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诗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古诗汇总
一、一年级上册。

- 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解析:这首诗就像一幅生动的小鹅图。

你看,诗人一上来就连说三个“鹅”,就像我们看到一群鹅走过来,特别兴奋地喊着。

那鹅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唱歌呢,多有趣。

鹅的羽毛白白的,浮在绿绿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波。

诗人把鹅的样子、动作写得特别形象,我们读着诗,就好像看到一群大白鹅在水里嬉戏一样。

- 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解析:这诗讲的是江南采莲的热闹场景。

“田田”是说莲叶很茂盛的样子,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然后那些小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游到西边,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游到北边。

感觉小鱼在莲叶间玩得可开心啦,而且诗人通过这种重复的写法,让我们能想象到很多很多小鱼在莲叶下穿梭的欢快画面。

二、一年级下册。

-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解析:春天的时候啊,人睡得特别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叽叽喳喳的。

诗人想到昨天夜里好像听到了风雨的声音,就担心那些花儿不知道被吹落了多少呢。

这首诗把春天早晨那种慵懒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写出来了,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还有对落花的一点点小怜惜。

-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析:晚上,李白看到床前明亮的月光,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的霜呢。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明月,低下头就思念起自己的故乡了。

你想啊,一个人在外面,晚上看到那又大又亮的月亮,就会特别想家。

月亮在古代的诗里常常和思念联系在一起,这首诗简单又直白,却把那种思乡之情写得特别深刻。

-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解析: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朝着大海奔腾流去。

这景色多壮观啊。

然后诗人说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这诗可不仅仅是在说看风景哦,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想有更大的收获,就得不断努力,往更高的地方去。

-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解析:太阳照着香炉峰,生出了紫色的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河流一样。

那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地方直落而下,好像有三千尺那么长呢,诗人怀疑这瀑布是银河从天上落到人间了。

李白可真会想象,把瀑布写得超级壮观,就像天上的银河掉到地上了,这气势可太震撼了。

四、二年级下册。

-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解析: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年里它会枯萎一次又繁荣一次。

就算野火把它烧光了,但是只要春风一吹,它又重新生长起来了。

这草的生命力可真顽强啊,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诗人用草来比喻人的生命力或者一些事物的顽强,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

- 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解析:稀稀疏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荫。

小朋友着急地跑着去追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进了菜花地里就找不到了。

这诗把乡村的景色和儿童的天真活泼写得特别生动,我们能想象到那个小朋友在菜花地里找蝴蝶的可爱模样。

- 原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解析:一个小牧童骑着黄牛,他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他突然想要去捉树上鸣叫的蝉,就马上闭上嘴巴站在那里了。

这小牧童可真机灵,前面还在开心地唱歌,一有了新想法就立刻安静下来,诗人把牧童的这种天真可爱和机警写得活灵活现的。

-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解析: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登上远处的寒山,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诗人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就停下车来,你看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呢。

杜牧可真有眼光,别人都觉得春天的花美,他却发现秋天的枫叶有着不一样的艳丽,这诗把秋天的景色写得美极了。

六、三年级下册。

- 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解析:柳树就像一个用碧玉打扮起来的美女一样,高高地站在那里。

千万条柳枝像绿色的丝带垂下来。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啊。

诗人把柳树写得像个美人,还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想象力太丰富了,把春天柳树的美写得特别细腻。

- 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解析: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河边去寻找美景。

到处都是焕然一新的景象。

很容易就感受到了东风的吹拂,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景色,就知道春天来了。

这首诗把春天那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样子写得特别到位,读着诗就好像走进了一个五彩的春天世界。

-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解析: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是高耸的山峰了,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不一样。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原来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里面啊。

苏轼这诗可不光是在说庐山的景色,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能看得更全面。

-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解析: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很浑浊,丰收的年景里他们留客人有足够的鸡肉和猪肉吃呢。

一路上山峦重叠、水流曲折,还以为没有路了,结果在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太有名了,它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说不定转机就在前面呢。

后面还写了乡村里春社临近时热闹的箫鼓,人们衣着简朴还保留着古老的风俗。

诗人说如果以后有空闲趁着月光,还要拄着拐杖随时来敲门拜访呢。

八、四年级下册。

- 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解析:很多鸟都高高飞走了,孤独的云也飘走了,就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和敬亭山互相看着,都不觉得厌烦。

你看,李白这时候多孤独啊,连鸟和云都走了,只有山陪着他,他把自己的孤独之情寄托在山上面,写得很有意境。

- 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解析: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光互相辉映,湖面没有风的时候就像没有打磨过的镜子一样。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山水水一片翠绿,君山就像白银盘里的一个青
螺。

诗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这比喻太巧妙了,把洞庭湖的美写得特别精致。

九、五年级上册。

-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解析: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长江水,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天的风又把江南的大地吹绿了,诗人看着明月就想,什么时候这明月能照着我回家呢?“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可太妙了,据说王安石改了好多次才确定这个字,这个字让江南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绿意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诗里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解析:在洛阳城里看到秋天的风,就想写封家书,心里有好多好多话想说。

又担心匆匆忙忙写的信没有把想说的都说完,送信的人快要出发的时候,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一下。

这诗把那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写信时的那种纠结写得特别细腻,我们能感受到张籍浓浓的思乡之情。

十、五年级下册。

- 原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解析:青草像毯子一样铺在广阔的原野上,有六七里那么长呢。

晚风中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声。

小牧童回来吃饱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光下睡觉了。

这小牧童的生活可真自在啊,诗人把牧童那种悠闲、质朴的生活写得很让人羡慕。

- 原文:“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解析:一只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里。

奇怪的是没有下雨他们却都撑开了伞,原来不是用来遮雨的,而是用来当帆使风的。

这两个小孩可真聪明又调皮,杨万里把小孩的这种天真无邪和聪明机灵写得特别有趣。

十一、六年级上册。

- 原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解析:以前我出征的时候,杨柳轻柔地随风飘动。

现在我回来的时候,大雪纷纷扬扬。

我在路上慢慢地走着,又渴又饿。

我的心里很悲伤,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

这几句诗把战士出征和归来时的不同景象对比着写,出征时是春天的杨柳依依,回来时是冬天的雨雪霏霏,这种对比让我们能感受到战士经历战争后的那种沧桑和悲哀。

- 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解析:这雨可真懂事啊,知道春天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就下起来了。

它随着风在夜里悄悄地来,滋润万物却没有一点声音。

野外的小路上和云都是黑的,只有江面上的船火是明亮的。

早上起来看那被雨水打湿的红花,整个锦官城的花朵都沉甸甸的。

杜甫把春雨写得像个温柔的小天使,悄悄地滋润着大地,而且诗里充满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十二、六年级下册。

- 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解析: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被烈火焚烧也当成平常的事。

就算粉身碎骨也一点都不怕,就是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于谦这诗其实是在借石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要像石灰一样,不怕困难,坚守清白的品质。

-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解析:竹子紧紧咬住青山不放松,它的根扎在破碎的岩石中。

经过千磨万击还是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南风还是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

郑燮把竹子写得特别有骨气,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像竹子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