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范本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范本稿)
项目编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项目名称:XXXX市农业学校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XXXX市教育局
编制单位:XXXX节能咨询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9日
项目名称XXXX市农业学校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XXXX市教育局
法人代表邹进联系人XXXXXX
通讯地址云南省XXXX市XXXX区XX路67号XXXX市行政中心五楼
联系电话189******** 传真邮政编码661100
建设地点XXXX区西北部XXXX地块项目,A33号地块,XXXX大道以南,外环路以东。
项目投资管理类别审批□
√核准□备案□项目所属行业教育
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扩建□项目总投资42430.53万元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共包含教学楼,实训楼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96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1222.5平方米,其中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建筑面积为12230平方米,种子中心建筑面积14653.7平方米,合计26883.7平方米计入二期建设建筑面积。
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XXXX市农校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表
总建筑面积111222.5
总用地面积99684.70
其中
教学区43712.9
实训区47004.6 汽修专业实训车间8275
农校与工校共用实训区12230
计容建筑面积106799 不计容建筑面积4423.5 容积率 1.07 建筑基底面积32070.70 建筑密度30.03%
绿地率26.54% 绿地面积26458.40 地面停车场100
非机动车停车位920
可容纳学生数8000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
XXXX市职教园区XXXX市农业学校建设项目配套的学生生活设施已在园区内统一建设,所以,本项目只是单纯的教学区用能,主要用能品种为电力、新水和利用园区再生的非常规水。
电力主要用于照明、教育设施电器、实训电气设备及电梯等;新水为教学
区学生、教职工用水;非常规水用于道路浇洒和绿化。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的统计计算要求,项目年耗电为294.49万kW?h,年消耗新水479200m3,年消耗非常规水5468m3,参照规定的折标系数计算,项目总能耗当量值为368.711tce,等价值为990.370tce。
用能类型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
实物量
计算用折标系数折标煤量(tce)
购入消费
电万kW·h 294.49
0.1229kgce/kW·h 361.923(当量值)
0.334 kgce/kW·h 983.583(等价值) 新水m379200 0.0857kgce/m3 6.787
回收利用非常规水m35468 / /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tce)当量值368.711 等价值990.370 (注:非常规水为职教园区回收利用,处理用能已计入其它项目中,在此不再重计。
)
节能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中国节能技术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6号)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发改环资[2010]2056号)《云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云政办发[2012]32号)
《XXXX市“十二五”节能规划》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14号
《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16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489号)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9149-2012)
《三向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
1、项目建设地概况
(1)气象、水文概况
项目所在区位XXXX区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温两季分明,11-4月为干季,5-10月为雨季。
XXXX 区城区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4.4℃,年平均气温18.6℃,年无霜期313天,年平均降雨量833.9mm,年平均日照2143.2小时,相对湿度72%,平均风速3.7m/s,最大风速24m/s,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东南风。
(2)基础设施概况
本项目拟建设地址位于XXXX市XXXX区XXXX地块项目,A33号地块,XXXX 大道以南,外环路以东,项目建设地点地势平坦开阔。
片区交通网络完善,通行顺畅。
项目用地所在区域的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卫等各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
2、项目建设地能源消费情况
根据云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云南省及各州(市)单位GDP 能耗等指标公报》、《XXXX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数据显示,2011年云南省及XXXX 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为1.531tce/万元。
2011年XXXX区实现生产总值(GDP)8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2010年增长13.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85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5.33亿元,增长16.9% (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8.9亿元,增长18.1%;建筑业增加值6.43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8.16亿元,增长11.2%。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6.8:51.3:31.9。
建筑业较快发展。
2011年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3.90亿元,同比增加10.56亿元,增长315%;营业税金及附加0.30亿元,同比增加0.15亿元,增长95.6%;年末从业人数:2729人,同比增加168人,增长6.6%。
