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胶囊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建立辅料—明胶空心胶囊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
2. 范围:明胶空心胶囊
3. 责任者:质检员
4. 内容:•••••••
4.1 产品代号:F09
4.2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P1204
4.3 品名:明胶空心胶囊
本品系由胶囊用明胶加辅料制成的空心硬胶囊。
4.4 检测项目与限度:(见表一)
4.5 检验操作方法
4.5.1 性状
取被测胶囊100粒,平放于装有30~40W日光灯的毛玻璃灯检台上,由1.0以上视力者以30cm的距离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记录并统计偏差量。
(1)色泽均匀,有光泽,不允许有明显色泽;
(2)砂眼、气泡者,总和比例不得高于2%(即不得超过2粒);
(3)油污:不允许有;
(4)黑点:不得超过测试总数的5%(即不得超过5粒)。
4.5.2 鉴别
4.5.2.1 器具:扭力天平;5ml量杯;50ml量筒;电炉;烧杯;试管;石蕊试纸
4.5.2.2 试剂、试液: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鞣酸试液;钠石灰
4.5.2.3 操作与结果判定
4.5.2.3.1 鉴别(1)
取本品0.25g,加水50ml,加热使溶化,放冷,取溶液5ml,加重铬酸钾试液-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生成橙黄色絮状沉淀。
4.5.2.3.2 鉴别(2)
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加鞣酸试液数
滴,即发生浑浊。
4.5.2.3.3 鉴别(3)
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少许,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4.5.3 松紧度
4.5.3.1 用具:厚度为2cm的木板;滑石粉
4.5.3.2 操作与结果判定
取本品10粒,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拨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然后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逐粒在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的木板上,应不漏粉;如有少量漏粉,不得超过2粒。
如超过,应另取10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5.4 脆碎度
4.5.4.1 器具、试剂
表面皿;干燥器;烘箱;木板(厚度2cm);硝酸镁[Mg(NO3)2〃6H2O]饱和溶液
4.5.4.2 操作与结果判定
取本品50粒,置表面皿中,移入盛有硝酸镁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置25±1℃恒温24小时,取出,立即分别逐粒放入直立在木板(厚度2cm)上的玻璃管内,将圆柱形砝码(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直径为22mm,重20±0.1g)从玻璃管(内径为24mm,长为200mm)口处自由落下,视胶囊是否破裂,如有破裂,不得超过15粒。
4.5.5 崩解时限
取本品6粒,装满滑石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胶囊剂项下的方法检查,各粒均应在10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
如有1粒不能全部溶化或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4.5.6 亚硫酸盐(以SO2计)
4.5.6.1 器具:天平(感量0.1mg);长颈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蒸发皿
4.5.6.2 试液:磷酸;碳酸氢钠;标准硫酸钾溶液;碘溶液(0.1mol/L)
4.5.6.3 操作方法
取本品5.0g,置长颈圆底烧瓶中,加热水100ml使溶化,加磷酸2ml 与碳酸氢钠0.5g,即时连接冷凝管,以0.1mol/L碘溶液15ml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加水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至溶液几乎无色,加水至40ml,照硫酸盐检查法检查,如显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4.5.6.4 计算公式
66.69%×C×V
含二氧化硫%= ×100%
500×W×1000
式中:
C:标准硫酸钾溶液的SO2含量(μg/ml);
V:标准硫酸钾溶液的取用量(ml);
W:供试品称样量(g)。
4.5.7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此项适用于以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抑菌剂工艺)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含羟苯甲酸、羟苯乙酸、羟苯丙酸、羟苯丁酸总量不得过0.5% 。
4.5.8 氯乙醇(此项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工艺)
4.5.7.1 器具:分液漏斗;具塞锥形瓶;天平(感量0.1mg);气相色谱仪;色谱柱(2ml);15%聚乙二醇-1500柱
4.5.7.2 试液:氯乙醇;正己烷
4.5.7.3 操作方法
取氯乙醇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22μg的溶液;精密量取2ml,置盛有正己烷24ml的分液漏斗中,精密加水2ml,振摇提取,取水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另取胶囊适量,剪碎。
称取2.5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正己烷25ml,浸渍过夜,将正己烷液移至分液漏斗中,精密加水2ml,振摇提取,取水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气相色谱法检查,用10%聚乙二醇柱,在柱温110℃下测定。
供试品溶液中氯乙醇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峰面积。
4.5.9 环氧乙烷(此项适用于环氧乙烷灭菌工艺)
取本品约2.0g,精密称定,照残留溶剂测定法检查,供试品溶液中环氧乙烷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主峰面积(0.0001%)。
4.5.10 干燥失重
4.5.8.1 器具:烘箱;扁形称量瓶;天平(感量0.1mg)
4.5.8.2 操作方法
取本品1.0g,将帽、体分开,在105℃干燥6小时,减失重量应符合规定。
4.5.1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照炽灼残渣检查法检查,计算,即得。
4.5.12 铬
取本品约0.5g,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法)检查,含铬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4.5.13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照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十。
4.5.14 黏度
取本品4.50g,置已称定重量的100ml烧杯中,加温水20ml,置60℃水浴中搅拌使溶化。
取出烧杯,擦干外壁,加水使胶液总重量达到下列计算式的重量(含干燥品15.0%),将胶液搅匀后,倒入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置40℃±0.1℃水浴中,约10分钟后,移至平氏黏度计内,照黏度测定法(第一法)检查,毛细管内径为2.0mm,于40℃±0.1℃水浴中测定,本品运动黏度不得低于60mm2/S。
(1-干燥失重)×4.50×100
胶液总重量(g)=
15.0
4.5.15 微生物限度检查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4.6 类别
药用辅料,用于胶囊剂的制备。
4.7 贮藏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