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自考法律专业本科民法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下半年自考法律专业本科民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有一套别墅,甲的下列行为中不体现物权性质的是______。
A.甲居住该别墅的行为
B.甲制止乙侵占该别墅的行为
C.甲将该别墅做抵押的行为
D.甲将该别墅卖给乙,请求乙支付房款的行为
2、下列权利中,可以转让的是______。
A.劳动报酬请求权
B.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
C.支付租金请求权
D.近亲属间的抚养请求权
3、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因当事人的约定而受限制
B.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C.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
D.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相同
4、下列关于遗赠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遗赠适用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
B.遗赠在遗赠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
C.遗赠是遗嘱继承的表现形式
D.遗赠须遗赠人与受遗赠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5、下列属于自然事实的是______。
A.张某在治疗过程中因医疗过错行为而死亡
B.夏某的父亲去世
C.詹某逛街被高空坠落的花盆砸伤
D.华某在酒店用餐时因地面太湿滑倒而致其骨折
6、甲向银行分批贷款10万元,乙为甲提供了担保。
后来,由于甲的原因,致使银行解除了借款合同。
这时,银行仅向甲出借了4万元。
由于甲无力还款,银行要求乙承担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因主合同解除,乙的保证责任已消灭
B.乙应承担10万元的保证责任
C.乙应承担4万元的保证责任
D.乙不承担任何责任
7、甲在某饭店醉酒闹事,饭店员工和就餐顾客纷纷躲闪,顾客乙躲闪不及被甲打伤,乙的损害应由______。
A.甲单独承担责任,饭店不承担责任
B.甲和饭店承担连带责任
C.饭店承担责任,甲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D.甲承担责任,饭店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8、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视为______。
A.一般保证
B.连带责任保证
C.保证人不承担责任保证
D.该保证条款无效
9、下列属于非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原因的是______。
A.因继承取得物权
B.基于买卖合同取得物权
C.基于互易合同取得物权
D.基于赠与合同取得物权
10、下列对法人的财产与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法人的财产,是能够为法人独立享有、自主支配的财产
B.法人的责任,仅由其出资人承担
C.法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责任的,应由其出资人承担责任
D.法定代表人无需对法人的非法经营活动承担责任
11、甲立有遗嘱,其内容为自己死后遗产全部由独生子乙继承。
在一次车祸中甲乙同时遇难,甲当场死亡,乙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乙的儿子丙依甲的遗嘱继承了甲的全部遗产。
丙继承甲遗产的方式是______。
A.代位继承
B.转继承
C.第一顺序法定继承
D.第二顺序法定继承
12、债的实际履行原则是指______。
A.不能改变债的标的
B.按债的内容全面履行
C.可任意用其他标的代替履行
D.可以支付违约金代替履行
13、依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为其保留必要遗产份额的是______。
A.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
B.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C.缺乏劳动能力且生活有一定困难的继承人
D.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
14、甲与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住所地在A市,乙为买方,住所地在B 市。
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履行地点,而且合同的履行地点也不能通过交易习惯、合同性质确定,双方又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关于该合同履行地点正确的表述是______。
A.交付货款在A市,交付货物在B市
B.交付货款在A市,交付货物在A市
C.交付货款在B市,交付货物在A市
D.交付货款在B市,交付货物在B市
15、下列关于民法在时间上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民法适用于实施前发生的行为
B.民法不适用于实施前发生的行为
C.在法律有明文规定时,民法适用于实施前发生的行为
D.民法的生效时间也就是法律的颁布时间
16、下列侵权行为中适用过错推定的是______。
A.产品致人损害
B.环境污染致人损害
C.动物致人损害
D.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致人损害
17、下列有关宣告失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宣告失踪制度的目的仅在于保护失踪人的财产权益
B.某甲已下落不明一年,其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
C.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前置条件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为财产代管人
18、下列关于债的移转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债的移转仅能依照法律规定而发生
B.合同债权与债务的移转,均应取得合同另一方同意
C.债的移转仅能依照当事人的意志而发生
D.债的移转实质是债权或者债务在不同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转移
19、甲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新材料,乙公司与甲公司约定:如果甲公司研制的材料在2017年内投入生产,即出卖给乙公司500公斤。
甲乙之间的民事行为属于______。
A.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B.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
C.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D.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20、当事人约定了债务履行期限,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的______。
A.只须事前通知债权人
B.须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C.须取得债权人同意
D.不能提前履行
二、多项选择题
21、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的有______。
A.人体
B.电
C.尸体
D.与人身脱离的血液
E.阳光
22、甲驾驶一辆轿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撞伤越过护栏横穿公路的乙。
交通事故责任鉴定结论为“行人乙负全责”。
下列对此损害赔偿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B.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C.甲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甲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E.甲应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3、下列属于可撤销行为的有______。
A.欺诈行为
B.重大误解行为
C.无权处分行为
D.显失公平行为
E.无权代理行为
24、下列属于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的有______。
A.作品的发表权
B.作品的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设计人的权利
E.作品的署名权
25、下列情形中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______。
A.某甲向债务人催收债务
B.老张向其好友诉苦老詹欠钱不还
C.老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老罗还钱
D.骆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支付租金
E.债务人杨某向债权人汤某去函要求延期履行义务
三、判断说明题
26、2019年8月4日甲向乙借款5万元,乙当即交付,并约定以甲珍藏的字画提供质押担保。
次日,乙到甲家里取走了约定的字画。
乙的质权取得时间为2019年8月4日。
27、由于一周连降暴雨,甲的鱼塘漫溢,饲养的鱼游入乙的水田。
乙将这些鱼捞起,共有100斤。
乙大喜,准备将这些意外获取的鱼拿到市场卖掉。
但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致使30斤鱼倒入路边小河。
乙将余下的70斤鱼卖掉得款700元据为己有。
