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没有无所谓
25
72.
9
17.
8
9.
3
角色表现不能满足角色期待
2.
当问 及 “现 阶 段 是 否 有 令 你 欣 赏 的 老 师 ”时,
63.
2% 的学生 认 为 当 前 欣 赏 的 老 师 不 多 (见 表 4).
访谈学生发现,学 生 欣 赏 的 老 师 主 要 具 有 以 下 几 方
面特点:首先,专业能力强,授课方法独特,知识体系
不多
一个也没有
没想过
75
170
11
13
27.
9
63.
2
4.
1
4.
8
调查显示,
77% 的 学 生 认 为 师 生 互 动 仅 限 于 课
堂上的交流(见表 5).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经
常无法深入下去,经 常 就“问 题 和 答 案”进 行 所 谓 的
师生互动.[3]对 于 “你 会 关 注 教 师 表 现 出 的 表 情 符
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生的期望.可见,师 生 之 间 主 观 愿 望 与 实 际 表 现 有
5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龚书静 符号互动理论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一定的差距,同 时 也 反 映 出 学 生 对 教 师 有 众 多 的 期
而影响个体行为以及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
(二)基于符号互动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与师生互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
(一)符号互动理论的运行机制
人是社会的人,离 不 开 与 他 人 之 间 的 互 动. 符
说,师生关系是静态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动态的
号互动理论的原 理 是:人 类 通 过 识 别 他 人 使 用 的 符
从而影响学生 学 习 效 果.可 见,师 生 互 动 内 容 主 要
聚焦于书本知识、学习内容层面,需要补充和强化师
生间的情感互动.
频数
百 分 比(% )
很陌生
渐过渡到专业性 的 知 识,比 如 将 学 生 最 关 注 的 考 评
方式、布置作业的方式、老师的求学工作经历等内容
与学生分享,挖掘生活经验中师生潜在的互动符号.
动记下的意识;期末考试结束后,部分学生因为担心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考察
挂科会主动联系老师询问自己的成绩;此外,很少主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更多关 于 师 生 关 系 的 现 实 情 况,研 究 采
动与老师进行 沟 通 交 流.在 教 师 看 来,作 为 大 学 生
应该有积极向老 师 请 教 的 意 识,通 过 努 力 获 取 老 师
对符号的主观解释直接影响他自身的行为.通过对
3308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 (
2019)
03-0055-05
师生关系从最初建立、发展、维持、变动都 是 在
师生互动的过 程 中 实 现 的.师 生 互 动 是 指 在 教 育、
[
1]
非语言符号两 大 类.符 号 具 有 一 定 的 情 境 性,不 同
符号互动论认为,互 动 是 个 体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前 提 条
因此可以说,符 号 和 情 境 是 互 动 的 基 本 要 素.符 号
件;师生互动是以“符号互动”方式产生,即通过对符
互动是人们对具体 情 境 中“符 号”的 解 读 和 应 用,从
号的理解与诠释,双方达成共识进而实现“和谐”.
一、符号互动视角下师生关系解读
师生互动出现主观上希望互动但事实上缺少主动互
动的矛盾局面,需要提高师生互动的积极主动性.
表 2 你认为在大学里师生关系重要吗
频数
百 分 比(% )
非常重要
比较重要
重要
92
116
53
不重要
8
34.
2
43.
1
19.
7
3.
0
表 3 你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吗
频数
百 分 比(% )
老师主动给
自己主动要
196
48
视角下师生互动的实然状态,从培养共同话题,生成互动符号;强化角色认知,解读互动符号;创设互
动情境,共享互动符号;增强情感体验,内化互动符号等方面促进师生良性互动,进而达到建立 和 谐
师生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 符号互动;师生互动;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 龚书静,宜 春 幼 儿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助 教,主 要 从 事 学 前 教 育 学 研 究 (江 西 高 安
人际关系.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关
号,产生自我认 识 以 及 对 情 境 进 行 判 断 和 理 解 并 作
注点.随着时间 的 推 移,师 生 间 浅 层 次 的 认 识 逐 渐
出相应的符号回应,从而促进人际良性互动的产生.
