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五寨县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五寨县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 (2017高一下·铜山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不可估量从容不迫我行我素繁芜丛杂
B . 休戚与共饱经风霜浅尝则止竞相诽谤
C . 不言而喻卓有成效心急如焚数罟污池
D . 出类拔粹经世济民祸起萧墙坚如磐石
2. (4分)(2017·济南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依次)打开了。
看啊,浩浩汤汤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
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
爱得缱绻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
张掖的芦苇不。
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
_________,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爱慕/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
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扬扬。
这样的芦苇,_________.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
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
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
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
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扑)过来,密不透风。
(1)
文中划线的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绻(quǎn)浩浩汤汤
B . 沧桑凌(líng)
C . 栈(zhàn)喜气扬扬
D . 拱起禁(jìn)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渐次羡慕挤
B . 依次爱慕挤
C . 渐次爱慕扑
D . 依次羡慕扑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B . 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C . 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D . 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大学排名或多或少会对高校办学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大学排名能改变只关注少数名校的倾向,将会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B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科技工作者不仅树立“科技自信”,也需要社会各界消除“科技他信”,以实际行动为科技创新呐喊助威,添薪加火。
C .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不再发生,我国已制定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D . 春晚节目需要从社会热点话题中寻找灵感,俯下身子接近地气,感受社会发展大潮给人们带来的多方面深层次影响,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产生“心灵共振”。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
4. (1分) (2017高二上·宁夏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①________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②________,而不是表现形似。
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
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因此③________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5. (10分)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晴空星月落池塘”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字。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6. (9分)(2017·珠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向楠
①学以致用,这个原本在大多数人看来毫无问题的观念,最近遭遇不少人挑战。
有人指出,我们当前的学以致用观过于功利化,“有没有用”几乎成了衡量学问好坏的标准,使当前缺少真学问与真学术。
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30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2.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学以致用观比较流行;73.5%的人认为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受访者中,“80后”占39.3%,“70后”占35.5%。
③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学以致用观的利弊莫衷一是:29.5%的人认为利大于弊,15.5%的人感觉弊大于利,33.7%的人觉得利弊相当,还有21.3%的人觉得“不好说”。
④今年4月,由20名大陆大学生组成的“西安世园使者团”前往台北市参加“花博会”交流活动。
广州媒体人丁晓洁也随团参加此次活动。
在台湾大学访问交流时,丁晓洁发现,台大近50个系中,竟有15个系与农学、动物学有关,比如农艺学系、园艺与景观学系、兽医学系、昆虫学系等等。
⑤“台大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的一名教师告诉我,与大陆年轻人不同,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动植物研究兴趣浓厚,台大农学、动物学等相关专业报考热度非常高,甚至超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更好的经济、金融等专业。
学生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报考。
在他们看来,‘学以致趣’比‘学以致用’更有价值。
”丁晓洁说。
⑥不过,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认为,学以致用观流行不但不会带来危害,反而适应当前社会实际需求。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如果不以“用”作为指导,只会浪费时间,无益于自身发展。
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绪山曾指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以致用观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讲,它培养国人积极向上的参与观念,赋予国人较多的务实精神;从消极方面来讲,功利性地以“用”
为目的,使学术脱离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应有轨道。
同时,这种观念容易使一切智力活动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
近代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以实用技术为追求目标是短视的,想要在根本层面上经世救国,需要把精神层面的改造也作为追求的目标。
⑧为何学以致用观越来越流行?调查中,68.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社会功利化的必然结果;59.1%的人觉得是由于“社会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长远思考”。
此外,52.4%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中国人历来重视实用性思维;
