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人教版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高一(下)中期
物 理 试 题
本卷由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
匀变速运动的是( ) A .斜抛运动 B .匀速圆周运动 C .平抛运动 D .竖直上抛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可能是不变的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3.如图所示,O 1和O 2是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O 1是主动轮,O 2是从动轮,O 1和O 2两轮的半径之比为1:2.a ,b 两点分别在O 1、O 2的轮边缘,c 点在O 2上且与其轴心距离为轮半径的一半,若两轮不打滑,则a ,b ,c 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 .4:2:1 B .1:2:2 C .1:1:2 D .2:2:1
4.小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5m/s ,水的流速为3m/s ,河宽120m 。

则小船以最短时间渡过河所需时间和以最短位移渡过河所需时间分别为( ) A .24s 、30s B .30s 、40s C .24s 、40s D .40s 、24s
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系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一根轻绳的两端,若A 物体以速度v 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某时刻,系A 、B 的绳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α、β角,此时B 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大小为
v β
α
cos cos ,方向水平向左
B .大小为
v α
β
cos cos ,方向水平向左
C .大小为
v β
α
cos cos ,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为
v α
β
cos cos ,方向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窗子上、下沿间的高度H=1.6m ,墙的厚度d=0.4m ,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m 、距窗子上沿h=0.2m 处的P 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v 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m/s 2。

则v 的取值范围是( ) A .m/s B .m/s
C .
D .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 、C 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 、D 点是与圆心O 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 在地面上静止不动,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F N 和地面对M 的摩擦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滑块在A 点时,F N >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B .小滑块在B 点时,F N =Mg ,摩擦力方向向右 C .小滑块在C 点时,F N =(M +m )g ,M 与地面无摩擦 D .小滑块在D 点时,F N =(M +m )g ,摩擦力方向向
8.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物体置于斜面长为m 5.12、倾角α为 37的斜面的中点,斜面可绕竖直轴O O '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0,要使物体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2
m/s 10,sin37°=0.6,cos37°=0.8)( ) A .1.00rad/s B .0.75rad/s C .0.50rad/s D .0.25rad/s
9.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与2相切于Q 点,轨道
2与3相切于P 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 C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
O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10.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若AO <OB ,则( ) A .星球A 的向心力一定大于B 的向心力 B .星球A 的线速度一定小于B 的线速度 C .星球A 的质量一定大于B 的质量
D .双星的总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
1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1,向心加速度为a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赤道表面的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质量2
aR M G = B. 地球质量211a r M G
=
C. 加速度之比2
121
a R a r = D. a 、a 1、g 的关系是1a a g <<
12.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

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 图象,如图所示(除2s ~10s 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

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 ~14s 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 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kg ,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 ) A .小车所受到的阻力为1.5N B .小车额定功率为6W
C .小车在全过程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17J
D .0~2s 内汽车的牵引力为4.5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实验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16分,解答时按要求把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 13.(7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的方向平移距离
x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 =
10.00 cm ,A 、B 间距离y 1=5.02 cm ,B 、C 间距离y 2=14.82 cm.(g =9.80 m/s 2
)
(1)下列措施中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为 。

(选填序号) A .斜槽轨道末端切线必须水平 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 .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 .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 0=__ 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 0=______m/s.
14.(9分)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形象描述。

(1)小球从坐标原点O 水平抛出,做平抛运动。

两束光分别沿着与坐标轴平行的方向照射小球,在两个坐标轴上留下了小球的两个影子。

影子1做_______运动,影子2做_______运动。

(2)如若在O 点放一点光源S ,同时在x 轴上某位置固定上一平行于y 轴的足够大光屏,则当小球自O 点平抛过程中在光屏上的影子做_______运动。

(3)如图a 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水平射程x ,最后作出了如图b 所示的x-tan θ图象,g =10m/s 2
.则:
由图b 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 0 = _______m/s .
三、计算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已知下列数据:
(1)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 (2)地球半径R ;
(3)月球与地球的两球心间的距离r ; (4)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第一宇宙速度v 1; (5)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 1; (6)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 2;
(7)万有引力常数G 。

