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市化肥责任公司年产万吨合成氨节能扩改及万吨尿素配套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7万吨合成氨节能扩改及28万吨尿素配套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编制依据 (2)
1.3 评价工作原则 (4)
1.4 环境保护对象(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4)
1.5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6)
1.6 评价范围 (7)
1.7 评价因子 (8)
1.8 评价标准 (9)
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和区域污染源评价 (13)
2.1 自然环境概况 (13)
2.2 社会环境概况 (16)
2.3 区域污染源评价 (20)
3.1 建设单位概况 (24)
3.2 建设单位生产和污染治理现状 (25)
3.3 现状排放总量及存在问题 (31)
4节能扩改项目概况 (37)
4.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37)
4.2 建设规模、项目组成、额定工况 (37)
4.3 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厂区平面布置 (38)
4.4 项目实施后全厂概况 (40)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43)
5.1 公用工程 (43)
5.2 主要生产设备 (47)
5.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其理化性质 (50)
5.4 工艺流程 (55)
5.6 污染物产生情况 (75)
6污染防治措施 (79)
6.1 废水处理措施 (79)
6.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83)
6.3 噪声治理 (87)
6.4 废弃物处置的方法与途径 (88)
6.5 建设项目的“以新带老”措施 (89)
6.6 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措施 (96)
6.7 绿化 (97)
6.8 环保投资估算及进度安排 (98)
6.9 “三同时”验收 (101)
7总量控制分析 (102)
7.1 污染物达标排放量分析 (102)
7.2 污染物“三本帐”分析 (108)
7.3 总量控制分析 (113)
8清洁生产分析 (119)
8.1 清洁生产分析概述 (119)
8.2 工艺的技术先进性分析 (120)
8.3 设备的清洁生产情况 (123)
8.4 节能降耗分析 (123)
8.5 节水措施 (123)
8.6 清洁生产水平的类比分析 (124)
8.7 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124)
8.8 立项可行性分析 (125)
9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127)
9.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7)
9.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32)
10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134)
10.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34)
10.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41)
1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52)
11.1 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产生状况 (152)
11.2 环境影响分析 (153)
12环境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 (153)
12.1 项目所在地区域声环境概况 (153)
12.2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154)
12.3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 (156)
12.4 噪声控制措施建议 (159)
1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60)
13.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160)
13.2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162)
13.3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164)
13.4 施工垃圾的环境影响分析 (164)
13.5 施工期环境管理 (165)
14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165)
14.1 风险源定性分析 (165)
14.2 风险物料与物料风险度分析 (165)
14.3 风险事故的类型及事故的风险概率 (166)
14.4 对策分析与建议 (168)
14.5 小结 (170)
15环境监控及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71)
15.1 环境管理制度 (171)
15.2 环境管理机构 (171)
15.3 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 (171)
15.4 环境监控计划 (173)
16.1 调查目的 (174)
16.2 调查的内容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174)
16.3 调查结果分析 (175)
17厂址可行性分析 (177)
17.1 项目厂址与城市规划相容性分析 (177)
17.2 厂址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相容性分析 (177)
17.3 本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 (178)
17.4 厂址可行性 (178)
1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79)
18.1 经济效益分析 (179)
18.2 环境效益分析 (179)
19结论与建议 (181)
19.1 评价结论 (181)
附件;
《关于同意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尿素二期贯彻建设项目的批复》江苏省XYZ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7万吨/年合成氨节能扩改及28万吨/年尿素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技术评估意见》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数据资料质量保证单》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固废处置协议书》(3份)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氮肥分厂事故预案》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氮肥分厂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国内投资技术改造项目登记备案通知书》江苏省经贸委
《TS-75型电站脱硫装置说明》
《现状监测质保书》
1总论
1.1项目背景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国营XYZ市化肥厂破产收购的基础上于1998年建立的股份制合作企业,主要从事小氮肥的生产和销售,现已具备年产8.5万吨合成氨和14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其品牌产品灵谷牌尿素供不应求,全厂生产形势产销两旺,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产销率和货款回笼率三项指标年年达到百分之百,天天实现零库存。

