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樵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二 年级 物理 科期末
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梁启升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某金属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若减弱该光的光强,则该金属( ) A .逸出功减少 B .逸出功增大 C .不发生光电效应 D .发生光电效应
2.如图,a 、b 、c 、d 分别表示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的四种跃迁, 辐射光子的能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核裂变的一种可能反应是
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中子,k=10
B .X 是中子,k=9
C .X 是质子,k=9
D .X 是质子,k=10
4.中广核集团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等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核电站利用的是 ( )
A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B .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C .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 .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5.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气温越高,PM2.5运动越剧烈 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C.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D .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6.如图,a 、b 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 实验时形成的气泡,a 、b 温度相同且a 的体积大,则( ) A .a 内气体的内能比b 的小 B .a 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 的大
C .水球外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水球外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7.水压机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强的。

水压机工作时,水分子间( )
A. 只有斥力
B. 只有引力
C. 既有引力也有斥力,但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 既有引力也有斥力,但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8.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如图所示的单分子油膜,可估测分子大小.用该方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需要测量油酸的( )
A .质量和密度
B .体积和密度
C .质量和体积
D .体积和油膜面积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两个正确的答案,
a
b
-0.851
234

n -13.6
-3.4
-1.51a d
b
c 0eV /E 单分子油膜
全对的得4分,只选对一个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雨天,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B.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小
C.气体压强是气体的重力对容器壁产生压力的结果 D.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结果
10.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11.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He
Th
U4
2
234
90
238
92
+
→是α衰变 B.H
O
He
N1
1
17
8
4
2
14
7
+

+是β衰变
C.
n
He
H
H1
4
2
3
1
2
1
+

+是轻核聚变 D .e
He
Kr
Se0
1
4
2
82
36
82
34
2
-
+
→是重核裂变
12.关于原子核的衰变、聚变和裂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半衰期越短,衰变越慢 B.核聚变和核裂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C.234
90Th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成
234
91Pb D.原子核的半衰期与环境的温度、压强无

13.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α粒子带正电,所以α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是光子,所以γ射线可能是原子跃迁发光产生的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
14.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连续的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D.氢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m- En|
15.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C.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三、实验题(4分+10分=14分)
16、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的如图所示:(2+2=4分)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
半径为r2,则()
A. B.
C.D.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须的是________.(双选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17、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2.7V 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3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约0.1Ω)C.直流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F.滑动变阻器(10Ω,1A)
G.滑动变阻器(1kΩ,300mA)
①除开关、导线外,为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用字母)
②有几位同学设计了如下
A 、B、C、D所示的电路图,正确的是;并根据正确的电路图在实物图甲中正确连好线。

③该同学根据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了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该曲线可以判断:随电压的增大,灯泡的电阻。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3小题,8分+12分+14分=34分)
18、(8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已知状态A的温度为300 K。


(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
(2)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在状态C的温度;
19、(12分)如图所示,P物体推压着轻弹簧置于A点,Q物体放在B点静止,P和Q的质量均为
kg
m1
=物体,它们的大小相对于轨道来说可忽略。

光滑轨道ABCD中的AB部分水平,BC部分为曲线,CD部分为直径d=5m圆弧的一部分,该圆弧轨迹与地面相切,D点为圆弧的最高点,各段连接处对滑块的运动无影响。

现松开P
物体,P沿轨道运动至B点,与Q相碰后不再分开,最
后两物体从D点水平抛出,测得水平射程S=2m。

(
2
10s
m
g=
) 求:
(1)两物块水平抛出抛出时的速度
(2) 轻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P
E

U/V
I/A

V
A
V
A
B
V
A
D
V
A
C
d

20、(14分)一光滑金属导轨如图所示,水平平行导轨MN 、ST 相距l =0.5m ,竖直半圆轨
道NP 、TQ 直径均为 D =0.8m ,轨道左端用阻值R =0.4Ω的电阻相连.水平导轨的某处有一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 =0.06T 的匀强磁场.光滑金属杆ab 质量m =0.2kg 、电阻r =0.1Ω,当它以5m/s 的初速度沿水平导轨从左端冲入磁场后 恰好 能到达竖直半圆轨道的最高点P 、Q .设金属杆ab 与轨道接触良好,并始终与导轨垂直,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取g =10m/s 2,求金属杆:
(1)刚进入磁场时,通过金属杆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到达P 、Q 时的速度大小;
(3)冲入磁场至到达 P 、Q 点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西樵高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二 年级 物理 科期末考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A
C
B
D
C
D
AD
CD
AC
BD
AD
CD
AC
三、实验题(4分+10分=14分)
16、(1) C (2分); (2)、 AC (2分);(单选给1分) 17、 (2)①ACDF (3分);②D (2分),连线如图(3分); ③ 增大(2分)。

四、计算题(3小题,8分+12分+14分=36分) 18解: (1)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B B
B A A A T V P T V P =(2分) 得气体在状态B 的温度K V P T
V P T A
A A
B B B 1200==(2分)
(2)由状态B →C ,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2分),
TC =
TB =600 K.(2分)
P
Q
R
b
B
T N
M a
v
19.(1)两物体从D开始做平抛运动,设抛出时的速度为V1,有:
① (2分)
② (2分) 解得:V1=2(m/s)③ (1分)
(3)设P在碰撞前瞬间速度为V0,碰撞后瞬间速度为V2,两物体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⑦ (2分)
两物体碰后从B滑至D由机械能守恒得:
⑧ (2分)
P被轻弹簧弹出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⑨ (2分)
解③⑦⑧⑨得:Ep=208(J ) ⑩ (1分)
20.(1)E BLv = 2分 E
I R r
=
+ 2分 0.060.550.30.40.1
BLv I A A R r ⨯⨯===++ 2分
电流方向由a 到b 1分
(2)恰能到达竖直轨道最高点,金属杆所受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R v m mg 2
= 2分
2
D
R = 1分
2v m s m s =
== 2分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22
01122Q mv mv mgh =
-- 1分 2211
0.250.220.2100.80.5()22
Q J =⨯⨯-⨯⨯-⨯⨯=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