于此情形,乙只需返还甲700元及其利息。
28、李某由所在单位A公司推荐,获得2016年X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后因李某与A公司发生劳动争议,A公司在其职工大会上宣布取消李某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并强制其交出相关证书。
A公司的行为侵害了李某的名誉权。
29、李某是甲公司销售部经理,多次代理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商品买卖合同,未发生过争议。
后李某辞职,在甲公司未通知乙公司的情况下,李某仍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
无论甲公司是否追认,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均应由甲公司承担。
30、肖像权属于物质性人格权。
四、简答题
31、简述用人单位责任的构成要件。
32、简述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
33、简述物权优先效力的具体体现。
五、论述题
34、论述动产与不动产的含义及区分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
35、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村民某甲家中挂有一幅画。
县里下派的工作组成员某乙是收藏爱好者,乙走访甲家时见到该幅画,甚喜。
即告知甲,此画乃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价值2000元。
甲见乙对该画爱不释手,遂同意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乙。
半年后,甲在电视节目中获悉齐白石的画价值不菲,遂到县城辗转找到原工作组的乙,要求其退还该画。
1.甲与乙的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并说明理由。
2.乙是否应该返还该画?并说明理由。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甲乙系夫妻,育有子女王一和王二,甲、乙先后于1997年7月和2017年8月去世,留有自建楼房一栋,价值240万元。
王一有妻E,1996年11月王一早逝,遗有一子C,E 在王一死亡后一直与公婆甲,乙共同生活;王二有妻子D及二子A、B。
1.甲死亡时有遗产多少?哪些人享有继承权?说明理由。
2.乙死亡时,哪些人享有继承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4条的规定,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A项,甲居住该别墅,是在行使物权中的使用权能。
B项,甲制止乙侵占该别墅的行为体现了物权的排他性。
C项,甲将该别墅做抵押,体现了物权中的处分权能。
D项,甲将该别墅卖给乙,请求乙支付房款的行为是请求乙履行债务的债权行为,不体现物权性质。
2、C
[解析]并非一切债权均可作为让与的标的。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又包括:①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债权,例如,因继承而发生的对于遗产管理人的遗产给付请求权,近亲属间的抚养请求权;②公法上的债权,如抚恤金债权、退休金债权、劳动报酬债权、劳动保险金债权等;③因人身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3、C
[解析]A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一种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而不是由自然人自行决定的,因此,非依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限制或剥夺。
B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认识能力即意识能力为依据。
只有有意识能力的人才有民事行为能力。
而人的意识能力与人的年龄和智力健康状况有关,因此,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受其年龄和智力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不是人人都相同。
C项,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条件。
D项,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自然人自出生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因此不能认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均相同。
4、B
[解析]A项,遗赠与赠与都是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他人的行为,但二者的性质不同。
遗
赠采取遗嘱的方式,由《民法典》继承编调整;而赠与采取合同方式,由《民法典》合同编调整。
B项,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订立遗嘱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于其死亡时生效的单方法律行为。
C项,遗赠与遗嘱继承都是被继承人以遗嘱处分个人财产的方式,但两者是不同的。
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自然人,也可以是国家和集体,而遗嘱继承人则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
D项,遗赠是一种单方行为,只需有遗赠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不受其他任何人意思的制约,也不需要受遗赠人的同意。
5、B
[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可分为自然事实和人的行为。
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人的行为是指与人的意志有关,直接体现人的意志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B项,夏某的父亲去世与人的意志无关,并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属于自然事实。
6、C
[解析]《民法典》第681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本题中,甲无力偿还4万元的贷款,作为保证人的乙应承担该4万元的保证责任。
7、D
[解析]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应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本题中,甲在饭店醉酒闹事打伤乙,为直接侵权人,应
承担侵权责任。
饭店在甲闹事期间,饭店员工纷纷躲闪,未采取措施保障顾客的安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8、A
[解析]当事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采用哪一种保证方式。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9、A
[解析]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原因主要有:①因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②因征收或者没收取得物权。
③因法律的规定取得物权(如留置权)。
④因附合、混合、加工取得所有权。
⑤因继承取得物权。
⑥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取得所有权。
⑦因合法建造取得物权。
⑧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取得物权。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原因有:因买卖、互易、赠与、遗赠等行为取得所有权,通过物的所有人与其他人的设定行为为他人设定抵押权、地役权、质权等他物权。
10、A
[解析]法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财产权,也能自主支配自己的财产。
法人以自己的财产对自己在民事活动中发生的债务负清偿责任,出资人。
法人的出资人仅就自己的出资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
法定代表人应当对法人的非法经营活动承担责任。
11、B
[解析]转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
本题中,甲的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乙于遗产分割前死亡,且没有放弃继承,乙应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丙,属于转继承。
12、A
[解析]实际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按债的标的来履行而不能任意改变。
这是债的效力的要求,其核心在于强调债的履行标的的特定性,不能任意用其他标的或以支付违约金和赔
偿金来代替合同的履行。
13、D
[解析]在遗嘱继承中,遗嘱人也不能违反法律的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41条的规定,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14、A
[解析]履行地点是指债务人履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的地点。
如果当事人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本题中,甲乙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甲给付为货物,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也即乙的住所地B市。