试选取适当的数据估算地球的质量。

(要求给出两种..方法)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m =2.0kg 的物体在F=20N 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了x =3.0m ,已知拉力F 与水方向的夹角α=37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求:(sin370.6cos370.8==,,g=10m/s 2
) (1)(4分)该过程中拉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W ; (2)(6分)物体运动到x =3.0m 时拉力F 的瞬时功率P
17.(12分)小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
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0.5Kg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
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
x0=0.8m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h=1.om,手
与球之间的绳长为l0=0.8m,重力加速度为g取10m/s2,忽略手的运
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3分)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0;
(2)(4分)求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T;
(3)(5分)改变绳长(手离地面的高度h保持不变),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是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18.(14分)如图所示,水平圆形转台能绕过圆心的竖直转轴转动,转台半径R=1m,在转台的边缘叠放物体A、B(均可看作质点),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6,B与转台之间动摩擦因数μ2=0.8,且m A=2kg,m B=4kg,(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3分)若开始的时候转台边缘只放上了B物体,如图a,求随着转速的增加,B物体即将发生滑动时所对应的角速度ω0;
(2)(4分)当物体A、B叠放在一起的时候,转台以ω1=2rad/s匀速转动,如图b,求此时转台对B的摩擦力大小;
10N,(3)(7分)现用一根长l=2m的轻绳将B,C相连,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
C物体(可看作质点)的质量m C=1kg,在让转台从静止缓慢加速转动至ω2=7rad/s的过程中,如图c,求转台对B的摩擦力第一次发生突变时的角速度,并写出突变后转台对B的摩擦力与角速度的函数关系.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中期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B
2、D
3、A
4、A
5、C
6、C
7、B 8、D 9、BC 10、BCD 11、BD 12、AC
二、实验题(16分)
13、(1)A、D(3分,少选给2分);(2);(3)1(2分)
14、(1)匀速(2分)、匀加速(或自由落体)(2分);(2)匀速(2分);(3)1(3分)
三、计算题(46分)
15、(10分)方法一:由---------①---------------------------------3分
解出:---------②-----------------------------------2分
方法二:-------③-------------------------------------3分
解出:-------④-------------------------------------2分
方法三:------⑤------------------------------3分
解出:-----⑥-------------------------------2分
16、(10分)(1)-----①------------------------------------------2分
解出:-----②--------------------------------------------2分
(2)-----③--------------------------2

------④--------------------------------------------1

(或:-------------------------------------3分)
------⑤-----------------------------------------2分
代入数据由③④⑤联立解出:--------⑥--------------------------1分
17、(12分)(1)由----------①
----------------------------------------------------------1分
-------②
------------------------------------------------------1分
代入数据联立解出: -------③
------------------------------------------------1分
(2)由--------④
------------------------------------------------------------------2分代入数据解出:---------⑤
---------------------------------------------------------2分
(3)由--------⑥
---------------------------------------------------------------------1分
--------⑦
----------------------------------------------------------------------------
--------⑧
------------------------------------------------------------------- 代入数据解出:-----⑨
-----------------------------------------------------1分
由数学知识可得:当时------⑩
----------------------------------------------------1分
------------------------------------------------------------------1分
18、(14分)
(1)由----------------①
-----------------------------------------------------------2分解出:--------------②
----------------------------------------------------------1分
(2)A、B相对滑动时:-----------③
-----------------------------------------1分
解出:,,说明一起转动
---------------------1分
则:--------④
---------------------------------------------------------------1分解出:----------⑤
-------------------------------------------------------------------------1分(3)转台对B的摩擦力第一次发生突变时:
--------⑥
----------------------------------------------------------1分
(R+l-----------⑦
----------------------------------------1分
解出:- ----------⑧
--------------------------------------------------------------1分分析可得第一次发生突变后:
当时,=6----------⑨
----------------------------------2分
当时,=4----------⑩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