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01-2024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靶向冲刺强化训练(三大题型+提升模拟)(基础必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甲卷01-2024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靶向冲刺强化训练(三大题型+提升模拟)(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导出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D.入射光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论光照时间多长,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强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C.核聚变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中平均每个核子的小
D.半衰期跟放射性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无关
第(3)题
下列哪一项物理概念的建立用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
A.质点B.重心C.平均速度D.合力
第(4)题
运动员滑雪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该运动员滑行的速率保持不变,角速度为w,向心加速度为a。

则( )
A.w变小,a变小B.w变小,a变大
C.w变大,a变小D.w变大,a变大
第(5)题
在同一水平面、同一种介质中有两个波源O1和O2,振动频率均为f,振动振幅均为A。

现两波源同时开始沿垂直纸面方向振动,且起振方向相反。

经半个周期后停止振动,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

已知
,P为b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的波长均为2L
B.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C.质点c为振动的加强点
D.质点P振动经过的总路程为4A
第(6)题
2023年10月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盐官观潮景区,钱塘江潮水冲上景区占鳌塔东侧海塘,冲倒护栏。

已知水的密度,若水正对冲击护栏时水的速度为20m/s,冲击护栏后水的速度忽略不计,可估算潮水对护栏冲击的水压约为()
A.B.C.D.
第(7)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在a状态时的体积小于在b状态时的体积
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b时的内能
C.气体在过程ab中一定吸收热量
D.气体在过程ca中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小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第(8)题
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

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实验时得到了某金属的U c和的几组数据,并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1.6×10-19 C。

由图线可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1014 Hz
B.该金属的逸出功约为0.48 eV
C.可以求得普朗克常量h约为6.24×10-34 J s
D.若用波长为500 nm的紫光照射该金属,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下列有关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
B.儿童玩具泡泡机喷出的气泡呈现彩色属于光的干涉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D.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造成的
E.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第(2)题
我国地震局截获了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地震横波,在(图中实线)与()(图中虚线)。

两个时刻轴上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震波的波长为
B.质点振动的最大周期为
C.该地震波波速可能为
D.从时刻开始计时,处的质点比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E.从时刻开始计时,处的质点比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第(3)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电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L为阻值恒为2r的小灯泡,定值电阻R1的阻值恒为r,R3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电容器两极板处于水平状态,闭合开关S,电容器中心P点有一带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电源负极接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的滑片上移,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若突然将电容器上极板上移,则小球在P点电势能增加
C.若光照变强,则油滴会向上运动
D.若光照变强,则AB间电路的功率变大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溶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液面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E.当液体处于饱和汽状态时,液体会停止蒸发现象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某校物理小组尝试利用智能手机对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进行拓展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轻绳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智能手机,把手机拉开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手机在竖直面内摆动过程中,手机中的陀螺仪传感器可以采集角速度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同时,拉力传感器可以采集轻绳拉力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

经查阅资料可知,面向手机屏幕,手机逆时针摆动时陀螺仪传感器记录的角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1)某次实验,手机输出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在0~t0时间段内__________
A.手机20次通过最低点B.手机10次通过最低点
C.手机做阻尼振动D.手机振动的周期越来越小
(2)为进一步拓展研究,分别从力传感器输出图和手机角速度—时间图中读取几对手机运动到最低点时的拉力和角速度的数据,并在坐标图中以F(单位:N)为纵坐标、ω2(单位:s-2)为横坐标进行描点,请在图中作出F-ω2的图像。

(3)根据图像求得实验所用手机的质量为__________kg,手机重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__________。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9.8m/s2)
第(2)题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由水平长木板及固定在木板左端的硬币发射器组成,硬币发射器包括支架、弹片及弹片释放装置,释放弹片可将硬币以某一初速度弹出。

已知五角硬币和一元硬币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近似相等,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五角硬币置于发射槽口,释放弹片将硬币发射出去,硬币沿着长木板中心线运动,在长木板中心线的适当位置取一点O,测出硬币停止滑动时硬币右侧到O点的距离。

再从同一位置释放弹片将硬币发射出去,重复多次,取该距离的平均值记为,
如图乙所示;
②将一元硬币放在长木板上,使其左侧位于O点,并使其直径与中心线重合,按步骤①从同一位置释放弹片,重新弹射五角硬币,使两硬币对心正碰,重复多次,分别测出两硬币碰后停止滑行时距O点距离的平均值和,如图丙所示。

(1)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量有____________
A.五角硬币和一元硬币的质量、
B.五角硬币和一元硬币的直径、
C.硬币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D.发射槽口到O点的距离
(2)该同学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表示),若进一步研究该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需要判断关系式___________是否成立(用、、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半径R=0.5m的光滑半圆轨道AC与高h=6R的粗糙圆弧轨道BD(小于四分之一弧长)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平滑连接。

在水平轨道上,轻质弹簧被a、b两小球挤压(均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

同时释放两个小球,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a、b两小球的动能,且a球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A,b球恰好能到达粗糙圆弧轨道最高点B。

已知a球质量为m1=2kg,b球质量为m2=1kg,求:(g取10m/s2)
(1)a球经过半圆轨道的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F C;
(2)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3)b球从D点到B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第(2)题
如图所示,空间有范围足够大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小球从水平地面以大小为v0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
速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F与重力G的大小之比;
(2)小球落地前瞬时速度大小。

第(3)题
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A、C分别为x、y轴上的两点,OC长为L,∠OAC=30°,△OAC区域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外无磁场.有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平等于y轴方向从OA边各处持续不断射入磁场.已知能从AC边垂直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时间为t,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且粒子重力不计.
(1)求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有些粒子的运动轨迹会与AC边相切,求相切轨的最大半径r m及其对应的入射速度v m;
(3)若粒子入射速度相同,有些粒子能在边界AC上相遇,求相遇的两粒子入射时间差的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