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源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 (2017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认为,只有“中国制造+互联网”握成拳,才能形成合力,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扭转长期以来好大喜功的导向。

②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③中国当前的文化,未免过分热衷于所谓的“房子、车子、票子”,一点不夸大其词地说,这种文化倾向,是漠视甚至鄙视平凡人社会地位的文化倾向。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平心而论,在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那些“伪名人自传”,是不可以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相提并论的。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⑤⑥
2. (1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B . 刚刚去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在2016年4月12日发布过一条中英双语长微博,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
粉丝数就突破了30万人。

C . 再创造活动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被允许的,而且是受到鼓励的,这种创造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想象出动人的画面来。

D . 灾害是无情的,但是在科学的支持下,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与预警,对于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3. (1分) (2017高一下·泰州开学考)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会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
戏剧社_______;文学社________;摄影小组_______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A . ⑤③①
B . ①④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分)
4. (3分) (2015高二上·忻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小题。

《关雎》中的“在河之洲”所指何地,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未明确注释。

经我们考证,就在黄河中游,乃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也。

翻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周代的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奔腾的黄河水,其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围绕着这片滩涂形成南北二水之势。

然后,在滩之东端又合二为一,卷起滔滔巨浪,东流入海。

这片多达万亩的滩涂,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

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的人们,
世世代代就居住在这片被誉为“河心岛”的滩涂之上。

从宏观上看,西滩与《诗经》十五国风“周南”所涵盖的地域有缘。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指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关于周南,《辞海》解释中有“《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留滞周南’。

《集解》谓即洛阳;《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之语。

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

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

从微观上说,黄河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我国江河众多,但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除黄河外,所有的水系都不能称河。

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

多少年来,黄河西滩绿树掩映,农舍点点,瓜果飘香,渔舟晚唱,人们自给自足,民不交皇粮,官不征田赋,不谙水性的兵匪毛贼,轻易不敢越河进滩袭扰。

村民们如世外桃源般地在此生息繁衍,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

西滩的形成和存在,自然也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表现诗意的载体也就更加明确。

《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植物——荇菜,西滩可觅其踪。

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今名莕菜,别称金莲儿、水荷、水葵。

据《诗经植物图鉴》载:“荇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以及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生育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河中。

”1987年,济源中草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在普查过程中,也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当然也就包括西滩了。

另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

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河中陪帅游亭》诗曰:“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

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

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

”曾在王屋山学道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诗云:“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如今,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国家又在其下游15公里处修建了二坝——形成了一个23平方公里的西霞院反调节水库。

昔日宁静的西滩,夹于其间。

新西滩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小岛,但它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新景点。

(摘编自姚景强李立政《“河之洲”在哪儿?》)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滩为“河之洲”依据的一项是()
A . 西滩应属《诗经》十五国风“周南”的统治区域,且《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荇
菜,也可在西滩找到。

B . 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虽然我国江河众多,但除黄河外,其它的水系都不能被称为河,黄河在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

C . 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

D .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河中陪帅游亭》及李商隐的《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说明西滩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周代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黄河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这片滩涂便是西滩。

B . 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

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

C . 西滩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这里农舍点点,绿树掩映,村民们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

D . 西滩的形成和存在,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没有西滩,也就没有《关雎》诗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考证《诗经·关雎》中“河之洲”所指何地,仅因为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对此没有明确注释。

B . 司马迁一生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再据《集解》《索隐》看,他是到过河南的。

C . 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它还应该是一味中草药。

D . 随着“河之洲”考证的落实,加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及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修建,西滩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旅游胜地。

5. (3分) (2017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寺
叶弥
“山上有一座明月寺,寺里头就只有住持夫妇两人。

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来。

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男的叫罗师傅,女的叫薄师傅。

两个人虽说是寺院住持,但从来就是俗家打扮,一直夫妇相称。

你说奇怪不奇怪?”因了这话,我走进了竹林掩映里的明月寺。

这是一座小庙,进了门,眼前一黑,过了片刻才看清室内的陈设。

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摆在屋子正中的木龛里。

薄师傅从木龛后面走出来。

一看见她,我就知道这是薄师傅。

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与这幽暗的屋子很相配。

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

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让人感到里面仿佛有许多要紧的内容,但仔细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看了我一眼,说道:“要不要求签?”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寺里的签,和别处不一样,不分上中下签。

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

”于是我在观音面前焚香,磕头,在竹筒里抽了一支签,上面说道:海市蜃楼
过眼云烟
落花流水
浮生若梦
我突然无可抑制地感到悲戚。

薄师傅又注意地看我一眼,说:“求签就像读书,在信与不信之间,最好。


我问她:“那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她素白的脸上略略有些笑容了,她说:“这个我说不清楚。

