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依赖的交互效应,进行了简单斜率检验,并绘制了
调节作用图( 图 1) 。 对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大学生感知
· 80·
图 1 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与手机依赖
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2021 年第 1 期
HAI XIA KE XUE
海峡科学
3. 4 检验在调节效应下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的间
开放性、不受时空约束等特点,容易使个体迷失自我,
模型 7(该模型假设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受到调节),在控
0. 001) ,且手机依赖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 ( SE =
介效应以及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此外,
制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的条件下,对手机依赖的中
0. 03,t = 5. 77,P < 0. 001 ) ,说明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生
低,说明感知社会支持缓冲了生活满意度对手机依赖
赖的调节作用
起到调节作用( 见表 3) 。 对感知社会支持得分为平均
而感知到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较
的影响。
数减去一个标准差、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加上一个标准
差三个水平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低、中水平
感知社会支持的情况下,生活满意度对手机依赖的作
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
生活状态。 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 重 要 组 成 部
缓冲效应理论认为,感知的社会支持是个体社会
分,是个体根据自身设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态产生
适应和心理健康的有效保护性因素,更对积极心理的
的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一
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维持良好的心理和促
表 1 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的结果
变量
生活满意度
手机依赖
感知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M ± SD
r(1)
2. 71 ± 0. 84
0. 29 ∗∗
2. 07 ± 0. 48
- 0. 25 ∗∗
4. 08 ± 1. 27
4. 84 ± 1. 50
注:∗表示 P < 0. 05,∗∗表示 P < 0. 01。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福建某高校大一学生中
个维度。 采用“1 = 非常不同意” 到“7 = 完全同意”7 点
96. 54% 。 其中,男生 84 人,占 33. 47% ;女生 167 人,
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 970,具有较好的
岁;SD = 0. 87) 。 独生子女 67 人(26. 69% ) ,非独生子
目,包括戒断症状、凸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四
个因素。 采用“1 = 非常不符合” 到“5 = 非常符合”5 点
采用 SPSS 22.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
PROCESS 的模型 7 进行 Boot - strap 检验。
3. 1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各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
生活满意度量表、手机依赖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 260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①生活
满意度能显著预测手机依赖,且手机依赖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即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
系中起中介作用;②生活满意度与感知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是显著的,即生活满意度 → 手机
分析 及 相 关 分 析 和 Hayes [14] 的 SPSS 22. 0 宏 程 序
tion,MPDQ)
3 结果
分数越高,对生活满意度也就越高。 本研究中,该量表
2. 2. 2 手机依赖问卷(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Ques采用熊婕等人 [11] 编制的手机依赖问卷,共 16 个条
· 78·
2021 年第 1 期Βιβλιοθήκη HAI XIA KE XUE
海峡科学
2 对象与方法
PSSS)
2. 1 被试与程序
共 12 个条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他人支持三
抽取 被 试 260 名, 回 收 问 卷 251 份, 有 效 回 收 率
评分。 总分越高表明个体感知的社会支持越高。 本研
采用姜乾坤修订的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 [12] ,
用是显著的,而在高水平感知社会支持的情况下,生活
满意度对手机依赖的作用不显著。
表 3 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分析
感知社会支持
Effect
SE
t
M - SD
0. 30
0. 05
5. 61 ∗∗∗
M + SD
0. 04
0. 05
0. 72
M
0. 15
0. 05
3. 39 ∗∗∗
为了更清楚地揭示感知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与
采用 Diener 等人 [10] 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
低。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 0. 796,具有
学生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测查。 该量表共 5 个条目,
较好的信度。
采用“1 = 非常不同意” 到 “7 = 非常同意” 7 点计分。
2. 3 数据处理
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 897,具有较好的信度。
计分。 得分越高,手机依赖倾向越高。 本研究中,该量
康呈显著负相关,与手机依赖和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
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 950。
关;心理健康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
2. 2. 3 社会支持量表(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显著负相关;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见表 1。
回归方程
预测变量
整体拟合指标
结果变量
R
R
心理健康
0. 35
0. 13
性别
回归系数显著性
2
F
7. 01 ∗∗∗
t
- 0. 21
- 1. 88
0. 33
2. 85 ∗∗
0. 10
年级
是否独生子女
生活满意度
0. 44
手机依赖
性别
0. 19
9. 80
∗∗∗
是否独生子女
生活满意度
3. 65 ∗∗∗
- 0. 28
起的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其生理或心理上出现不适应
尊重,从网络社会支持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9] 。 据
以及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4] 。 作为社会中一
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和情感发
此,我们提出假设 2:社会支持在生活满意度与手机依
赖之间起调节作用。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 2019 年度课题( 立项编号:FJJKCG19 - 031) ;2019 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立项编号:JY201910) 。
1 概述
于手机依赖高发的重要年龄。 以往研究也有表明,手
大学新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阶段,他
机依赖倾向较高的个体常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和抑
们刚刚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面对全新的
郁症状 [6] 。 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1:手机依赖在大学生
学习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
· 79·
HAI XIA KE XUE
2021 年第 1 期
海峡科学
生活满意度与感知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手机依赖和心
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均显著( SE = 0. 03,t = - 4. 57,P <
0. 01) ,表明感知社会支持能够在生活满意度与手机依
赖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表 2 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不存在的。 因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 图 1) 。
表 4 不同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下,手机依赖
在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感知社会支持
Effect
Boot SE
BootLLCI
BootULCI
M - SD
0. 06
0. 02
0. 03
0. 10
M + SD
要影响。
依托的社会关系系统,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或者其他
支持网络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保护因子,即个体感受
到较高程度的社会支持, 其生活满意度 水 平 就 越 高。
徐倩倩等人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对手机依赖具
在互联网时代,有些个体缺少现实的社会支持系统,而
有预测作用。 手机依赖被定义为个体由于各种原因引
转向网络世界中,在网络社交平台或游戏中被理解与

