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体的
a.特点:无膜细胞器;
及作用
组成及
b.成分:RNA+蛋白质c.功能:蛋白质合成
合成
(5)高尔基体:
11.
思考动植物
区另IJ高
细胞中均有,
尔基体
但是功能不
在动植
>
同的细胞器
物细胞 的功能
a.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
区别
工、分类、包装和运输;
教材
b.动物: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学案
植物: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教学方式:讨论、讲述、谈话相结合,以问题串引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己梳理,质疑,补充,形成知识框架,构建总一分一总的复习模式.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并呈现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的知识点。
借助“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
借助习题分析讲解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活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一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4.活动: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一一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教 学 阶 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min)
考 纲 分 析
1.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主 要是细胞器,每种细胞器都有其特定 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这部分知识培养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核心素 养;
相似知 识比较, 防止混 淆
教材
PPT
3
细 胞 器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结 构 决 定 功 能 观 点 渗
自主合作学习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5-P46,从结构、 功能、膜特点及分布上回顾各细胞器;
2.尽可能多的联系所有学过的知识,尤 其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并完成学 案任务一和归纳1,识别电镜模式图, 认识电镜真实图;
结
教材
能解决联系
问题
识别细胞结构图 片,连线细胞器、 细胞结构与细胞 功能
1.回答线粒体 的结构及相 关功能;
2.联系线粒体 的结构与功 能,分析线粒 体基质的酶 与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相 关,线粒体内 膜的酶与有 氧呼吸第三 阶段有关;
3.分析把线粒 体称为“动 力车间”的 原因。
4.回答叶绿体 的结构及相 关功能;
5.联系叶绿体 的结构与功 能,分析类囊 体薄膜的酶 与光反应阶 段有关,叶绿 体基质的酶 与暗反应阶 段相关;
PPT
(6)中心体:
12.分析中心体
明确中
的组成、分
心体为
浮
布、膜特点、
什么与
与有丝分裂
有丝分
a.组成: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
的关系
裂有关
b.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
c.膜特点:无膜细胞器;
d.功能: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
关。
13.回顾溶酶体
用理论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酶体:
的结构和功 能,并根据功
知识解 决实际
2.各细胞器又不是独立的,相互联系共 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通过该部分知 识培养归纳与概括的理性思维核心素 养;
3.另外还有两个活动,观察叶绿体和细 胞质的流动以及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 型,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明确考纲要求,知 道“观察线粒体的 实验”考纲不作要 求
使学生 明确考 试要求
PPT
1
考 情 分 析
高二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当前教育目标是集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高考现实要求是通过 试题方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
2.一堂成功的课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实现主动学习与 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重点要从“结果”转到“过程”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教师 要对其进行学法指导,而高考复习课,要有高考的广度和思维发散度,同时兼具知识基 础的掌握。
重、难点:
重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难点:结构与功能相适的特点,细胞的完整性和内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有序 进行。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复习过了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膜和细胞核,对于细胞器的知识在复习细 胞膜和细胞核时一定也有所涉及,所差的应该是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知识从整体上的梳 理以及对细胞有序生命活动的进行理解提升,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情况分层比较 明显,参差不齐。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年6考);
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年0考)。
明确“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的重要 性
使学生 对考试 重点胸 有成竹
PPT
1
细 胞 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是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影响细胞的形状、 分裂、运动及物质的转运等。
1.明确细胞质 与细胞器的 关系;
2.通过阅读教 材P49页前两 段,明确细胞 骨架的作用 及本质,并对 细胞骨架和 细胞膜骨架 作比较
里月匕里 [受平匕」
基质
W
■XSx.J
内膜蜜粒
a.叶绿体基质:DNA、RNA、核糖体、酶
b.类囊体薄膜:酶、色素
c.基粒:增大膜面积。
d.光合作用:
光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
八光解「1八
HO,[H]+O
22
酶
透
ADP+Pi►ATP
料制造车 间”和“能
能量变化:
量转换站”
的原因。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6.分析把叶绿 体称为“养
学生自 主梳理 在基础 知识,落 实基础 知识。
落实基 础知识, 让学生 主动参 与学习;
把线粒 体的结 构和功 能与有 氧呼吸 相联系;
把叶绿 体的结 构和功 能与光 合作用 相联系;
学案
PPT
教材 学案PPT
教材 学案PPT
5-10
10-20
Ln」丁uh n
膜)22
(2)叶绿体:外膜
教学内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摄入、利用物质和能量维持其有 序的生命活动。而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 内生命活动的有序性,细胞内的膜系统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保证细胞内生命活动有 序行的结构基础,而本节内容是在复习过细胞膜,细胞核后细胞结构功能复习的最后 一部分,也是细胞结构功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零碎基础,但却是学生认知细胞为 什么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什么生命活动能那么有序地进行的关键,所本节知识要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基础上,让学生从系统结构之间有序的分工合作的角度去认识细 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且是在保证细胞完整性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内部生命活动 的有序精确的进行.
