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七上《7往事依依》word教案 (4).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往事依依》(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词汇和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名句。
2.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圈点精彩语句、语段体会其妙处。
学习通过联想、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3. 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词汇和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名句。
2、学习通过联想、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三、学习与交流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徜徉浩淼绚丽镌刻雕镂婵娟谆谆教导搜索枯肠
2、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语文育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
本文是于漪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一再邀请而写的,刊登在1999年第七期(初中版)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3、朗读课文,了解内容,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二)合作交流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精当在何处?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
四、典型题例
朗读文中引用的《千家诗》中的诗句,并把它们按季节归类。
春日(宋朱熹)寒食(唐韩翃)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山居夏日(唐高骈)题榴花(宋朱熹)
绿树阴浓夏日,楼台倒影入池塘。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霜月(唐李商隐)雪梅(宋卢梅坡)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晚春(唐韩愈)冬景(宋苏轼)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五、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水浒( ) 水泊( ) 镌刻( ) 雕镂( )
沉浸( ) 浩淼( ) 心旷神怡( ) 徜徉( )
五cǎi纷呈()zhūnzhūn教导()绚丽()
三、修改病句。
1.这堂课对我有深刻的印象。
2.通过老师的说服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经常向我们介绍小说新作。
四、阅读第五节“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完成练习。
1.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回忆一下,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