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
优秀教案
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优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xx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xx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为主。

A.山地、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A.石油和煤炭
B.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习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优秀教案「篇二」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知识链接】
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
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前置作业】
部分
【学法指导】
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
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
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
【前置作业】
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中国的地理位置:(东、西、南、北)半球(打√);洲的部,洋的岸,是个的国家;大部分位于带,少部分在(
)带,没有带;
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
最南最北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课堂展示】
1、由学生主动展示【前置作业】的完成部分
2、重点讲解易错、疑难知识点的做题方法
【释惑提升】(记在课本上)
1、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我国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
疆域是指一个国家陆地、领水、领空的范围。

狭义的领土指国界线范围内的陆地,广义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水和领空。

渤海位于渤海海峡以,长江注入,台湾海峡属于,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是我国的内海。

基本概念:领土、领水、领空;领海、内海。

我国岛屿可分为基岩岛、冲击岛、珊瑚礁岛,我国岛屿分布集中在海和海。

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优秀教案「篇三」
人教版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域湖泊优秀教案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域湖泊(人教版课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作者及工作单位马家湾九年制学校教师:李晓曼
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展开的;
1、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基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

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差。

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行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趣,又能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的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