2011年,XXXX区全社会用电量1224706万kW?h,比上年增长17.9%。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15.52万tce(等价热值),较上年增长8.77%。
单位GDP能耗为2.4397tce/万元,比上年下降4.34%。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1、供水条件
XXXX区建市以来,存在“供水难”问题、2013年10月,杨柳河引水工程的建成,对蒙自坝区的工农业生产供水和城市的供水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完工后可以引水补充五里冲水库自流引水蓄水量的不足,增加水库供水量,充分发挥水库的设计供水能力。
同时对杨柳河在鸣鹫上游可起到分洪作用,有效减除下游的汛期洪涝灾害,工程的建成将使蒙自现有水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为改善蒙自坝区
的干旱缺水面貌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保障。
目前,XXXX区城市日供水能力8.5万吨,可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城市污水处理一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年处理量730万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二期处理能力2万吨/日。
本项目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现在市政供水能力,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2、供电条件
XXXX市建成投产了500千伏XXXX变电站、500千伏建水串补站、500千伏通宝变电站等一大批骨干电网项目工程,形成了500kV 电网为骨干网、220kV双环网为主网架,110kV为主的供电系统。
围绕“个开蒙建”城市经济圈,实现了向“超高压、大电网”的跨越。
“十二五”期间,XXXX市电力需求预测,到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将达442.5万千瓦,用电量需求达273亿2千瓦时。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XXXX电网将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1750兆伏安,线路80千米;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1860兆伏安,线路254千米;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556MVA,线路123千米。
“十二五”期间,XXXX电网预计总投资为12.5亿元。
XXXX区电力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大规模的城网改造,蒙自110千伏变电站、凤凰变电站、南湖变电站等自动化变电站的相继建成投运,以及北郊110千伏变电站的即将建设,及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投入资金9400多万元已经完成的1300多公里农网、城网高低压线路建设、改造工程形成的强大供电网络已全面覆盖蒙自2300平方公里的城镇和农村,为蒙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
目前,XXXX区现在已形成拥有500千伏输变电设施1个,220千伏2个、110千伏5个、35千伏7个的多电源、多层次的环形供电网络。
拟建项目位于XXXX
区南方电网供电系统,已接入所在片区的供电网络,并将供电部门提供的高压电线路通过项目设置的干式变压器转换为生活用电,用电有保证。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该项目运营期年综合耗能为990.370tce,占XXXX市能源消费增
量的0.04%,项目新增能源消费量对XXXX市、XXXX区“十三五”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为影响较小;本项目是公共建筑项目,为非盈利单位、非工业项目,项目能耗基数较小,不影响当地完成节能控制目标。
本项目在运营期间综合能耗指标评估结果为2.97kgce/a.m2,能耗指标较低,不会对“十三五”期间出台的公共机构节能目标的完成产生影响。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项目建设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设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1)选址及总平面设计概况
XXXX市农业学校建设项目位于云南省XXXX市XXXX区南部XXXX地块规划用地内,建设项目基地共分4幢建筑,教学楼,实训楼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及XXXX市农校农校专业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XXXX市农校学校位于职教园区北侧,北邻生活A区,南邻中心文化区,西侧为XXXX 市卫生学校,东侧为XXXX市工科学校。
地块内分为西侧教学区和东侧实训区两大块。
项目位置及总平面情况见下图。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
(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评估
项目所处地块与城市规划主干道相邻,交通方便。
该区域规划的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实施齐全,均可就近配套利用。
项目选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综合自然优势,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环境等条件。
综合评价项目建设期、运营期能源消费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符合节能要求。
从总平面布置方案可以看出,该项目主要建筑物的主朝向分别为南北向,建筑侧面较宽,能有效利用冬季日照,建筑与冬季主导风向斜交,避开冬季主导风,夏季适当开启窗扇,可满足建筑内自然通风。
方案设计充分结合场地周边现状、地形地貌特征、常年主导风向等因素,并充分考虑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间距充分考虑通风采光要求,做到了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太阳辐照、通
风、采光等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按相关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群体布置、体型、朝向等方面把能源消费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2、建筑设计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评估
(1)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简介
1)教学楼
XXXX市农业学校教学楼位于地块的西侧,建筑高度小于24米,为多层建筑,建筑层数为5层,局部4层。
整个建筑呈一S型布局,在二层由南至北贯穿一通廊。
此设计手法即满足了教学区的通风采光要求,避免了相互干扰,又方便联系,使整幢建筑的水平流线和垂直流线相互贯通互不干扰。
建筑底层大部分为架空区域,方便学生课间活动,也给整个场地带来阳光和更多的绿地。
