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生态避暑旅游汇报发展情况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生态避暑旅游汇报发展情况材料
***生态避暑旅游发展情况
汇报材料
一、莲都发展生态避暑旅游的条件与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

***是浙闽“六江之源”、华东的生态屏障、全国的生态示范区,全国摄影基地,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7大类、34个基本类型,占全国分类方案中各类型的45%,有大小景点225处,有“天然氧吧”、“浙江绿谷”、“浙南林海”之美誉,区内山水相融,景色秀美,具有天然的发展生态避暑旅游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2、交通区位条件。

***是丽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丽水市域连接温州、金华、衢州和闽北地区的交通枢纽,金温铁路、金温高速公路、丽龙、龙丽高速公路、330国道横贯全境,49省道、50省道、53省道在此交汇,是丽水市域交通的中心集散地。

同时随着丽水动车、高速和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以及即将规划建设的机场、海西铁路大动脉等,***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3、市场需求指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尤其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同时,由于城市人口膨胀、汽车增加、工业发展等原因,使得城市资源紧张、环境不断恶化。

尤其,今年夏季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出现连续40度以上高温,使得大中城市居民大批
量涌入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舒适的山区、村庄避暑、度假。

这一日趋兴盛的市场需求指向,为我区养生、休闲、避暑旅游产品建设奠定了客源基础。

二、***生态避暑旅游发展现状 1、瓯江沿线生态避暑旅游项目
瓯江流域莲都段水域面积宽广,自然景色优美,沿线旅游资源密集,全区两个五级旅游资源单体——通济堰、瓯江(玉溪-陈山埠)都位于该区域。

再加上瓯江水系发达,对两岸村镇气候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因此,瓯江沿线是莲都最具生态避暑旅游发展潜力的一个区域。

目前,该区块已成立瓯江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并编制了区域旅游总规。

古堰画乡、石牛温泉、处风荷谷、郎奇桂花等一批旅游大项目的入驻,为该区域生态避暑旅游业发展构筑起产业框架。

2、高山避暑类旅游项目
***高山避暑类旅游项目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一是峰源区块;二是黄村乡天堂山区块。

峰源区块,距市区约5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拥有***最高山峰八面湖(1389米),是市区最寒冷地区,最热七月平均气温仅25.4℃,区内分布大山峰、猕猴峡、葑阳湿地等众多优质旅游资源,是我区发展高山避暑游的绝佳区域,目前,该区块已编制旅游规划,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天堂山旅游区位于***黄村乡境内,距丽水市区16公里,区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古庙,有古老
的瓯栝古道穿过天堂景区,海拔836米有面积35亩的高山湖泊,面积约70余亩的高山湿地,形成极具特色的高山生态风景线。

目前该区块已编制旅游规划,下游黄泥墩项目已成功招商,并编制了项目总体规划,黄泥墩项目计划围绕严溪河段建设水上乐园、峡谷漂流、休闲养生会所等多种旅游设施,建成后必将成为我区生态避暑游的又一拳头产品。

3、畲乡生态避暑旅游项目
畲乡生态避暑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宣平溪流域老竹镇和丽新乡,该区域过去因交通条件不佳,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产业几乎为零,因此,该区域生态资源保护完好,环境气候条件绝佳,加上东西岩丹霞地貌、老竹丽新千年畲乡文化等独异性、排他性旅游资源的有力支撑,使老竹丽新区块成为莲都又一发展生态、度假、避暑、养生旅游的核心区块。

该区块主要旅游项目有:一是老竹镇风情东西旅游项目,该项目自20xx年启动以来,先后投入了60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该区块计划重新编制旅游总规,进一步扩大东西岩景区规模,提升景区档次和品位,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推动景区提升发展;二是处州白莲精品园项目,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老竹丽新区块自2021年开始打造“十里荷花”长廊,截至目前已种植处州白莲2000余亩,并打造了“莲都园”等多个白莲精品园,并初具规模景观。

