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1314年修订说明与拓展性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x
Px
Sx
Qx
• 注:将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移动称为 “供给量的变化”,将整条供给曲线左 右移动称为“供给的变化”是部分经济 学家不懂数学的结果,误导人。
(3)如何将个体供给加总为市场供给:将个体供给曲 线水平加总。
3.特殊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1)当商品价格高低是商品质量高低的信号时, 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炫耀品、珍藏品可能也 具有此种特点。
• 3.价值规律与均衡价格理论属于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命 题时不可轻易混在一起。均衡价格不等于价值。
• 4.价值规律波动图不可理解为市场价格的运动轨迹。
6.如何表示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
Px
Py
Dx
Qx
Px
Py
Sx
Dy
Qy
Sy
Qx
Qy
• 注:(1)需求价格弹性以及供给价格弹性 对市场供求机制形成价格有非常重要的影 响。市场价格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供 求关系。
•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以其全部 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
• (1)公司股东的数量 :前者,股东数量有上限,在我国,由50个以 下股东出资设立。后者,股东数量没有上限,但有下限,在我国,应 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Px
A
C
B
Dx Dx
500 1000
Qx
Px代表X商品的价格 Qx代表X商品的需求量
注:只能说左右平移,千万别说向上或向下移动
注:将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将整条需求曲线左右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化”是部分 经济学家不懂数学的结果,误导人。
(6)如何把个人需求加总为市场需求 对于非公共物品,将个人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对于公共物品,将个人需求曲线垂直加总。
2.供给法则 (1)供给法则的内涵一样存在文字、数学公式和几 何图形三种表述方法。
(2)如何表示某商品价格变化(Px )对该商品供给 量的影响(即如何呈现供给法则):沿着同一条向右 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上下移动。
(3)影响某商品供给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生产要素价格或生产成本的变化,供给方 的预期等。如何表示某个其他影响因素(Px 除外)的 变化对该商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整条供给曲线向左 或向右移动。
•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 多少及替代关系的强弱,对该产品或服务 的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调整时间的 长短。
•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该产品或 服务可替代性的大小与生产的技术难度大 小,生产要素替代用途的多少及对成本变 动的敏感程度,时间的长短。
• (4)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对政策 制定、工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 是决定税收负担(或政府补贴)如何分割 的基本因素。
2.反映18大和18届3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对材料 进行更新,保持材料的鲜活性;吸取课改以 来的经验教训,使教材的知识内容更加合理 准确。
三.商品与货币理论部分的重要修订
• 1.商品理论的修订。“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成为 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这一修订是 为了删除商品定义。
• 2.对货币的产生历史与货币本质做了更加明确的表述: (1)“贵金属金银等”的表述无疑更符合货币历史。(2) “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 品,就成为货币”,这一表述明确了商品货币的历史性, 明确了教材货币理论部分的内在逻辑。货币发展的历史内 容之一就是由商品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向非商品 货币(即信用货币)发展。
投入组合或结构的影响这一重要内容。
五.市场供求理论的拓展
1. 需求法则 (1)文字表述:
假定影响某商品需求量的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该 商品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2)数学公式表述:
假设 有
Dx Dx (Px,Py,I ) Dx 0 Px
(3)几何图形表述: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P
纸币已经不是当前货币形态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大部分实际供应出来的、所使用的货币是银行存 款货币。
• (2)删除了“价值符号”这一知识点,不是因为它是错 误的,而是因为它太难。纸币以及银行存款货币是价值符 号,不是说这些货币没有货币价值,而是说这些货币形态 作为货币的价值不是源于其作为商品的内在价值,简单说, 即这些货币没有内在的价值。
(2)最低限价(或支持价格)与最高限价政策可能会导 致市场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并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Px
Sx
Px
P*x
E
Px
Dx
Qx
5.均衡价格的变化(即如何表示各种社会经济等间接因
素变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切记:一般而言,某
因素变化后一定是只影响市场供给或市场需求,即只
会移动其中一条曲线,一定要准确判断是哪条曲线会
七.基本经济制度部分的重要修订
• 1.删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 2.删除了原来教材中关于各种非公有制的作
用的相关内容,将其按照18届3中全会精神 统一用一句话表述其作用。
八.企业与就业理论部分的重要修订
• 1.重新改写了第四课第一框第1目,主要是 明确了公司的基本特性、明确了有限责任 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与差异、对公 司组织机构进行了准确阐述。
一.经济生活教材编写的特色
• 1.强调内容选取的“三贴近”(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 2.强调呈现方式的“三贴近”:以生活情境 导入、由表及里,贯彻“生活—理论—生活” 学习模式。
• 3.强调探究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 4.强调以由近及远的逻辑方式展开教材。
• 财富的购买与消费——财富的生产——财富 的分配——经济活动的背景;前三者是经济 活动的内容;后者是经济活动的舞台。因 此,四个单元对应经济生活的四个组成部 分。
移动。有高考题在此有失误)如:
Px
Sx
SxHale Waihona Puke PxSxE
E
E Dx
E
Dx
Dx
Qx
Qx
• 注:
• 1.准确理解均衡价格本身的变化和供求法则并不容易。房 地产市场上需求法则不成立吗?将市场均衡理解为供求平 衡状态尽管是普遍的做法,但这是有条件的,也存在供求 不平衡的市场均衡。
• 2.要注意区分由非均衡价格向均衡价格运动,由一个均衡 价格向另一个均衡价格运动这两种不同情形。如果均衡价 格本身的变化是由适应性预期决定的,会导致非理性的泡 沫现象。
• 3.因过于抽象且意义不大,删除了“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 只需是观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 币”等内容。
