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推进我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强化国民教育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为建设美丽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按照工作要求,扎实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X 月底前实现学校内生活垃圾分类硬件设施配套完善,分类投放管理到位,实现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有效衔接,发挥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作用。

(二)普及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依托课
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2020年底实现全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覆盖率100%,师生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100%,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三、任务分工
(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全面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1.做好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工作。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编写有关垃圾分类校本,每学期至少安排2个课时,并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2.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教育活动。

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与德育课结合,融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中。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有害垃圾回收利用技术、可回收资源再利用技术,进行场景式体验,丰富环境科技、生态文明教育形式和内容,提升科普教育质量;组建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或志愿者团队,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主题宣传教育。

利用校园广播、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团队课等时机,
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宣讲,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4.开展教师教育培训。

组织教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和参观实践,班主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要实现全覆盖,通过培训使教职员工人人具备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教职员工环保意识,同时发挥广大教职员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地。

(二)规范做好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运工作。

1.明确垃圾分类办法。

依据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要求,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专业垃圾”五分类办法(详见附件),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管理。

2科学合理配置设施。

结合实际,在办公室、教室、食堂、校园等场所合理设置足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分类垃圾投放点,做到“数量合理、种类齐全、标识清晰、摆放正确、专桶专用、清洁卫生无破损”,方便师生分类投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实际需要。

3.严格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加强与当地收运体系、回收体系单位的协调沟通,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规范学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运工作。

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台账制度,记录生活垃
圾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并与收运单位做好交接、登记和统计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压实责任。

学校是开展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责任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处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合力。

(二)密切协同,合力推进。

积极争取当地街道支持,加强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要积极协调邀请相关部门给予业务指导,对学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经费等方面支持。

建立联络员制度,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络员。

要建立完善学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回收处理的工作机制,完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的收集储运体系。

(三)推广经验,典型带动。

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要通过家校联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向家庭、社区辐射,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根据《XX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XX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专业垃圾进行分类。

1.可回收物(蓝色标志)。

是指适宜回收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2.有害垃圾(红色标志)。

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3.厨余垃圾(绿色标志)。

是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生活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鱼虾、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生活垃圾。

4.其他垃圾(黑色标志)。

是指除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专业垃圾、可回收物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包括受污染无法再生的纸张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塑料制
品、废旧纺织品、废旧陶瓷品、卫生间废纸、难以自然降解的大棒骨、贝壳、一次性餐具等。

5.专业垃圾(橙色标志),也叫产业垃圾。

是指建筑(装修)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废弃木材、绿化垃圾、市场(农贸、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有机垃圾(其他厨余垃圾)等大宗废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