乙的给付为货币,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也即甲的住所地A市。
15、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此,民法并非绝对适用或者不适用于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而是原则上不适用,但是若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也可以例外适用。
D项,民法的生效时间并不一定是法律的颁布时间,其生效时间可能晚于颁布时间。
16、D
[解析]过错推定责任,是指行为造成损害事实时,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推定其具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致人损害属于过错责任中的过错推定。
ABC三项,产品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动物致人损害都是无过错责任。
17、D
[解析]宣告失踪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
宣告失踪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失踪人和相对人的财产权益。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40条的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要前置条件,只要满足宣告死亡的条件,不经宣告失踪即可直接宣告死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为财产代管人。
18、D
[解析]债的移转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或者债务由第三人予以承受。
债的移转的实质是债权或债务在不同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转移,即由新的债权人或债务人代替原债权人或债务人,使债的主体移位。
依债的移转发生的原因,可将债的移转分为因法律行为而产生的移转和因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移转。
前者如因合同产生的移转、因单方行为产生的移转,后者如因法定继承而发生的移转、法人合并发生的移转。
19、B
[解析]延缓条件即停止条件,是指关系民事行为效力发生的条件。
本题中,甲乙双方约定如甲满足一定的条件(研制的材料在2017年投入生产),则甲乙双方成立买卖合同(甲出卖给乙公司500公斤材料),属于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
A项,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设定一定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行为效力发生与否的民事行为。
C项,解除条件是指关系民事行为效力消灭的条件。
D项,附期限的民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到来的客观事实作为决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附款的民事行为。
20、B
[解析]《民法典》第530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二、多项选择题
21、BCD
[解析]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点:①须存在于人身之外。
人身不能成为客体,人身上的某一部分包括各种器官在未与人体脱离前也不能成为物。
②须能够为人力所实际控制或支配。
阳光不能为人力实际控制和支配,不为物。
③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④须为独成一体的有体物。
22、AE
[解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是指机动车在道路上通行造成他人损害时,机动车一方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AB两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CDE三项,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3、ABD
[解析]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又称可撤销或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因意思表示有瑕疵,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包括: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③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④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C项,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不可直接撤销合同。
E项,无权代理的法律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24、ABCDE
[解析]知识产权是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内容的民事权利。
在著作权中,身份权包括四项:①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②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③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④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在专利权中,身份权主要表现为专利权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在商标权中,身份权主要表现为商标权人在商标的使用中有标明自己名称的权利。
在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中,身份权主要表现为权利人领取荣誉证书、标明权利人身份的权利。
25、ACDE
[解析]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的事由有: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③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④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AE两项,甲向债务人催收债务、债务人杨某向债权人汤某去函要求延期履行义务属于上述①情形。
CD两项,老吴向法院提起诉讼、骆某向法院起诉属于上述③情形。
三、判断说明题
26、错误。
理由:动产质权,是以动产为其标的物的质权。
动产质权自出质人交付出质物之日生效。
因此,当乙到甲家里取走约定的字画时,乙取得质权,时间为2019年8月5日。
27、错误。
理由: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
发生不当事得利的
事实时,因为一方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根据,是不正当的,另一方因此而受到损害。
受益人为恶意时,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已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
乙是恶意的不当得利,应赔偿甲的全部损失。
28、错误。
理由:荣誉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获得、维护、利用其荣誉并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31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三八红旗手称号属于荣誉称号,因此A公司取消李某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并强制其交出相关证书的行为侵害了李某的荣誉权。
29、正确。
理由:李某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表见代理属于有效代理。
行为人无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但有足以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事实和理由,善意相对人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的,该民事行为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此为表见代理。
本题中,李某的行为符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应有甲公司(被代理人)承担。
30、错误。
理由:物质性人格权,是指自然人对其生命、身体、健康等物质性人格利益所享有的人格权。
我国《民法典》规定的物质性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三种。
精神性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姓名、名称、肖像等精神性人格利益所享有的人格权。
从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规定来看,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外,其他人格权,例如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均为精神性人格权。
四、简答题
31、用人单位责任是指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时,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