• 4.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表述更加明确:“货币被 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在现代经 济学中,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多被表述为价值储藏 职能,这其实就是货币在当期花费与在未来花费 之间的决策问题。现代社会,受益于现代商业银 行体系的发展,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保存起来时并不一定要退出流通领域;在现代社 会,货币的价值储藏与过去对比还有其他的重要 不同,以纸币形式贮藏财富是有代价和风险的。
• 总体逻辑:在一个面向经济全球化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交换、 分配与消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不仅单元之间的关系凸显“生活逻辑”,每一单元内部的 安排也是基于生活的基本体验。
•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 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消费离不开货币媒介;消费必须了
解商品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 行为的心理。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资源配置体制:市场经济一般——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与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 —如何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经济生活13、14年修订的基本原则
1.不改教材的基本框架;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 担,知识点有增必有减。
• 5.对金属货币的历史以及从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 展做了重大修订。(1)删除了不足值金属货币这 一知识点,剔除了原教材有关从金属货币发展到 纸币的逻辑关系错误。(2)明确了纸币是货币。
• 6.对纸币的内涵以及流通规律作了更加准确的表 述。(1)当指出“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 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时,增加了限定词“当今”。 因为历史上相当长时期内纸币是由私人机构发行 的。
• 第二单元 生产、经营与劳动: • 消费离不开生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社会
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创造财富的主体与主要 场所——如何筹集创造财富所必须的资金
•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 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
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家财政:财政收入与 支出、征税与纳税。
• 7.对辅助文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进行了重新 处理。(1)将货币流通规律合并到通货膨胀部分, 既为了消除人们以为该规律仅是针对金属货币而
言这一误解,也可以使得相关内容的逻辑条理更 加清晰顺畅。(2)对通货膨胀的原因作了更加准 确的表述:“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3)通 货膨胀的定义采用了更加通用的说法“物价总水
平持续上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 型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是不同的。
• 8.将“电子货币”这一知识点由正文变为辅 助文,是因为电子货币本身并非货币,只 有它背后所代表的银行存款货币才是货币。
• 9.对信用卡和支票部分的修改。(1)删除 了“信用工具”这一知识点,是因为它会 引起极大的学习干扰。(2)矫正了有关信 用卡知识的错误,信用卡是贷记卡。
Px
Dx
Qx
(2)通常劳动力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性。
Px
Sl
Px
Qx
• (3)劳动力供给曲线也可能存在水平或垂 直的情况。土地的供给曲线通常也视为垂 直的。
• 注:谁是需求曲线,谁是供给曲线一般应 事先注明,而不可武断。
4.市场均衡价格及其形成
(1)市场供求相互作用形成商品的均衡价格。市场价格 偏离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处于过剩或短缺状态。但通过市 场的自发调整,市场又会自动回到均衡状态,前提是市场 均衡具有稳定性。这就是市场机制的伟大之处。
• (2)资本划分与股权的证明:前者,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以 公司签发的、不能流通的出资证明书作为股东的凭证。后者,资本必 须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以公司签发的股票作为股东的凭证,上市公司 的股票可以流通。
• (3)募股集资与公司财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前者,不能向社会公开 募股集资,因而无须向社会公开公司财务信息 。后者,可依法向社会
7.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K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L
六.消费理论部分的重要修订
• 1.删除了物价总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这 是因为教材相关内容存在重复。
• 2.删除了有形产品与无形劳务消费这一消费 类型分类,这是为了减负。
• 3.删除了消费结构这一目,这是因为原来的 内容有严重文不对题的倾向,同时将恩格 尔系数这一反映消费水平高低的指标以辅 助文形式作了正确归位。
Qd f (P)
Q
中学生应该掌握第1和第3种表达方式。
(4)如何表示某商品价格变化( Px)对某商品需求量变化 的影响(即如何呈现需求法则): 沿着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移动。
(5)影响某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有众多,除Px 外,还有 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需求方收入的变化,需求方的 预期等。如何表示某个其他影响因素(除Px 以外)的 变化对某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影响:让向右下方倾斜的 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 (3)只保留“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的后果这 一知识点,删除“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的后果, 是因为这完全不符合现代货币状况,是不了解现代货币的 错误说法。大部分货币是由商业银行派生、创造出来的存 款货币,由央行供应或发行的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货币 供应总量等于基础货币除以准备金率。
四.市场供求理论部分的重要修订
• 1.对商品需求变化以及供给变化对该商品价 格的影响等知识进行了新的表述,这一内 容在现代经济学中属于均衡价格的变化。 在考纲中表述为“供给、需求变化对(均 衡)价格的影响”。
• 2.删除了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这两个科学性 有重大欠缺的知识点。
• 3.重写了教材第二课第二框第二目: • (1)原教材的内容严重文不对题。 • (2)增加了供给法则的相关内容。 • (3)增加了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