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
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本文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切身体会,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人文素养方法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指出:“化学教学既要传授化学知识技术,更要训练
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
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创新精神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敢于超越现实的科学精神。

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之所
以强调突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其原因有二:
1.传统教学过分严谨,模仿性强。

不鼓励脱离教材的“越轨”操作,不鼓励对实验想象产生疑义,不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更不提倡强烈的批判精神,只要
求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观察实验或做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创新
精神长期处于被束缚的困境之中。

2.化学实验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

无论是演示
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无论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索性实验,其实都是先想后做、想好
了再做,总是先提出问题质疑,然后再通过实验想象的观察或推理,对这些问题
做出回答。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思想、情感、意志、精神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
的教育,对其科学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对此不知不觉,或
视而不见,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实验的自身优势,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教育学生吸收
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教育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尽可能创设
一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极为有益的材料。

首先,从实验纪律、实验环境卫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合理处理废品及小组同
学间的互助合作等各个实验细节抓起,能否做好这些工作,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志之一。

如针对学生将火柴杆、废纸、废弃药品随意丢进水槽,造成下水道堵塞或产生有毒气体;氯水、硫化氢水溶液、溴水、浓盐酸、四氯化
碳取用后没有及时盖好试剂瓶塞;浓硫酸与铜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氨气的制
取等实验,由于试剂用量过多,加热时间太长对环境都将产生不良影响等情况应
进行现场教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对试验中采取什么措施,实验应进
行哪些改进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认
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应成为自觉的行动。

另外,也可对有毒有
害气体的防护和处理、可燃性气体纯度的检验、防止腐蚀性药品对人体或衣物的
腐蚀、防止空气和水污染等实验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
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加强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

以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例,在教
学中既要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产生的原因,以及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
的危害,又要介绍人类在解决这一问题中所采取的措施,尤其要介绍近年来国内
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和绿色环保意识。

此外,还应组织学生对周边地区近年来的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让学生在对本地区污染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防止或治理污染的方案,让
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由于滥用化学物品或生产技术的落后而带来的环境污染,
以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污的必要性,及时启发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实验
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和直接参与环境
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在环境污
染面前不是无所作为,从而树立战胜污染、保护环境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学生懂得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科技的进步。

只有高新科技
才能使人类保持持续发展,而化学在这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
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享受“化学之美”,提高审美修养
美育就是通过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感知、感受、感动及想象来培养学生体验、理解、鉴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品质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是人文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既然美育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应
该是文科教师的事情。

事实上,自然科学也蕴藏着美,并且美不仅表现在自然现
象中,还存在于自然规律中。

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效的途径之一。

“化学之美”包括:色之美、动之美、恒之美、谐之美、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王苹重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化学[J].化学教学,2008。

[2]高越高中化学人文精神渗透问题[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