加深,彼此间相互关注建立共同的关注点,进而产生
符号是指能够有 意 义 地 代 表 其 他 事 物 的 实 物,如 声
随机抽取学前、初 教、美 术、外 语 等 4 个 院 系 的
300 名学生构成调查样本,回收有效问卷 269 份,有
效回收率为89.
6% .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变量名称
类别
年级
(N=269)ຫໍສະໝຸດ 专 业(N=269)家 庭 区 域(N=269)
所 任 职 务(N=269)
表 5 你和授课教师的关系
仅限课堂交流
建立共同话题的基础.其次,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调
查学生的兴趣和 学 习 需 求,从 非 专 业 的 互 动 内 容 逐
3.师生互动缺乏情感交流
无话不谈
的优点,并且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的优点,这是
不愿交流
34
207
27
1
12.
6
77.
0
10.
0
0.
4
三、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和谐师生关
是一个认识符号、理解符号、进而创造使用内化符号
的过程,即符号生成、解读、共享、内化的过程.
师生互动意识有待加强
1.
调查 发 现,
34.
2% 的 学 生 认 为 师 生 互 动 非 常 重
要,
43.
1% 的 学 生 认 为 师 生 互 动 比 较 重 要,仅 有
3.
0% 的学生认为师 生 互 动 不 重 要(见 表 2).可 见,
比较完整,能够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其次,为 人 随
和幽默,有亲和力,能够吸引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倾
师生互动意识和互动行为已经逐渐得到师生的关注
听学生的想法.事 实 上,师 生 间 主 要 表 现 为 一 种 教
和重视.但是师 生 互 动 仍 然 存 在 一 些 问 题,互 动 缺
与学的关系,教师主要传递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知
第3期
No.
3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 年 6 月
J
ou
rna
lofTi
an
i
nAcademyo
fEduca
t
i
ona
lSc
i
enc
e
j
J
un.
2019
符号互动理论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龚书静
[摘 要] 符号互动论认为,互动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通过符号进
行的,个体要与他人进行良性互动,就 必 须 理 解 他 所 接 受 或 者 发 出 的 符 号 意 义.通 过 剖 析 符 号 互 动
互动符号的基本 前 提,互 动 符 号 是 共 同 话 题 的 外 在
待,对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
表现.共同话题 的 培 养 离 不 开 师 生 双 方 的 共 同 努
力.首先,无论是 教 师 还 是 学 生 都 要 善 于 发 现 彼 此
表 4 现阶段是否有令你欣赏的老师
频数
百 分 比(% )
很多
系的构建
流和互动.因此,只 有 灵 活 关 注 语 言 符 号 与 非 语 言
符号的生成和应 用,在 互 动 中 赋 予 符 号 更 多 的 意 义
和内涵,才能为培养双方共同话题奠定基础,同时也
为师生深入、持续互动做充分的准备.
(二)强化角色认知,解读互动符号
师生互动的过 程 是 互 相 读 懂 对 方、预 期 对 方 的
反应,并彼此调 适 达 成 一 种 双 方 满 意 的 状 态.师 生
符号互动理论 认 为,人 具 有 创 造 与 使 用 符 号 的
能力,人与人之 间 的 互 动 依 赖 于 符 号 进 行.师 生 互
动是师生运用符 号 进 行 交 流、通 过 符 号 对 情 境 中 发
生的事件作出判 断、理 解 彼 此 行 动 的 意 义 并 达 到 某
神的鼓励很容易 针 对 全 班 所 有 的 学 生,进 而 满 足 全
班学生被认可、被关注的心理需求.此外,非语言符
号的应用,能够 突 破 时 空 的 限 制,拉 近 彼 此 的 距 离.
