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文言文八上《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测试)-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学考测课课通之微测试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分值:30分时间:30分钟
一.(2015届江苏淮安中考)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
必答题: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⑤,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⑥,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选答题:
⑦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⑧爱人者,人恒爱之;教人者,。
(《孟子》)
⑨青山依旧在,。
(罗贯中《三国演义》)
⑩,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二、(2015届山东德州中考)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①倘能从.我游乎?②请从.吏夜归。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三、(2015届重庆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①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③念.无与为乐者④水中藻、荇交横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4分)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
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