0. 53 ∗∗
3. 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 Hayes 编制的 SPSS 22. 0 宏程序 PROCESS 的
r(2)

0. 16 ∗
0. 28 ∗∗
r(3)

- 0. 37 ∗∗
r(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见表 2,生活满意度
能显著 正 向 预 测 手 机 依 赖 ( SE = 0. 05, t = 3. 74, P <
考察三种不同社会支持水平条件下( 均值、均值加
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18] ,表明手机依赖程度
接效应
减一个标准差) ,手机依赖在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
没有手机会感觉焦虑、烦躁、紧张、不安等情绪,会给大
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间的中介效应值及其 bootstrap95% 置信区间。 从表 4
况下( 均值加一个标准差) ,生活满意度通过手机依赖
者更倾向于从网络社交平台获得社会支持,个体可以
影响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包含
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交往或者玩网络游戏,向他人倾
0,表明高水平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是
诉烦恼或者宣泄不良情绪,获得他人认可和赞同等,从
可以看到,在低、中社会支持水平的情况下,手机依赖
。 生活满意度作为 一 种 认 知 成
进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7] 。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发展所
满意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程
支持系统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8] 。 所以社会
个综合性心理指标
[1]
分,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指标 [2] 。 生活
度 [3] 。 因此,生活满意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重
4. 2 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对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的
著正相关,这说明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体
上、下限不包含 0,表明中低水平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被
提供物质或信息的帮助、改善不良情绪、增强归属感和
调节的中介效应是存在的,但在高社会支持水平的情
提升自我价值感,有利于提高生活满意度,而手机依赖
- 2. 593 ∗
0. 34
2. 99 ∗∗
生活满意度 × 感知社会支持
0. 49
性别
0. 24
15. 37
∗∗∗
3. 74 ∗∗∗
- 0. 14
- 4. 57∗∗∗
- 0. 15
- 2. 52 ∗
0. 08
年级
0. 10
是否独生子女
- 0. 14
生活满意度
手机依赖
注:∗表示 P < 0. 05,∗∗表示 P < 0. 01,∗∗∗表示 P < 0. 001,模型中各变量均进行中心化处理。
依赖→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路径的前一阶段受到感知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手机依赖 感知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 中图分类号] R395. 6;B848.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 - 8683(2021)01 - 0078 - 04
展的关键时期 [5] ,也成为使用手机的主力军,他们都处
2. 43 ∗
0. 17
0. 55
感知社会支持
1. 47
0. 17
0. 16
年级
心理健康
B
0. 20
4. 29 ∗∗∗
2. 36 ∗
1. 63
- 6. 16 ∗∗∗
5. 77 ∗∗∗
3. 3 不同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下,生活满意度对手机依
到社会支持较少的情况下,他们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
感知社会支持在生活满意度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中
2021 年 1 月
第 1 期 总第 169 期
January 2021
No. 1,Total 169th
海峡科学
Straits Science
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王艳红 陆亚男
( 仰恩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福建 泉州 362014)
[ 摘要] 为考察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手机依赖、感知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该文采用
2. 2. 4 心理健康问卷( General Health Question,GHQ -
占 66. 53% 。 被 试 年 龄 在 17 ~ 23 岁 之 间 ( M = 18. 86
女 184 人(70. 31% ) ,城市 19 人(7. 57 % ) ,城镇 68 人
(27. 09% ) ,农村 164 人(65. 34 % ) 。
信度。
12)
采用 GHQ - 12 来测量被试的一般健康情况。 该
2. 2 工具
问卷被广泛用于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信度和效度都已
SWSL)
“4 = 经常”4 点计分。 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
2. 2. 1 生活满意度量表 (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得到验证 [13] 。 问卷包括 12 个条目,采用“1 = 从不”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