2,最高产量达10 420.5kg/hm2。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好
两优培九株型紧凑,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

总叶片16~17张,叶较小而挺,顶三叶挺举,剑叶出于穗上,叶色较深。

有明显的2次灌浆现象,后期转色一般,栽培不当,易早衰。

中后期耐寒性一般,迟播,结实率偏低。

颖花尖稍带紫色,成熟后橙黄。

每穗粒数多。

谷粒细长、无芒,株高110cm,比汕优63低3.5cm。

有效穗250.5万穗/hm2,穗长22.5cm,每穗总粒187粒,每穗实粒160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5.5g。

2.2生育期较长
根据2000~2001年2年单季杂交稻试验结果,两优培九2年平均全生育期
为142d,比对照汕优63长5d。

2.3抗性较好
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2002年抗性鉴定,两优培九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该组合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汕优63,对褐稻虱的抗性差于对照汕优63。

大田生产易感小球菌核病、细条病,抽穗扬花期遇阴雨时稻曲病重。

2.4米质较优
2007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结果,两优培九糙米率81.6%,精米率73.3%,整精米率58.5%,米粒长6.6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63%,垩白度8.9%,透明度2级,碱消值5.1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22.2%,蛋白质9.4%。

其中4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碱消值、透明度、蛋白质3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米质较好,米饭较软。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两优培九全生育期相对较长,对低温反映敏感,适宜作单季稻栽培。

我县中低山区5月上中旬播种,平原地区6月5~10日播种,播种前用“402”2000倍液浸种12~24h,1叶1心时喷施15%多效唑3kg/hm2 以培育多蘖壮秧。

要采用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为75kg/hm2。

秧本比为1∶10。

秧龄一般在30~35d,适时早插易获得高产。

3.2适当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
插足基本苗,可提高大分蘖比例,控制小分蘖,着粒密度大,有利于该组合的提前灌浆成熟。

插16.5~19.5万丛/hm2,落田苗75万根/hm2,最高苗控制在375万根/hm2,争取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每穗实粒180~200粒,千粒重26g。

3.3合理施肥
两优培九生长茂盛,后期需肥量大,高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大,耐肥性强。

施纯氮225kg/hm2左右,前、中期总量比例为7∶3,并且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施用,注意增施穗肥。

本田基肥施水稻专用肥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尿素150kg/hm2。

基肥中氮肥和钾肥作全层施用,追肥要早,插秧后
7d施完,结合杂草防治施尿素75kg/hm2+除草剂15包/hm2作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在抽穗前15d左右施尿素60kg/hm2+氯化钾75kg/hm2作保花肥,可减少颖花退化和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缓解库源矛盾,可起到养根保叶、防早衰的效果。

3.4科学管水
在水浆管理上,总的原则是浅水勤灌、干干湿湿。

移栽至分蘖期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返青后浅水勤灌促进分蘖发生。

移栽后一般灌水深3~5cm。

当苗数达到计划苗数80%时开始搁田,采用多次轻搁田,营养生长过旺时适当重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控制苗峰。

中后期采取以湿为主,干湿交替。

灌浆期间,田间应保持足够的水层。

后期实行干干湿湿管水。

两优培九灌浆时间较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应保持干湿灌浆,以养根保叶;否则会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

断水不能早于收割前7d。

3.5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用20%叶青霜可湿性粉剂1 875g/hm2对水750kg/hm2
防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

对小球菌核病主要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如烧毁病稻草,插秧前把田水层中绿色漂浮物捞尽。

稻曲病可在抽穗期和齐穗期用5%井冈霉素3 750g/hm2对水750kg/hm2各喷雾1次,防治效果较佳。

虫害重点防治二化螟、卷叶螟和稻飞虱,可用5%锐劲特750 mL/hm2+25%扑虱灵可溶性粉剂450~750g/hm2对水750 kg/hm2弥雾防治稻飞虱(兼治二化螟)。

化学除草在大田移栽后5~7d,用1 500g/hm2丁苄拌湿润细土112.5kg/hm2,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持水层3cm左右5~7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