一层散落的几个报告厅的异形体量,给整个建筑空间带来了生动性,也给日常使用人带来趣味体验。
教学楼北侧一幢功能为美术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和形体教室等艺术学科教室。
西北角一至五层为教室办公室。
西南角一层设有两间学生活动室,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教学楼共设置48人标准教室68间,32人教室28间,60人教室24间,120人教室20间,150人教室10间,以及一层设置了4间200人教室以满足日常学校的教学活动。
教学楼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凸显现代化教育园区的性格。
立面分为两个层次,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和丰富性。
外部层次材料为水泥砂浆,体现材料的真实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属性;内部搭配不同的颜色,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与亲和感。
整幢教学楼形态浑然一体,给使用者带来现代化的空间感受。
2)实训中心
XXXX市农业学校实训中心贯穿学校南北,分为北侧的生物苗木培育中心,中间的工科实训中心和南侧的实训楼。
生物苗木培育中心和工科实训中心均为地上4层,以展厅和连廊相互联系。
一层形态自由的展厅即丰富了建筑形象又可展示日常教学成果。
在生物苗木培育中心和工科实训中心一层设置一东西通道,方便整个小区东西方向上的
交通联系。
生物苗木培育中心为一外廊式环形建筑,主入口位于建筑西侧,中间为一景观院落,一至四层设置大型的生物苗木培育室,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北侧实训楼为地上9层,是整个农业学校园区的标志建筑。
主入口位于建筑南侧,进入后为门厅和电梯厅,向北与工科实训楼相连。
一至六层分别设有60人,150人,300人教室,八,九层为校级行政办公。
XXXX市农业学校实训中心的造型以水平向展开为基调,突出横向线条的体量搭配金属穿孔板,保证了建筑的通透性和透明性,也避免了过多的日晒。
9层高的实训楼成为整个农业学校建筑的标志,高层部分为金属穿孔板搭配玻璃幕墙,充分体现建筑的现代性和标志性。
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
XXXX市农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位于校区的东北角,建筑面积为8275平方米。
整体建筑为大跨式厂房类型的建筑,地上1层,局部2层,来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使用要求。
1层部分为主要的实训教学区域,2层部分为实训教室及教室办公室。
XXXX市农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的立面材料以夹心保温板为主,由外至内体现此建筑的功能性。
屋顶配以条形天窗,满足大进深建筑的采光需要。
4)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
XXXX市农业学校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位于校区的东南角,为一地上4层的外廊式环形建筑,建筑毗邻校区东侧的次要出入口,方便与工科学校联系。
一至四层均设置为工科实训教室。
此共用实训中心体现的职教园区整体的规划使用思想,使各个学校的资源整合利用,相互共享。
XXXX市农业学校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整个建筑体量以“回”字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型呈现。
中间的院落空间使整个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并增添了建筑的趣味性。
XXXX市农业学校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造型简洁大方,现代感十足。
(2)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对能源消耗影响的评估
1)建筑设计评估
①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立面设计,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和设置建筑遮阳,同时,建筑物的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教学楼西向部份采用斜角合理的避开西晒。
教学楼采用S型布局、试训中心采用廊式环形布局,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②从本项目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看,项目各建筑体型规整,体型系数较小,可使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减少。
③由于该项目可研报告没有建筑外窗的外形尺寸,因此无法对各建筑单体的窗墙比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项目地为温和地区中区,项目在下阶段设计时应保证建筑各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比满足《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建议项目内各建筑南北向的窗墙比小于0.80、东西向窗墙比小于0.70;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的天窗面积应小于20%。
④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第
4.0.10条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8条,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为了能在春、夏、秋季加大通风量,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建议教学楼、实训中心外窗(包括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40%;实训中心透明幕墙在每个独立开间应设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2)建筑热工性能评估
①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估
项目各建筑外墙采用MU10200厚加气混凝土空心砖(双排孔),内墙采用MU3.5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为1.07K[W/(㎡·K)];符合《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外墙热工性能K≤1.6W/m2.k的规定。
②外窗的热工性能评估
外窗是围护结构的开口,也是阻隔外界气流入侵的屏障,还是外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性能最薄弱的部位。
由于通常透光型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大大低于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非透光型外围护结构,因此外窗成为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省民用建筑外窗热工性能普遍较差。
而技术分析表明,提高外窗热工性能比提高外墙热工性能的经济效益高3~5倍。
提高外窗保温隔热性能的技术措施通常是采用改善窗框、玻璃的热工性能和安装技术等,隔热重点是利用遮阳技术。