3.“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理念, 这些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堂教学与评价等各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为其创造 平等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而高三复习更是要注重学 生的个体水平的提高,而一轮复习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更应渗透生物学科思想,能 使学生生物学素养有一定的提升。
光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酶
CO2+C5宵C3
酶
C3+[H]+ATP(CH20)/ C5
(3)内质网:
7.
回答内质网
内质网
的分类及作
的功能
用
与性激
{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
8.
联系性激素
素的本
9.
的合成场所
分析膜面积
质联系;
滑面内质网:脂质合成
最大的细胞 器
(4)核糖体:
9
10.
分析核糖体
联系核
的特点、成分
3.引导学生联系细胞器相关知识,构建 知识网络:
(1) 线粒体:
基旗内膜
金
峭/外膜
a.线粒体基质:DNA、RNA、核糖体、酶b.线粒体内膜:酶
c.嵴: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
d.有氧呼吸:
酶
葡萄糖 ——►丙酮酸+[H]+少量能量(细 胞质基质)
酶
丙酮酸+HO►CO+[H]+少量能量(线22
粒体基质)
完成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收集习题图片等制作PowerPoint课件视频编制的“学案”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 生命活动一一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2.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一一培养归纳与 概括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4.建构课堂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 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教学背景分析
能力要求:本部分内容按课标及考试要求属于理解能力范畴,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a.特点:无膜细胞器;
及作用
组成及
b.成分:RNA+蛋白质c.功能:蛋白质合成
合成
(5)高尔基体:
11.
思考动植物
区另IJ高
细胞中均有,
尔基体
但是功能不
在动植
>
同的细胞器
物细胞 的功能
a.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
区别
工、分类、包装和运输;
教材
b.动物: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学案
植物: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教学方式:讨论、讲述、谈话相结合,以问题串引入,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己梳理,质疑,补充,形成知识框架,构建总一分一总的复习模式.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并呈现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的知识点。
借助“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
借助习题分析讲解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活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一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4.活动: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一一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教 学 阶 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min)
考 纲 分 析
1.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主 要是细胞器,每种细胞器都有其特定 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这部分知识培养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核心素 养;
相似知 识比较, 防止混 淆
教材
PPT
3
细 胞 器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结 构 决 定 功 能 观 点 渗
自主合作学习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5-P46,从结构、 功能、膜特点及分布上回顾各细胞器;
2.尽可能多的联系所有学过的知识,尤 其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并完成学 案任务一和归纳1,识别电镜模式图, 认识电镜真实图;
结
教材
能解决联系
问题
识别细胞结构图 片,连线细胞器、 细胞结构与细胞 功能
1.回答线粒体 的结构及相 关功能;
2.联系线粒体 的结构与功 能,分析线粒 体基质的酶 与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相 关,线粒体内 膜的酶与有 氧呼吸第三 阶段有关;
3.分析把线粒 体称为“动 力车间”的 原因。
4.回答叶绿体 的结构及相 关功能;
5.联系叶绿体 的结构与功 能,分析类囊 体薄膜的酶 与光反应阶 段有关,叶绿 体基质的酶 与暗反应阶 段相关;
PPT
(6)中心体:
12.分析中心体
明确中
的组成、分
心体为
浮
布、膜特点、
什么与
与有丝分裂
有丝分
a.组成: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
的关系
裂有关
b.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
c.膜特点:无膜细胞器;
d.功能: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有
关。
13.回顾溶酶体
用理论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酶体:
的结构和功 能,并根据功
知识解 决实际
2.各细胞器又不是独立的,相互联系共 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通过该部分知 识培养归纳与概括的理性思维核心素 养;
3.另外还有两个活动,观察叶绿体和细 胞质的流动以及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 型,培养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明确考纲要求,知 道“观察线粒体的 实验”考纲不作要 求
使学生 明确考 试要求
PPT
1
