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号趣谈·欧阳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斋号趣谈·欧阳修
斋号趣谈·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
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4岁丧父,家贫。
天圣进士。
入朝为馆阁校勘。
庆历三年(1043年),任知谏院,因上书要求起用范仲淹,被贬外放11年。
嘉祐年间,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
后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
嘉祐五年(1060年)任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
神宗时出知亳州(今安徽亳县)、青州(今山东益都),反对王安石青苗法。
熙宁四年(1071年)退职。
次年病卒。
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
主要书斋号有:非非堂。
非非堂
“非非” 语出《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意谓以是为是,以非为非,这叫做聪明;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便是愚蠢。
欧阳修以此名斋,借以自励自勉。
他为人正直,是非分明。
景祐三年(1036年),天章阁待制范仲淹上书批评时政,矛头直指宰相吕夷简,因此被贬。
欧阳修不畏权势,仗义执言,书写《与高司谏书》,对高若讷身为谏官,不分是非,反而妄随人言,恶语诋诮范仲淹的行为予以严厉斥责,辞锋锐利,指责高氏“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为此他得罪权臣,被贬夷陵。
以后范仲淹复出,推行“庆历新政”,保守派以“朋党”非议。
欧阳修时任龙图阁学士,又以“是是” 为之,挺身而出,撰《朋党论》,阐明了自己对所谓朋党的看法:“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因此,“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显示了“非非堂” 主人的襟怀。
欧阳修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