但是,该公司由于规模偏小,生产系统的负荷配置尚不尽合理,人力资源和生产效能尚未充分有效发挥,有待改造挖潜。

本项目拟通过节能改造扩产,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形成年产17万吨合成氨和28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为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98)第253
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江苏省环保厅已批复同意该项目上报立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建设单位于2002年11月底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收集有关法规文件、拟建项目资料,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并已经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批复。

评价单位根据大纲批复意见,开展了环境现状监测、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数据核实等现场工作和相关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完成了报告书送审稿,提请江苏省环保厅组织评审。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98)第253号文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国家环保局,HJ/T2.1-2.3(93),HJ/T2.4(95)(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2000]1015号文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11)《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12)《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
[97]122号)
(13)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苏环委[97]122号
(14)《江苏省地表水水域功能类别划分》,2003年3月
(15)《通榆运河水污染防治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
《(16)XYZ市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报告书》1995年3月(17)《XYZ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5月
(18)《关于对XYZ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审批意见》江苏省环保厅,苏环计[96]75号
(19)《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7万吨合成氨节能扩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2003年4月
(20)《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3评价工作原则
(1)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以新带老”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通过工程分析及水平衡分析,核实生产工艺中各排污点的位置,核算各排放点的“三废”产生量,核实污染物的“三本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对策措施。

(3)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所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1.4环境保护对象(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所处地区为XYZ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所在地环境的大气功能为二类区,空气质量应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新通扬运河水质应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环境噪声应达《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环境保护对象及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1。

表1-1 环境保护目标表
※:中干河口距项目废水排放口11300m,水源地距河口约5km。

1.5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
1.5.1评价重点
确定本次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措施、总量控制、风险评价及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5.2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等级详见表1-2,其中: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项目地处平原,主要大气污染物是SO2、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计算SO2的P值(×109)=0.025,氨的P值=0.145,以此判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本项目废水量1315900t/a,折合3655t/d。

该废水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前作为临时措施由原有排放口排放,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经处理达标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该项目排放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污水受纳水体新通扬运河的设计流量为15m3/s,其水质要求达到Ⅲ类水标准,水环境影响
评价的等级判定为三级。

表1-2 评价等级表
噪声影响分析等级定为三级。

1.6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并结合所
判定的评价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3。

表1—3 评价范围表
(1)大气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SO2、TSP、氨、NO2
影响评价因子:SO2、氨、TSP
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氨、粉尘、H2S (2)水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COD cr、氨氮、TP、SS、石油类、挥发酚、CN-、S2-
影响评价因子:COD cr、氨氮
总量控制因子:COD cr、TP、氨氮、SS、石油类
(3)噪声
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均为连续等效A声级
1.8评价标准
1.8.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SO2、TSP、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氨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详见表1—4。

排放标准: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6)表2的标准,氨、H2S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详见表1-5。

表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表
水质标准:新通扬运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详见表1—6。

表1—6 地表水质评价标准
排放标准;本项目为中型合成氨企业,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4-1999的表2(中型),总磷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中表4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详见表1—7。

表1—7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准为m3/吨氨。

表1—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噪声评价中,环境噪声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

表1—9 噪声评价标准
2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XYZ市开发区。

XYZ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属江淮下游的亚热带北缘,地理坐标东经119o50’-120o15’,北纬32o20’-32o43’,东与海安
市比邻,南与泰兴市相连,西南与泰州市海陵区接壤。

XYZ市区位于XYZ市中东部,江淮水分界线上,是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328国道与盐靖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老通扬运河穿城而过,新通扬运河位于城北。

地理位置见图2—1。

2.1.2地形地貌
XYZ市内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土壤肥沃,是苏中鱼米之乡;区内地壤类型南为高沙土区,北为淤积盆地。