本项目可研报告未提供外窗玻璃采用的方案。
评估建议外窗采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门窗或铝合金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为3.47~3.88(W/m2.k)。
符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1-建筑2007》中夏热冬暖地区外窗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W/m2.k)的规定。
③建筑外窗气密性评估
本项目可研报告未对外窗气密性提出要求。
本项目为普通公共建筑,其外窗的气密性等级应≥5级。
建议加设密闭条提高门窗气密性。
④遮阳系数评估
本项目可研报告未对外窗的保温性能及遮阳系数提出要求,建议按下表要求设置外墙和遮阳。
使用项目各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符合限值要求,以减少室能能源消耗。
窗墙面积比
外窗保温
性能等级西向所有其他朝向窗墙面积比≤0.2≥3——
0.2<窗墙面积比≤0.3≥3——
0.3<窗墙面积比≤0.4≥4≤0.60≤0.65
0.4<窗墙面积比≤0.5≥4≤0.55≤0.60
0.5<窗墙面积比≤0.7≥5≤0.45≤0.55
0.7<窗墙面积比≤0.8≥5≤0.40≤0.50
屋顶透明部分≥5≤0.40
⑤屋面热工性能
可研报告中未提出屋面的设计方案,无具体材料说明。
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方案,保证屋面热工性能符合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K≤1.2W/m2.k的要求。
3、项目建设方案综合评估小结及建议
(1)评估小结
1)项目建设区域位置及环境条件较好,规划科学,技术方案合理,具有实施建设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
2)项目所处地块与城市规划主干道相邻,交通方便。
该区域规划的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实施齐全,均可就近配套利用;
3)项目选址及总平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太阳辐照、通风、采光等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按相关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群体布置、体型、朝向等方面把能源消费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4)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立面设计,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和设置建筑遮阳,同时,建筑物的主要房间避开了冬季主导风向;
5)项目各建筑体型规整,体型系数较小,可使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减少;
6)项目各建筑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外墙热工性能K≤1.6W/m2.k的规定。
(2)评估建议
本项目在建筑设计时,应通过合理限定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参数和改善外窗遮阳、防辐射和密闭性能、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等措施,在改善或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和满足相同使用要求的条件下,有效降低通风、给排水和电气系统的总能耗。
主要建议如下:1)建筑单体平面设计时,南向应开敞,南向墙体应有良好的外表面吸热性能和墙体蓄热性。
教室等使用率较高的房间宜布置在南向或接近南向,并宜设置被动式太阳房,直接利用太阳能采暖;
2)设计应与暖通专业配合,合理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实训中心应合理设置进、排风口,充分利用室外风压和室内热压作用形成持续的自然通风气流并加以合理组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屋顶应采用通风屋顶构造;
3)应参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表4.2.2-5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参数进行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和遮阳系数设计;
4)墙窗比应该按《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4.2.2进行明确;
5)各建筑的外墙和屋面传热系数、保温性能等级和综合遮阳系数应该按《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3/T-39-2011)4.3.2的要求进行明确。
6)各建筑屋面热工性能应参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
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能耗指标
1、主要耗能功能区域或建筑概况
本项目为建筑项目,其主要耗能工序就是其设计的单体建筑。
项目XXXX市农业学校建设项目共有4幢建筑,分别是教学楼、实训楼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车间、农业学校与工科学校共用实训中心及XXXX市农校农校专业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功能布局、面积和层高如下表。
楼层主要设计内容层高
(m)
建筑面积
(m2)
一、教学楼
一层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活动室、48人
教室、120人教室、200人教室、280人教室、310人教室、
320人教室
5.1 4423.5
二层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32人教室、48人教室、120人教室、教师办公室
4.0 9321.5
三层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32人教室、48人教室、120人教室、教师办公室
4.0 858
5.0
四层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32人教室、48人教室、120人教室、教师办公室
4.0 858
5.0
五层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32人教室、48人教室、120人教室、教师办公室
4.0 6863.8
总计计容面积39289.4
43712.9 底层架空不计容面积4423.5
二、实训中心
一层生物苗木组培中心、工科实训中心、60人教室、150人教
室、300人教室、办公室等
5.4 9290.3
二层生物苗木组培中心、工科实训中心、60人教室、150人教
室、300人教室、监控中心、办公室等
5.0 9620.9
三层生物苗木组培中心、工科实训中心、60人教室、150人教
室、办公室等
5.0 928
6.7
四层生物苗木组培中心、工科实训中心、60人教室、150人教
室、300人教室、办公室等
5.0 9620.9
五层60人教室、150人教室、办公室等 4.2 1676.0 六层60人教室、150人教室、300人教室、办公室等 4.2 1944.6 七层60人教室、150人教室、办公室等 4.2 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