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怎样才有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怎样才有效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是观察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指研究者或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实时反馈到自身的教学中,调整教学及教育的着力点,并据此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

那么,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怎样才有效?我从三个方面——观察自己的课堂;观察别人的课堂;专家、同事对自己课堂的观察谈谈自己的看法进行探导:
一、通过观察自己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第一步就是观察自己的课堂,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观察对象,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自身的调控策略。

1、面对现实
万事开头难。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理念,似乎为大部分的教师接受,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接受更多的是对理论性知识的接受,优其我们老教师,并没有真正迈出课堂观察的步子,所以我们要切实提高观察力。

重要的是面对现实,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

2、重点观察
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时,我们要面向全体,对课堂的全面情况加以观察调控,使学生的整体效果达到优化;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境,对课堂活动的某一点或某些学生的个人行为进行重点观察,以达到对课堂活动的全面把握。

面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量表,我们要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实际,观察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有效管理课堂,也可以选择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等等。

这样课堂观察就有一个基本的方向,我们教师研究课堂、设计课堂、创造课堂都有了一个清楚的依托,加深了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使教师可以对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反思观察
反思观察是在重点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新的理念、新的智慧运用于课堂教育教学。

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分析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进行思考和判断,需要透过现象分析课堂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比如,对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观察。

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教师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对象、问题的设计及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探讨提问的有效性、生成性,并将反思的结果运用至新的课堂情景的观察。

反思观察可以说是针对课堂观察后的反思的再观察,这样,通过观察—反思—实践—再观察,不断反复循环,这就是我们备课中要写教学反思的原因,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螺旋上升、提高。

二、通过观察别人的课堂,提高观察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除了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外,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对其他教师课堂的观察,通过观察、对照、反思、实践,不断提高不同学科的长处,取其之长,终身学习,在比较学习中成长。

1、合作观察
课堂观察需要走向合作,必须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来完成。

合作观察,强调合作成员之间通过合理的分工,在教研讨论交流对话中,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

在合作观察过程中,通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调动本组成员参与课堂观察的积极性,及时帮助同科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难。

通过合作,建立起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增强对课堂研究的力量,能够大大提高数学组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

2、系统观察
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观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加注重的是对细节的观察,而教师观察别人课堂则是在细节观察的基础上,使观察走向系统,有助于教师专业系统性的成长。

教师
主动观察别人的课堂,一般是经过较充分的准备,因而,他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将对细节的观察,置于一定的思维系统中。

同时还能够从推动学生发展的总体目标下,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相关技能的要求,立足于三个观察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拟出观察的具体内容,使细节与系统互为条件,这样,既见树木,更见森林。

通过对其他教师课堂的系统观察,必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观察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3、研究观察
对其他教师课堂的观察往往带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严谨的观察框架,完整的观察过程。

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反馈,使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教师都收益匪浅。

研究观察强调在课堂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成长,它有助于教师从简单的观察课堂现象向分析课堂、研究课堂的方向发展。

课堂观察后的讨论是研究观察的最重要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对观察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另一方面,教师还可能就课堂观察中的问题求证于学生,从而把课堂观察逐步引领到教育研究的发展道路上,从教育科研的层面提升了教师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专家、同事对自己课堂的观察,提高观察力
这次国培,我们有了专家引领,使观察更有了针对性,在促成我们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将会极大地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

1、开放观察
在权威、同事观察自己的课堂的过程中,我们授课教师要秉持开放的心态,向专家、同事敞开心怀,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授课教师能够主动地综合专家、同事的观察诊断和自我判断,做出及时有效的改进行为。

在这一观察过程中,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专家、同事面前,从备课、上课到评课,授课教师无疑是一个被观察者,同时,授课教师也在主动地吸收专家、同事的观察成果,有利于以开放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可以说开放式观察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观察课堂的能力。

2、追踪观察
由权威和同行对自己教学的某一方面进行一定时段的跟踪观察,发掘自身存在但没有意识到的优缺点,并会同专家对课堂观察的过程不断进行重现、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层次的反思。

追踪观察要充分考虑个体、时间与空间、情景等不断变化的因素,把对教师一节课的观察放到一个大背景中去思考,以发展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研究教学活动,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观察的不断深入,也有利于我们教师在今后的课堂观察中提升质量。

3、提炼观察
权威人观察能够较为准确地提炼出被观察者课堂教学的风格和特色,通过观察有助于我们形成自身的风格。

这种专题性观察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的总结、概括,还深入到我们教育教学生活的微观层面。

权威人通过对课堂观察的提炼,促成课堂观察走出固定的模式,大大增强了课堂观察的能动性,比如我们想要观察的教师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方式,但在课堂上没有出现,而课堂上又随时可能发生一些我们预想不到的事,这就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堂观察进行提炼,探寻这些活动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关系。

在观察、提炼的过程中,教师增强了对课堂观察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促使教师的观察能力出现质的飞跃。

课堂观察是教师把握课堂的基本手段。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课堂观察。

通过课堂观察的探究,使我们不断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