地震烈度7度。

XYZ市经济开发区所处区域地形平坦,南部稍高于北部,地面标高4.4-6.5m(黄海高程系)。

水文地质包括市区在内共分三层地下水。

第一含水层深79-126m,日产水1.63MT,可直接作为饮用水;第二含水层深140-183m,日产水1MT,为优质矿泉水,可制作天然饮料,具有较高的经济开采价值;第三含水层深180-270m,日产6.98MT淡或微咸水,可作为工业用水。

地下水平均开采量可达9.6MT。

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2-2.0m。

2.1.3气象气候
XYZ市属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降水量丰沛。

本区气象、气候特征见表2-1。

表2-1 气象、气候特征
2.1.4
XYZ市位于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线上。

开发区以通扬公路为界,南属长江水系,北属淮河水系,详见水系图2-1。

开发区内共有大小河、塘58处,主干河流主要有三条,即老通扬运河、黄村河和中干河。

开发区北界有新通扬运河。

中干河连接(平交)新老通扬运河,通过XYZ船闸控制水位,上下游落
差约1m以上。

中干河规划为市区第二水厂的水源河流,在新通扬运河南约5公里处为饮用水源地,控制水位1m以上,日取水5万吨。

新通扬运河为Ⅲ类水体,在项目所在地区域主要是农灌功能,河宽50米,河深3.1米,流向由西向东,年平均流速0.096米/秒,偶有倒流现象。

新通扬运河有支流中干河和一、三、四支河,中干河流向由南向北,一、三、四支河为XYZ乡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排灌河道。

建设项目排放废水经处理达标后进入开发区排污管网。

2.1.5生态环境
该区域的自然生态已为人工生态代替。

人工植被以作物栽培为主。

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瓜果。

道路和河道两边旁农民屋前宅后,绿化种植主要有宽叶乔木、灌木和花卉。

农民主要从事农业、养猪、养禽等多种经营的生态格局。

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森林,无珍稀濒危物种。

仅有鸟类、鼠类、蛇类、蛙类及昆虫等小型动物。

2.2社会环境概况
2.2.1区域概况
XYZ市隶属泰州市管理。

据2002年统计资料,XYZ市政区总面积1051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全市下辖18个乡镇,市内设2个街道办事处,下属17个居委会。

XYZ市总人口92万,城区人口13万,其中在册人口11万。

2002年XYZ市国民生产总值74。

4亿元,人民生活富裕。

市区将建设成经济繁荣、科学发达、文化昌盛、生活富裕、道德高尚、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苏中现代化的工贸城市。

2.2.2开发区概况
2.2.2.1开发区总体规划
XYZ市经济开发区位于XYZ市城区西部(详见区域位置图2-2),规划面积641.21公顷,包括XYZ镇的包舍、东陈、西陈、新河、前马、马厂6个村的全部,以及规划的328国道过境线以南的东寿、后马村的部分和黄村以东的东石黄村的一部分。

南有宁通高速公路、宁盐一级公路,北有新通扬运河。

本项目位于开发区西北部的化工区,详见图2-3。

根据1994年河海大学设计院编制的开发区建设“九五”计划(1996-2000年)和长远规划(2010年),该开发区确立了以机械、电子、建材、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等门类工业为主,高新技术项目和外资项目相对集中,生活和公用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并能带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县市级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规划总用地约35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

规划要求开发区建设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以高科技项目为主导,实现以外商投资企业、高技术企业和创汇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2.2.2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报告书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开发区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建用地、绿化用地等五个功能区
开发区用地根据污染分为三个部分:通榆西路以南:以现状企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以精密机械为主的工业;污染较轻的电子、服装、工艺制造等项目安排在南边的上风区;开发区西北片,以现状化肥厂为基础,在其周边布置三类工业企业;开发区东北部,发展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

本项目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本项目所在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见图2-4。