51.7%的人感觉是由于“学以致用”能给人带来短期、实际的利益;34.1%的人指出,这是受到强调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影响。
⑨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分析,学以致用观流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儒家文化强调“学而优则仕”与“经世致用”,这是学以致用观的直接源头;其次,近代以来,随着国人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整个社会将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尽快把知识用于发展生产力上,“实用”成了学术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兴趣、好奇心等其他学习目的受到压制。
⑩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生谢潇看来,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导致当前学术急功近利,很多研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少前瞻性思维。
即便偶尔有新观点,也经常会被批评为“不切实际”。
“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突破最开始都源于天马行空的‘空想’,‘学以致用’不过是附属品,‘学以致知’才是学术根本。
”
⑪“现在应该适时改变过于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了。
”赵毅衡建议鼓励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兴趣、好奇心为指导进行学习。
在应用性并不强的理论性课题申请中,不要总逼迫研究者写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者数量,中国学界都非常多。
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追求学术研究的质量,打造创新型人才。
我们应允许甚至鼓励一部分人挣脱学以致用观的束缚,做一些‘无用’的思考。
”
⑫调查中,55.7%的人表示很支持赵毅衡教授的上述建议。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17日,有删改)
(1)
结合全文,学以致用过于功利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
新闻调查必须做到真实可信,简析本文主要用了哪两种手法来达到这一要求。
(3)
联系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7. (20分) (2020高二上·通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
鲁迅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踞在他脑里了。
他自从发现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得到许多新安慰。
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地,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
他将这“差不多说”最初公表的时候是在北京首善学校的讲堂上。
散坐在讲堂里的二十多个听讲者,有的怅然了;有的勃然了,大约是以为侮辱了神圣的青年;有几个却对他微笑了,大约以为这是他替自己的辩解:因为方玄绰就是兼做官僚的。
而这其实不过是他的一种新不平。
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教员的薪水欠到大半年了,只要别有官俸支持,他也决不开一开口。
不但不开口,当教员联合索薪的时候,他还暗地里以为欠斟酌,太嚷嚷;后来一转念,这或者因为自己正缺钱。
而别的官并不兼做教员的缘故罢,于是也就释然了。
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居然倒也发了一点薪水,方玄绰不费举手之劳领了钱,酌还些旧债,却还缺一大笔款。
但是“差不多”的事实又发生了,政府后来竟不理无关痛痒的官吏,终于逼得先前鄙薄教员要钱的好官化为索薪骁将了。
他也赞成同僚的索俸,然而他照例的并不一同去讨债。
阴历五月初四午前,他一回来,方太太便将一叠账单塞在他的鼻子跟前。
“一总得一百八十块钱才够开销……发了么?”方太太说。
“钱的支票是领来的了,可是又说要到他们跟前去亲领……”
“我想,还不如去亲领罢,这算什么呢。
”方太太看着他的脸说,“孩子们说那学费,学校里催过好几次了,说是倘若再不缴……”
“胡说!做老子的办事教书都不给钱,儿子去念几句书倒要钱?”他想了一会,又懊恼地出照旧例,每逢节根或年关的前一天,他一定须在夜里的十二点钟才回家,递给方太太一叠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
谁知道初四这一天他不到七点钟便回家来。
“怎么了?……这样早?……”方太太看了他说。
“发不及了,大约到初八就准有钱……我午后去寻金永生,待到知道我想要向他通融五十元。
即刻将我支使出
来了。
”
“这样紧急的节根,谁还肯借出钱去呢。
”方太太说。
方玄绰低下头来了,接着就记起去年年关的事来,那时有一个同乡来借十块钱,他其时收到了衙门的领款凭单的了。
因为怕这人将来未必会还钱,便说衙门里既然领不到俸钱,学校里又不发薪水。
然而不多久,他恍然大悟似的发命令了;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
莲花白竟赊来了,吃完饭,又颇有些高兴了,他点上一支大号哈德门香烟,从桌上抓起一本《尝试集》来,躺在床上就要看。
“那么,明天怎么对付店家呢?”方太太追上去,站在床面前,看着他的脸说。
他又要看《尝试集》了。
方太太怕失了机会。
连忙吞吞吐吐地说:
“我想,过了节,到了初八,我们……倒不如去买一张彩票……”
“胡说!会说出这样无教育的…”
这时候,他忽而又记起被金永生支使出来以后的事了。
那时他惘惘地看见店门口竖着许多斗大的字的广告道“头彩几万元”,仿佛记得心里也一动,或者也许放慢了脚步的罢,但似乎因为舍不得皮夹里仅存的六角钱,所以竟也走远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节)
【注释】《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
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第一段语言简洁,“盘踞”一词点明了“差不多”心态在方玄绰心中根深蒂固。
B . 方玄绰在“索薪”事件中,一直不积极参与,本质上是因为他的身份既是教员又是官僚。
C . 方玄绰向金永生借钱以及同乡年关向方玄绰借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境况与人情关系。
D . 小说用讽刺的笔调描写了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等,其表现令读者发笑沉思。
(2)方玄绰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方玄绰“差不多”思想的本质特征,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探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8. (16分) (2019高二上·中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常惠,太原人也。
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
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
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
公主及昆弥①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
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
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
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虏获。
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
惠还,自以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
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
”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
”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
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
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