”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喜欢泾渭分明。


我突然有个感觉,薄师傅以前可能是个教师,如果她是个教师的话,她一定是语文老师。

我立刻把我的感觉对薄师傅说了。

我看见她先惊后喜,喜悦之色在脸上一掠而过,代之以淡淡的悲戚。

当我陷入无言的时候,薄师傅却说话了:“我领你看我种的花去。

”薄师傅对我说,大部分是她从山上移下来的。

譬如这种花,叫“剪春罗”。

她特地用手指向我指示。

我对薄师傅说:“哦,我知道了。

‘剪春罗’里面有个‘罗’字,‘罗’,就是罗师傅——这花是你为了罗师傅种的。


她蹲在菜地里,不看我,脸冲着一地的菜笑了。

她笑得十分真心,脸有些红了。

看见她的笑容,我知道她平时不大笑的,凭她窈窕的身影,我又可以断定,她年轻时就是一个人人宠爱的大美人。

罗师傅在院子里扫地,薄师傅走过他的面前,也不看他,像自言自语地说:“小囡说,‘剪春罗’是我特地为你种的。

”罗师傅也像是自己咳嗽一声似的说:“我说也是。


他俩已经默契得用不着神色和眼光交流了。

我们三个人就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吃晚饭了。

“小囡。

”薄师傅叫我了,她那如水的眼波看着我,“吃菜。

”她对我说。

罗师傅说:“你莫叫人家老是吃。

你叫人家看看窗子外边的云。


厨房的西墙上有一面窗子,窗子外面是满山的姹紫嫣红,姹紫嫣红的上面--天空上,有更绚丽的颜色。

只是一天的结束,天空却像再也不回来似的,拼足了力气灿烂地谢幕。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云霞,甜甜的,甜得怅惘。

我说:“罗师傅这么浪漫,怪不得薄师傅给你种‘剪春罗’呢。


两个人都看着我微笑。

……
第二天早晨下山,罗师傅送我。

温暖的纯金色的阳光照着满山的露珠,我走了老远,还能看见薄师傅站在庙门口朝我们张目眺望的身影。

罗师傅送我到山脚下,郑重地问:“你什么时候再来?”
我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吧。


他又说:“我和薄师傅等你来。


一个月、两个月弹指一挥。

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轰轰烈烈地开始,我这才突然想起我的许诺。

在山路上就看见明月寺被脚手架包围着,许多匠人在脚手架下忙碌。

我预感不妙。

我说:“那罗师傅和薄师傅呢?”
匠人头领说:“薄师傅死了有两个月了,罗师傅走了也有一个月了。

薄师傅是病死的,一个劲地瘦,瘦得像掉在地上一个冬天没烂的树叶子。

罗师傅到孤郎岛上的香花寺正式出家了,法名慧尘。


往事里的往事,我已无可猜测。

他们到底是谁?有着什么样的秘密?没人知道。

明月寺不会说话。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第一段借他人的一番话,交代了两位主人公的离奇身世、故事发生的缘起及时代,开篇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我”对签上所说感到悲戚,薄师傅却说出“信与不信之间,最好”及年轻时喜欢泾渭分明的话,对比之下,表现出她经历世事变幻后的大彻大悟。

C . 小说以“我”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写明月寺中罗师傅和薄师傅的俗家生活,观察细致,语言平淡舒缓而又生机充盈,不动声色却又自然真实。

D . 下山时,薄师傅和罗师傅盼望“我”再来的情节,暗示二人其实并不想隐遁在明月寺,渴望有人来发现他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E . 罗师傅和薄师傅的爱情是一种逃遁在外的爱情,看似世外桃源,其实却仍然承受着俗世的痛苦,而对他们痛苦的谜底,“我”也无法揭破。

(2)小说中的薄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6. (4分) (2019高三上·仙游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

垍弱冠举进士。

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

迁考功员外郎。

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

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

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

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

”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

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明年,加监修国史。

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

元和五年,中风病。

宪宗甚嗟惜。

明年卒,废朝,赙礼有加,赠太子少傅。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

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

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

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

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

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

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垍虽年少,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造请,不敢干以私。

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

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让之曰:“独孤与李二补阙孜孜献纳,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

”休复惊恧而退。

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维踵入相,成著名迹。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

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旧唐书·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B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C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D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策,古代考试取士,把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的策问。

B . “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C . “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

D . 谏官,古代掌管规谏、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的官,如唐朝的左拾遗、宋代的谏议大夫等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裴垍品性正直,行事坚守原则。

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不接受人们的请托,在考核时力求发现真正的人才。

B . 裴垍慧眼识人,举荐优秀人才。

他向李吉甫推荐的三十余人,大都得到了任用,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 . 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

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 . 裴垍特立独行,贬抑庸劣。

一般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裴垍却截然相反,他赞美孜孜进谏的人,而对不认真履职者则子以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②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7. (2分)(2019·汕头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②文③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十年后,循例被召至京师,因有人梗阻,柳宗元再度被贬谪为柳州刺史。

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

此诗为诗人初到柳州所作。

②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

③文身:在身上纹上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诗歌首联从登楼写起,感物起兴,愁思充溢于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既统摄诗题之魂,又为下文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B . 诗歌颔联写出惊风密雨中芙蓉和薜荔使人心灵颤悸的情状。

“飐”、“侵”二字在描写上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

C .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

仰观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

D . 诗歌中间两联写诗人目之所及,既写近景,也写远景,既涉动景,又涉静景,既有实景,又有虚景,可谓工微入画,令人称叹。

E .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再度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使全诗结构严谨,照应自然。

(2)结合诗歌后三联,简要分析诗人“愁思”的原因。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8. (5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9. (1分) (2018高三上·湖北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政府提出六项关于幸福的标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这其实也是一种幸福观。

与官方的标准相对应,①________,比如,民间解读“和谐”,说所谓的“和”就是有禾入口;所谓“谐”②________,综合这两点来看,民间的幸福观可以概括为:③________,其次人人可以自由讲话。

这两点分别代表了民间幸福观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典型要求。

10. (1分) (2018高一上·水富期中)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

我们将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通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成绩,并与大家一起磋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

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1. (1分) (2019高一下·浦东期中)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女人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女人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

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朋友来访,发现不是对面的女人衣服不干净,而是她家的窗户蒙上了灰尘。

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分)
4-1、
4-2、
4-3、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6-1、
6-2、
6-3、
6-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
7-1、
7-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8-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9-1、
10-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