2.2.2.3开发区环境保规划
(1)大气环境保护与集中供热、供汽规划
开发区大气环境保护除合理工业布局、建立绿化林带外,还规划建设一座以三台75吨/小时锅炉为主的热电厂,向区内化工小区以及XYZ市区西北的老工业区实行集中供热、供汽。

根据最近修订并已实施的开发区集中供热规划,
开发区内所有企业的用汽由位于开发区内的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扩容新增的供热供汽能力实行集中供热供汽。

本项目距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约300米,在其集中供汽服务范围内。

(2)水环境保护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
根据最新资料,XYZ市拟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总设计能力为日
处理污水6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选址在化肥厂以北、新通扬运河以南、XYZ 市中干河以西处,占地8公顷,服务范围为XYZ市区和开发区;该污水处理厂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3万吨/日,目前正在规划论证阶段,预期将于2004年6月投入使用。

目前XYZ市(包括开发区)日产生污水2.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5万吨,工业废水0.8万吨。

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前,XYZ市城区和开发区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业污水自行处理达标排放。

(3)南水北调及通榆运河水污染防治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路线系南经新泰运河北上去通榆运河,在XYZ市区西部的泰州市过境,调水路线不经项目所在地的区域范围。

本项目建设与南水北调工程无关。

通榆运河在XYZ市东部约50km以外,不受本项目废水排放的影响。

2.3区域污染源评价
2.3.1评价方法
调查评价区内主要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量,采用等标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1) 废气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 i计算公式:
P i=Q i/C0i×10-9
式中:C0i----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
Q i-----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t/a
(2) 废水污染物的等标负荷P i计算公式:
P i=C i/C0i×Q i×10-6
式中:C i----污染物实测浓度,mg/l
C0i ---污染物评价标准,mg/l
Q i-----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t/a
2.3.2评价因子和标准
评价因子:废气选择SO2和烟尘;废水选择COD cr和SS。

评价标准:见表1-4和1-6。

2.3.3调查及评价结果
2.3.3.1废气现状调查及评价结果
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见表2-2。

可见评价区内,主要废气污染源为XYZ 化肥厂(热电站),其次为扬动股份有限公司,再次为汇丰公司。

前二家企业污染分担率占86.5%。

主要污染物是SO2,(分担率75.1%)见表2-3。

表2-2 主要废气污染源调查及评价结果
评价区内废水排放单位主要为XYZ化肥厂、汇丰实业公司和太平洋布厂,其中化肥厂污染分担率达到76.4%,见表2-4。

各评价因子的等标负荷排序为:COD Cr>SS>氨氮,见表2-5。

表2-4 主要废水污染源调查及评价结果
区域内主要污染源是建设单位XYZ化肥有限公司,其污染负荷分担率为76.4%(废水)和70.5%(废气),区域内主要污染物为大气二氧化硫(分担率75.1%)和水环境CODcr。

可见,建设单位作为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在本项目建设中,必须采取有力的以新带老措施,使得项目实施后全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不但不会增加,而且有一定幅度的削减。

3建设单位现状
3.1建设单位概况
XYZ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是由原XYZ市化肥总厂经破产收购后于1998年8月组建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热电和氮肥两个分厂。

氮肥分厂占地14.8万平方米,职工人数815人,是一个以煤为原料的小型氮肥厂;历经节能扩产技改,采用热电联产技术,现已发展为地方中型化肥企业,拥有8.5万吨合成氨装置、14万吨尿素装置各一座,2002年生产合成氨8.89万吨、尿素14.03万吨,年销售收入17790万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

3.2建设单位生产和污染治理现状
3.2.1产品方案
现状产品方案如下:
表3-1 现状产品方案
3.2.2.1供电现状
氮肥分厂现有35KV总变电所一座,两回路外部电源进线,其中一回路35KV 电源专用线架空引自XYZ市城区变电所,作为常用生产电源,配套装置四台主变,总容量为20300KVA,目前负荷已满,无富余容量;另一回路10KVA备用电源进线,配套1000KVA 变压器供全厂保安及检修用电。