今年以来,我区对丽武公路沿线开展“四边三化”整治,实施了绿化种植、畲乡景观小品建
设、村庄立面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工程,使老竹、立新区域整体面貌得到全面优化和提升,为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畲乡农家乐综合体项目,包括丽新和沙溪两个农家乐综合体项目。

其中,丽新农家乐综合体项目覆盖宣平溪沿线马村、黄岭上、太极湾等三个区块,计划打造一个集餐饮、住宿、会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农家乐综合集聚群。

沙溪农家乐综合体项目以东西岩景区为依托,通过对沙溪民族村进行整村改造,对农家乐进行组织化经营,打造高品质的乡村休闲、避暑、养生旅游产品。

三、***生态避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乏生态避暑旅游产业总体规划。

生态避暑旅游是旅游经济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新课题,目前还没有全面统筹的规划,工作目标、工作思路都还不甚清晰,有待进一步研究、梳理。

2、旅游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基础薄弱。

现有的两个高等级景区东西岩和古堰画乡产品不丰富,吸引力不足,龙头作用未能全面发挥。

另外两个A级景区规模小、接待能力极弱。

其他旅游项目或处于建设阶段,或还在走项目前期。

就全区而言,旅游产业体系还比较薄弱,产品建设,要素建设有待全面加强、提升。

3、项目招商引资推进困难。

旅游项目投入大、建设期长、回报慢,旅游项目招商难度大。

签约的意向性等各类协议不少,数额也较大,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资金难以到位,或资金到位后难
以维持后续投入,严重影响项目进展和形象。

此外,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难以落实到位,亦制约了旅游项目的招商进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研究制定生态避暑旅游专项规划。

按照市旅游、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生态避暑旅游专题调研,掌握全区优势旅游资源情况,整理挖掘潜在的避暑旅游项目。

制定生态避暑旅游专项规划,理清生态避暑旅游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工作步骤,为下步产品建设、招商引资等奠定基础。

2、加快推进生态避暑旅游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瓯江沿线旅游项目建设。

充分利用好浙江省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这一平台,以“休闲、养生、度假”为导向,做好滨水休闲度假避暑文章,积极推进古堰画乡、石牛温泉、九龙湿地和四都区块四大组团和瓯江水域的开发建设,将该区块打造成旅游产业的集聚区和避暑旅游的主阵地。

二是加强老竹丽新畲族风情文化旅游区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改造东西岩景区,使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畲族文化,建设畲族特色文化村落,推动农家乐及乡村旅游业发展;延伸处州白莲产业链,形成集供产销、农工旅于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加快推进峰源、天堂山等高山避暑旅游产品的规划建设。

探索高山避暑、山地越野、森林雾浴、高山庄园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
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高品质旅游项目上马建设。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使农家乐乡村旅游成为生态避暑旅游的重要补充。

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传统劳作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业态,重点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以适应日益扩大的短途、小长假、郊游需求。

3、全面完善生态避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一是加快推进通景公路网络建设。

把通景公路建设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配套工程来抓,着重抓好“联城—老竹、丽新—碧湖”二条公路的建设,使莲都各大景区景点之间基本串联成线,改善交通状况。

提升城区至峰源、天堂山公路等级,提高两大区域的可进入性;二是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建设星级旅游饭店,引进品牌连锁饭店。

开发一批经济型旅馆,如青年旅馆、农家客店、家庭旅馆等。

加快莲都旅游纪念品、高端宜居小区、会务、商务中心及名牌折扣商店等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与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提示、旅游紧急救援、旅游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加大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

全区旅游行业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实现旅游经营、旅游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重点抓好莲都旅游诚信服务体系、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旅游公众服务体系、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等大型旅游信息化项目。

加强莲都旅游官方网站建设,打造融旅游政务、旅游资讯、旅游商务于一体的大型门户网站,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