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六章第二节考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六章第二节考点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
残疾人社会工作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从医疗治疗模
式向社会康复模式发展。

1.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的转型
(2)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层面的转型:由供养理论向回归社会理
论转变;由单一个案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
2.残疾人工作方法的转型
主要表现为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和介入模式方面。

(1)在工作的理念上,由供养理论向社会理论转变。

(2)在直接介入模式上,由单一的个案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变。

3.我国内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萌芽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创立社会服务部;20世纪40年代,出现
了“中国盲民福利会”和“中华聋哑协会”等组织;1988年10月,中国残联创办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本土视野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
(二)构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三)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1.教育康复
(1)针对残疾人群体的教育康复:人与环境互动教育、提供差异的补偿性功能训练
(2)针对残疾人父母或监护人、亲属等的工作:提供心理支持、补充康复技巧、关心社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3)针对社会组织、残疾人组织和爱心人士:宣传、培养和教育
2.职业康复
职业咨询:对残疾人进行分析并给出行动方案
职业评估:评定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
职业培训:就业前和上岗前有针对性培训
就业指导:提供个人实际情况,提供劳动市场信息等
职业康复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有效途径,是一种集合了“治疗—康复—发展”三种功能
3.社区康复
(1)开展残疾的预防工作:建立三级预防机制
(2)开展康复评定和建档工作
(3)开展具体的康复服务:整合社区的资源,通过各种康复性治疗,限度的恢复残疾人所丧失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