需要注意的是,非语言符号能使师生互动范围扩大,
也有助于更好地 表 情 达 意,但 难 以 进 行 深 层 次 的 交
乏系统性、持续性,互动缺乏情感交流,互动的 深 度
识之外的需求 和 期 望.访 谈 教 师 发 现,教 师 也 希 望
和广度等问题较为突出.从符号互动视角分析师生
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但
互动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改善师生
是部分学生对教 师 期 望 过 高,所 以 很 难 满 足 所 有 学
号吗?”学生反映有时候很奇怪不知道老师为什么生
气,老师很少关注自己说话的语气、表情、姿态 等 非
语言符号对学生 的 影 响;一 些 老 师 课 堂 上 表 现 出 不
想上课的姿态,这种现象让学生很失望.此外,学生
还反映有些理论课老师习惯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
汇,缺乏与学生 互 动 的 热 情,导 致 互 动 比 较 形 式 化,
再次,上课期间,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表现出各种有
意义的符号,进而作出符号的回应,回应本身就是互
动符号生成的 过 程.最 后,师 生 需 要 关 注 符 号 生 成
的系统性,尤其 是 非 语 言 符 号 的 生 成.师 生 互 动 的
表情、神态、语气等非语言符号在互动中具有独特的
优势,可以扩展符号互动的范围和对象,比如一个眼
N
%
大一
97
36.
1
大二
102
37.
9
大三
70
26.
0
初等教育
89
33.
0
学前教育
86
31.
9
美术设计
50
18.
8
外语专业
44
16.
3
农村
119
44.
2
城市
81
30.
1
小城镇
69
25.
7
普通学生
161
59.
9
班委
98
36.
4
校学生会
10
3.
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师生关系已经接近平等,
的联系方式,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给教师留
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宜春幼专在校
下深刻的印象.目 前,高 校 重 视 科 研 轻 视 教 学 的 考
学生 和 在 职 教 师 展 开 调 查. 调 查 问 卷 采 用 刘 佳
评方式,导致教师在师生互动方面力不从心.综上,
[]
(
2012)2 制定的师生关系问卷.
师生互动.由此 可 见,师 生 互 动 的 原 理 是 基 于 符 号
音、语言、手势、姿 态、表 情 等,主 要 包 括 语 言 符 号 和
互动理论产生的,师 生 互 动 与 符 号 互 动 具 有 一 定 的
师生关系,即师 生 关 系 是 通 过 师 生 互 动 建 立 的 一 种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 2016 年度一般课题“符号互动理论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 的 应 用 研 究”(编 号:
JXJG-16
)
-48-2
5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龚书静 符号互动理论在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共同点和交叉 点.因 此,符 号 互 动 在 师 生 互 动 中 具
有一定的应用 价 值.从 符 号 互 动 视 角 出 发,将 师 生
关系界定为师生双方建立共识、共享、共进的良性互
动,进而形成一 种 稳 固 和 谐 的 师 生 关 系.由 于 符 号
互动是一个复杂 的 系 统 工 程,主 要 关 注 互 动 过 程 中
符号意义是如何建构和共享的;相应地,师生良性互
动也需要双方共 同 建 立 符 号 系 统,而 建 立 符 号 系 统
情境下同样的符号其意义不同.情境是指人们在行
教学过 程 中 师 生 间 的 一 切 交 互 作 用 和 影 响. 因
动之前所面对的 情 况 或 场 景,包 括 作 为 行 动 主 体 的
此,从师生互动的视角研究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人、角色关系、人 的 行 为、时 间、地 点 和 具 体 场 合 等.
多数学生已 经 意 识 到 师 生 互 动 的 重 要 性. 当 问 及
“你有老师 的 联 系 方 式 吗?”只 有17.
8% 的 学 生 自 己
主动向老师 索 要 电 话 号 码,
72.
9% 的 学 生 认 为 老 师
应该主动给 学 生 (见 表 3).访 谈 教 师 发 现,教 师 通
常会在第一次上 课 时 留 下 联 系 方 式,学 生 很 少 有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