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中国方案备案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善中国方案备案规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慈善事业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规范慈善活动,保障公众的权益,中国政府出台了慈善中国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备案规则。
一、慈善组织备案规则
1.备案申请:慈善组织在开展慈善活动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备案申请。
申请材料应包括组织章程、资金来源和用途、组织架构等相关信息。
2.资质审核:相关部门对慈善组织进行资质审核,包括组织的合法性、资金的合规性等方面。
审核通过后,可进行下一步的备案手续。
3.备案登记:慈善组织经过资质审核后,需进行备案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组织名称、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4.备案审批:备案登记后,相关部门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内容主要包括慈善活动的合规性、社会影响力、资金使用等方面。
5.备案公示:备案审批完成后,相关部门将慈善组织的备案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公众可以对备案信息提出异议。
6.备案证书:公示期结束后,相关部门颁发备案证书给慈善组织。
备案证书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合法凭证。
二、慈善项目备案规则
1.项目申报:慈善组织在开展具体慈善项目前,需向相关部门进行项目申报。
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计划书、预算及资金来源等。
2.项目审批: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
审批通过后,可进行下一步的备案手续。
3.备案登记:项目经过审批后,需进行备案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4.备案审批:备案登记后,相关部门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合规性、资金使用等方面。
5.备案公示:备案审批完成后,相关部门将项目的备案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0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公众可以对备案信息提出异议。
6.备案证书:公示期结束后,相关部门颁发备案证书给慈善项目。
备案证书是项目开展的合法凭证。
三、慈善基金备案规则
1.备案申请:慈善基金在设立前,需向相关部门提交备案申请。
申请材料应包括基金章程、资金来源和用途、基金管理人等相关信息。
2.资质审核:相关部门对慈善基金进行资质审核,包括基金的合法性、资金的合规性等方面。
审核通过后,可进行下一步的备案手续。
3.备案登记:基金经过资质审核后,需进行备案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基金名称、管理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4.备案审批:备案登记后,相关部门对备案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内容主要包括基金的合规性、资金使用等方面。
5.备案公示:备案审批完成后,相关部门将基金的备案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0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公众可以对备案信息提出异议。
6.备案证书:公示期结束后,相关部门颁发备案证书给慈善基金。
备案证书是基金设立和运作的合法凭证。
通过以上备案规则,可以保障慈善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慈善组织、项目和基金的信任度。
同时,也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希望慈善组织、项目和基金能够严格按照备案规则进行申报和备案,真正发挥慈善事业的正能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