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18《测试”过山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18《测试”过山车“》(教案)测试"过山车"
教案
引言:
过山车是游乐园中备受小朋友们喜爱的项目之一。
在玩过山车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时而刺激,时而惊险,时而畅快的快感。
本节课将通过设计一个小型的过山车模型,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和了解过山车的运行原理,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一、教材分析:
1. 《小学科学》教材第18章“运动与力”中有相关的知识点,如运动的准则、摩擦力、重力等。
2. 本节课主要涉及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通过设计过山车模型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过山车的运行原理,包括惯性、摩擦力和重力对过山车的影响。
b. 掌握运动的准则、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与特点。
2. 能力目标:
a.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过山车的运行原理。
b. 能设计和制作一个简易过山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运行原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过山车的运行原理及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对运动的准则、摩擦力和重力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 板书教学内容:过山车的运行原理、运动的准则、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
2. 实验材料:小车模型、斜面、塑料轨道等。
五、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引入:通过引入问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如“为什么过山
车在上坡时速度变慢,在下坡时速度变快?”、“为什么过山车能够在陡峭的坡上保持平衡?”等。
2. 导入知识:通过板书和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们介绍与过山车运行原理
相关的知识点,如运动的准则、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
3. 运动的准则:让学生们思考和总结运动的准则,并与过山车的运行进行联系,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过山车只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而不能在平地上运行。
4. 摩擦力:通过实验和示意图,让学生们观察和分析摩擦力对过山车的影响,
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过山车在斜坡上能够保持平衡。
5. 重力: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重力对过山车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重力对过
山车的影响,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过山车在高处速度减慢,在低处速度增加。
6. 设计制作过山车模型: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和制作
一个简易过山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
7.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们观察实验结果,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
总结和分析实验现象。
8. 拓展应用: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过山车的不同设计对速度、能量等的影响,
并鼓励他们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9. 小结:通过复习和总结,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与实际运用进行联系。
六、教学拓展:
1. 通过邀请专业人士或前往游乐园进行参观,让学生们对过山车的运行原理有
更深入的认识。
2. 设计和制作更复杂的过山车模型,并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们更
加深入地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计一个小型过山车模型,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和了解过山车的运行
原理。
通过引导和实验,学生们对运动的准则、摩擦力和重力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制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