[注]①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B .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C .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D .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持节,节是古代使者出使用的凭证,使者拿着符节代表皇帝亲临,可代皇帝行使权力。
B . 印绶,是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后也借指官爵;文中指被乌孙人偷走的常惠的官印。
C . 龟兹,指龟兹国,又称丘慈,是古代西域地区的大国,位于同为西域国家乌孙的西北。
D . 崩薨,古人忌讳说死,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叫“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常惠出身贫寒,报国志坚。
他随苏武出使匈奴,即使被匈奴扣留十多年,也没有变节屈服;回国后,他因辛苦勤劳而被昭帝嘉奖。
B . 常惠富有谋略,统兵有方。
他为了清除边患,联合西域乌孙国重创匈奴;同时汉朝国内也征调骑兵十五万,协同作战,缴获颇丰。
C . 常惠胆识过人,见机行事。
他再次出使到乌孙,在没有征得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路过龟兹时,集结调度军队,攻打龟兹,向其问罪。
D . 常惠明习外事,身受重任。
他在后将军赵充国死后,被天子任命为右将军,而他典属国的官职照旧;宣帝死后,常惠又事奉元帝。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①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
②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
”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9. (10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
任安,荥阳人也。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
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凶暴咬人的烈马)。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
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
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推举评价)也。
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
”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善。
”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
此两人立名天下。
其后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
后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
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
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
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
司直下吏,诛死。
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
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
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
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
”下安吏,诛死。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
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孤立:被世人抛弃,以致孤独无依
B . 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具:准备
C . 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习:学习
D .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过: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 . 为人将车之长安儿之成,则可待乎
C . 乃有所不得已也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D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阙然久不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卫将军不能察人,择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才能,而赵禹则更高一筹。
B . 任安死于“太子兵事”,看似祸患无常,意外忽至,实际上有“不忠之心”,武帝常欲杀之,这回终于有了口实,任安死得不冤。
C . 按司马迁论,任安不能在沉溺缧绁之前引决自裁,是“臧获婢妾”都不如的。
D . 选文(一)从常人恶死说到激于义理者不畏死,再到阐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说理虽曲折却明白;选文(二)以事实为依据,一步步展示人物由卑到尊,最后下吏诛死的经历,重于揭示人物行事和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②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7高二上·太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首联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B . 颔联分述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纵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曹操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里。
C . 颈联出句描写曹军的雄姿,将赤壁大战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感到英气逼人,用笔锋利。
D . 诗的前五句,作者把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还原战争原貌,并未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E . 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了眼前风物,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诗人不禁感慨万端。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收束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又引起对历史人物缅怀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阿房宫赋》借风讽今,杜牧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之之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④《论语》六则中表明孔子对待不义之财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三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作诗谈“处世之道”说:“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
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
”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
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人也大有人在。
请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体裁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