考 情 分 析
高二生物一轮复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当前教育目标是集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高考现实要求是通过 试题方式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
2.一堂成功的课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实现主动学习与 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重点要从“结果”转到“过程”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教师 要对其进行学法指导,而高考复习课,要有高考的广度和思维发散度,同时兼具知识基 础的掌握。
重、难点:
重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难点:结构与功能相适的特点,细胞的完整性和内部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有序 进行。
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复习过了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膜和细胞核,对于细胞器的知识在复习细 胞膜和细胞核时一定也有所涉及,所差的应该是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知识从整体上的梳 理以及对细胞有序生命活动的进行理解提升,而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情况分层比较 明显,参差不齐。
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年6考);
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年0考)。
明确“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的重要 性
使学生 对考试 重点胸 有成竹
PPT
1
细 胞 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是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影响细胞的形状、 分裂、运动及物质的转运等。
1.明确细胞质 与细胞器的 关系;
2.通过阅读教 材P49页前两 段,明确细胞 骨架的作用 及本质,并对 细胞骨架和 细胞膜骨架 作比较
里月匕里 [受平匕」
基质
W
■XSx.J
内膜蜜粒
a.叶绿体基质:DNA、RNA、核糖体、酶
b.类囊体薄膜:酶、色素
c.基粒:增大膜面积。
d.光合作用:
光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
八光解「1八
HO,[H]+O
22
酶
透
ADP+Pi►ATP
料制造车 间”和“能
能量变化:
量转换站”
的原因。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6.分析把叶绿 体称为“养
学生自 主梳理 在基础 知识,落 实基础 知识。
落实基 础知识, 让学生 主动参 与学习;
把线粒 体的结 构和功 能与有 氧呼吸 相联系;
把叶绿 体的结 构和功 能与光 合作用 相联系;
学案
PPT
教材 学案PPT
教材 学案PPT
5-10
10-20
Ln」丁uh n
膜)22
(2)叶绿体:外膜
教学内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摄入、利用物质和能量维持其有 序的生命活动。而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保证了细胞 内生命活动的有序性,细胞内的膜系统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保证细胞内生命活动有 序行的结构基础,而本节内容是在复习过细胞膜,细胞核后细胞结构功能复习的最后 一部分,也是细胞结构功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零碎基础,但却是学生认知细胞为 什么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什么生命活动能那么有序地进行的关键,所本节知识要 在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基础上,让学生从系统结构之间有序的分工合作的角度去认识细 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且是在保证细胞完整性的前提下,保证系统内部生命活动 的有序精确的进行.
3.“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理念, 这些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堂教学与评价等各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为其创造 平等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和发展,而高三复习更是要注重学 生的个体水平的提高,而一轮复习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更应渗透生物学科思想,能 使学生生物学素养有一定的提升。
光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酶
CO2+C5宵C3
酶
C3+[H]+ATP(CH20)/ C5
(3)内质网:
7.
回答内质网
内质网
的分类及作
的功能
用
与性激
{粗面内质网:蛋白质加工
8.
联系性激素
素的本
9.
的合成场所
分析膜面积
质联系;
滑面内质网:脂质合成
最大的细胞 器
(4)核糖体:
9
10.
分析核糖体
联系核
的特点、成分
3.引导学生联系细胞器相关知识,构建 知识网络:
(1) 线粒体:
基旗内膜
金
峭/外膜
a.线粒体基质:DNA、RNA、核糖体、酶b.线粒体内膜:酶
c.嵴: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
d.有氧呼吸:
酶
葡萄糖 ——►丙酮酸+[H]+少量能量(细 胞质基质)
酶
丙酮酸+HO►CO+[H]+少量能量(线22
粒体基质)
完成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收集习题图片等制作PowerPoint课件视频编制的“学案”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 生命活动一一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核心素养;
2.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一一培养归纳与 概括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4.建构课堂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 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 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教学背景分析
能力要求:本部分内容按课标及考试要求属于理解能力范畴,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