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8课《竹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培养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热爱中国画。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研读有关绘画的语句,了解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五一期间,我到扬州旅游,参观了著名的“何园”。

“何园”是扬州何氏家族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

从何芷舠(dāo)父亲这辈起通过科举作了大官,留下了厚学重教、诗礼传家的门风。

先后出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

我参观何园最大的感受是何家注重教育。

再联想到与何芷舠同时代的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他的九个子女,个个是精英,一门三院士。

今天,我们要学的《竹影》一文,作者是丰子凯,他的父亲很善于教于子女,他能在孩子玩耍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教育子女中国画的艺术特征,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多大的作用啊!一个家族,必须注重教育!
二、作家简介
见《基础训练》之“常识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后正音。

教师用多媒体(或小黑板)提示需积累的词语:
(1)给加点字注音。

恺.(kǎi)惬.意(qiè)水门汀.(tīnɡ)
丰硕.(shuò)撇.(piē)口头禅.(chán)
参差
..(páihuái)..不齐(cēncī)徘徊
(2)解释词语。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幽暗:昏暗。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

(2)本文作者主要想表现什么中心思想?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积极发言、交流、明确:
(1)“我”和弟弟、华明在月夜相聚,探讨弟弟提出的问题,依照竹影描竹,后来爸爸给“我”们讲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2)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品读赏析
学生精读课文前半部分,勾画出自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语句,并作赏析,班上交流,相互切磋,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适时给予引导。

学生选出的句子可能是: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2.“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3.“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4.“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学生共同赏析,明确:
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红光渐渐地减弱的情形。

2.句中“一跳一跳”写出了霞光即将消失的动态。

“微细”是指太阳一跳一跳沉下去时跳的幅度小,变化不大,“迅速”是指太阳下落的节奏快,速度快。

“不可挽救”形容夕阳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极快的速度下山的情景,含有不可逆转的意思。

3.句中“长音阶”“短音阶”运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叶中间放出的清光。

4.孩子们在参参差差地描出竹叶的过程中,居然能感觉到描绘“中国画”的乐趣,却不知把水门汀给画得漆黑一片,充满了童真、童趣。

五、研讨探究
请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研读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探究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特征。

教师提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两句话应怎样理解?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六、拓展延伸
请学生针对文中的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方法展开评议,并大胆而真诚地谈谈对自己的爸爸教育方法的看法。

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表意见,明确:
文中“爸爸”把孩子们热爱绘画的热情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们讲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爸爸”这样做,保护了孩子们独特的艺术创造,有利于孩子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七、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