3.2.2.2供热供汽现状
建设单位热电厂现有1台75t/h煤粉锅炉和1台35t/h抛煤锅炉,12MW抽
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3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台,并已实现全厂热电联产,富余能力为XYZ 市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供热。

3.2.2.3 码头和煤库
建设单位现有煤码头和煤库各一座。

原料煤由抓斗卸运经密闭式胶带机传送至煤库。

煤库为密闭式,库顶设洒水喷淋装置。

3.2.2.4 给排水现状
● 给水;
氮肥分厂现状生活用水为自来水,生产用水自给,在厂界西侧的黄
村河边设有取水构筑物及河水预处理设施,经一、二级泵房供水,供水能力为480m 3/h 。

厂内现有循环冷却水给水系统一套,总给水能力为5400 m 3/h.,补水水源为黄村河。

● 排水
氮肥分厂现有排水系统为合流制系统,生产废水和雨水经收集后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沉后排放。

现状水量平衡见图3-1。


3.2.2.5煤库和煤码头
氮肥分厂现有6000吨和8000吨煤库各一座,在黄村河岸设有煤码头一座。

3.2.3生产设备现状
现状生产设备见表5-2。

3.2.4原辅材料消耗现状
现状原辅材料消耗同表5-3。

3.2.5生产工艺现状
生产工艺详见第5节。

3.2.6建设单位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6.1水污染治理现状
建设单位现状主要工艺废水有合成氨造气冷却水、脱硫冷却水和尿素解析废液,现有造气污水处理装置一座,处理能力1000立方米/小时;经处理的造气冷却水和脱硫冷却水一起闭路循环回用到合成氨装置,尿素解析废液作为部分补充水补入。

污水处理的工艺如下:
该处理工艺通过脱灰、冷却,实现了冷却水的完全充分利用,杜绝了废水排放。

但是,由于造气冷却水和脱硫冷却水一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造气冷却水的处理效果,加之运行不稳定,有待改进,拟分别单独处理。

尿素解析液补充进入处理系统后最终去闭路循环参与造气冷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造气设备的腐蚀,应当改进单独处理。

建设单位生活污水只经化粪池初沉后即排,未能实现达标排放。

3.2.6.2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建设单位主要工艺废气有:造气吹风气、合成氨“三气”和尿素废气,已实现回收利用后高空排放。

其中:
(1)7台造气炉的造气吹风气已全部经过燃烧产汽后排放;
(2)合成氨“三气“的回收利用:
a.精炼再生气经净氨塔回收氨后进入系统,回收得到的氨水去副产碳铵;
b.合成放空气采用膜分离回收氢装置回收氢后,尾气去吹风气燃烧炉和75t 锅炉去燃烧,回收的氨水去副产碳铵;
c.储罐驰放气经碳化提浓塔回收氨后,尾气送吹风气燃烧炉和75t锅炉去燃烧,回收的氨水去副产碳铵。

(3)尿素废气的治理
(4)锅炉烟气的治理
75t锅炉的烟气经电除尘后排放,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达80%以上,所排放烟尘达标,但是其中的二氧化硫仍有采取措施削减的余地。

3.2.6.3噪声治理现状
建设单位现有设备造气鼓风机、罗茨鼓风机及压缩机等均安装了
消声器材,设备基础采取减震设计,厂房和操作间采用了隔音设计,噪声治理效果良好。

3.2.6.4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
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详见一览表3-2
表3-2 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一览表
3.3.1现状排放总量
3.3.1.1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建设单位合成氨和尿素装置的工艺冷却废水已全部实现回用闭路循环,不外排;地坪冲洗水和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其中包括一部分未能全部回用的脱硫冷却水。

根据XYZ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资料,建设单位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列于下表3-3。

表3-3 建设单位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单位: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