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体检者心理需求分析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老年体检者心理需求分析与护理
【摘要】目的:为满足老年体检者体检需求,探讨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体检者心理需求,稳定他们的不安情绪,及时地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解除他们不良情绪,提高了老年体检者满意度。
结论:应针对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特点,在体检中进行心理护理,增加体检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体检者;导诊;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的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的贯彻,对健康体检中心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体检中心护士转变理念,根据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服务。
2015年9月一2016年6月,笔者对3605名老年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本次的调查对象共有3605名体检者。
其中男性有2606人,年龄在6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7岁;女性有999人,年龄在55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6岁。
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体检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单位、文化程度、电话,健康状况包括健康自评、不良嗜好、既往病史及自述健康状况。
二、结果
1、老人体检前的心理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有3393位老年体检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不了解,更不懂如何治疗,但是又对自己的身体状态非常敏感;有3432位老年体检者希望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2434位老年体检者惧怕疾病。
2044位老人身患高血液、高血糖、脂肪肝等老年病,占据总人数的比重为56.7%。
还有873位老人曾经把身体上的不适感当做疾病的初期症状,多次去医院检查身体。
2、老人在体检中的心理状态
(1)7622位老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各器官的功能减退,经常会有耳聋眼花、反应迟缓、语言的表达能力下降、环境适应力变差等症状。
2686位老人参与的体检项目大多在十种以上,但是安排体检的医室不到五个。
2300位老人说明,当遇到体检人数多,排队等候的时间较长时,会有烦躁的情绪。
(2)3253位体检老人期望,在体检中医院能够给予营养餐,约占总调查人数的90.24%;3558位体检老人期望有机会和医生面对面的交流健康知识,约占总调查人数的98.71%;2889位体检老人不希望自己的健康信息被健康中心透露出去,约占总调查人数的80. 14%。
三、讨论
对于以上老年体检者的心理特征,应该适当的开展护理工作。
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要
具备专业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同时还要主动地学习社会科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1、体检前的心理护理工作
负责体检工作的护士见到体检者时,应该主动向其问好,自然诚恳地向老人介绍各类体检室
的位置,分发宣传册和平面图,在引导的过程中准确地指出各类体检室以及工作人员的分配
情况。
耐心地向老人介绍详细的体检顺序、体检种类和禁忌,必要的时候需要指派专业的人
员解释体检的步骤和禁忌。
在体检之前,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在与医学专家认真
讨论后,大致估计老人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一份符合自身情况的体检营养套餐。
同时要注
意体检者的经济能力,制定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治疗计划,保证体检资源的节约,使体检过程
个体化。
2、体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工作
由于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人们说的话会很敏感。
因此,在引导老人去体检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使用文明礼貌的措辞,给老人温馨的关怀和被重视的心理归属感。
另外,
也能促进和老年体检者之间的沟通,有效地减轻老年人的猜忌和疑惑。
在回答老人提出的问
题时,要有耐心、认真地讲解。
对待体检老人要有诚意。
在安排体检工作中,遇到身体较弱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要着重地引导,应该指派专门的人来
照顾,最好是一个专员带一名老人,使体检步骤顺利完成。
各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应该互相配合,合理的分工合作。
让老人感受到体检中心里温馨的气氛。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提高体检的
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同时还能促进老人更了解医院,信任医护人员。
在于老年体检者沟通时,护理人员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们表达的话,在回答时尽可能多的使用
鼓励或宽慰的词句,多赞美、多讲解。
由于老年体检者敏感多思的心理特征,在体检时可能
会出现一些问题。
遇到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保持平和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尽量妥善的解决,切忌不理会或出口伤人,避免双方矛盾的激化。
属于体检者的问题,应该耐心的予以解决。
3、体检后的心理护理
体检中心应该配置相应的餐厅、饮水室,为体检者提供冰箱和微波炉等设备,在老年人体检
后安排营养套餐。
根据体检者的体检报告,预测评估他们患有老年病的可能性,针对每个人
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或对策,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对患病着给予心理上的指导。
体检中心应该修建一条绿色通道,在体检老人与各种医科的专家导师之间建立联系。
经医生
确诊有不正常因素的老人,应该在医院进行更细致的体检,治疗所患的病症或住院等。
体检
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提供全程的服务,比如,帮助老人安排医院的挂号、检查,办理各种手
续或协助治疗等工作。
另外,体检中心有义务为体检老人做信息保密,尤其是患有癌症等疾病的患者。
应当为他们
的家属普及必要的医疗卫生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帮助他们适当的
运动。
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来咨询。
4、体检中心应该采取的方案
合格的体检中心应该有科学的服务理念,和人性化的精致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增进老年体
检者对医院的信任。
为了创造健康卫士的医疗特点,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把
质量放在首位。
首先,护士长应该加强对护理团队的管理力度,为每位护士设置考核制度,激发护士工作的
主动性。
对待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体检者,应该给予不同的护理服务。
老年体检者中的所在层次、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都有所不同,应该注重对他们体检信息的保密工作,尽量满足他们
的需要,使他们感受到体检中心以及医护人员真诚的服务和关心。
其次,作为护士,应该善于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协调配合,合理分工,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
矛盾。
为老年体检者创造舒适、温馨的体检环境。
安排合理的科室结构。
在公告牌上清晰、
明确地标注体检的流程和步骤,帮助老年体检者省时省力地进行体检,做全方位的检查;
最后,建立绿色通道,为体检老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使体检信息电子化,保证在老人体检
后尽早将资料信息交给负责的医生,针对体检者的个人情况制定科学的健康计划、或提供有
用的建议,如果有疾病就给予及时的治疗。
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同时,还要做一些心理方
面的指导,对患者的医疗信息保密等。
综上所述,在为老年体检者服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注意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具体
情况具体对待,耐心、细致的引导,认真的帮助,使老年体检者感受到到医院的温馨,得到
心理上的被尊重和被重视的需要,提高体检服务的质量,也让体检者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嘉迪,谢泽娟,钟晓珊. 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5)
[2]于世梅,姜万霞,王文玲. 老年体检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3)
[3]唐利. 老年体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